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2495701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张迅龙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本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按照音乐课程标准中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及课程目标中所倡导的合作学习的观点,组织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感受交流视唱表现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歌曲的教学模式进行唱歌教学,从而实施音乐课程的文化传承价值及创造性发展价值。(二)理论依据自主性是学生的本质特性,一旦发展起来,对于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只有运用“自主性”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才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唱歌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模式,能让学生通过感受、鉴赏、交流、演唱、创造等体验

2、方式表达歌曲情感,提高学生歌唱技巧,为其将来更好演唱、表现歌曲服务,使其增强喜爱音乐的美好情感。二、教学背景分析(一) 教学内容:1、 教材分析 (音乐与文化)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歌曲作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由著名词作家乔羽作词、曲作家刘炽作曲的一首伴随新中国及当今孩子的祖父母童年一起成长的动听歌曲,至今仍受到广大儿童的喜爱,歌曲优美抒情,生动描写少年儿童在北海划船游玩,愉快歌唱的欢乐情景,表达了当时儿童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2、 知识与技能歌曲为2/4拍,小调式,强拍弱位起唱是本首歌曲突出的特点,也是本课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歌曲为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4

3、乐句,出现的各种节奏,均是学生们常见的节奏型,第二乐段为合唱乐段,包括3个乐句,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主要是以平行三度构成的二部合唱,偶尔出现五度、六度等,是一首以巩固平行三度为主的合唱歌曲,在小学阶段的合唱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二)学生情况:小学四年级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音乐感知、鉴赏及识谱视唱能力,能够较正确运用气息来歌唱,是小学阶段进行合唱教学起始的最佳阶段。对此,我对所从教的四(5)班学生进行了学前调查:1、知识储备:(1)本课所出现的各种节奏型,均是学生较熟悉的节奏。(2)“0 ”强拍弱位起节奏型,学生很少见到过。(3)学生曾经学过平行三度构成的合唱歌曲,能够进行三度音程的构唱。2、

4、技能水平:演唱方面:学生具有初步的正确歌唱姿势及呼气方法,但合唱歌曲学习较少,合唱中的声部和谐统一还需调整和提高。演奏方面:学生具有一定的打击节奏奏能力。 3、学生资源:(1)调查得知,四年级学生学习器乐和声乐演唱的共计6人,这些学生均可做为教学中的有利资源。(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以感受、鉴赏、体验、合作、创作表现的教学方式及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成本课教学。(四)技术准备:1、搜集、截取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视频。2、制作PPT演示文稿3、 学具:打击乐4、搜集伴奏谱。三、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歌曲学唱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

5、理解歌词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感受、鉴赏、体验、表现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歌曲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表现及创造的能力,并尝试将本课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迁移到其它领域的学习之中。3、“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0 ”强拍弱位起唱的方法。(2)学会歌曲二声部合唱,运用连贯、优美的声音自信背唱歌曲。4、教学重难点: 重点:(1)学唱歌曲 (2)赏析不同版本的同类作品,感受音乐艺术的表现魅力。 难点:“0 ”强拍弱位起唱方法的掌握。 五、教学过程创设情

6、境: 1、播放电影祖国的花朵中原唱歌曲视频及现代版歌曲视频。 提问1:你们通过听和看,感觉哪一个画面更美?哪一个声音更优美动听? 提问2:歌曲唱的是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年代及风格。和声练习音程构唱。(1)出示一乐句旋律 见谱例:2/4 3 - 6 - 5 - 4 3- (2)指挥、聆听并评价2、出示歌曲的二声部合唱谱。例:1 4 4 6 (用u音)3、教师巡视、辅助。4、聆听、评价视唱效果。5、指挥或弹琴。6、弹奏二部伴奏并评价。(此方法多次巩固歌曲学唱1、教师范唱。 设问:歌曲分为几个部分?2、教师巡视、辅助。3、弹琴、聆听、评价视唱效果。设问:你们觉得演唱时是与教师

7、的伴奏一致的吗?在哪里不一致? 设问:你能想出解决的办法吗?4、交给学生运用吸气的方法空出强拍的前半拍。5、弹奏全曲。6、弹奏全曲。(多次巩固)1、音程构唱。(1)按下方三度音程构唱旋律2/4 1- 4 - 3 - 21 -(2)分为两个声部合唱和声2、学生看谱熟悉。1、聆听、回答。 2、按原小组自主视唱齐唱部分旋律及歌词。3、小组汇报、展示,回答。“0 ”接唱不准确,易抢拍。试着视唱。4、与教师一起视唱巩固。5、视唱旋律。6、视唱歌词。歌曲处理1、提示:根据歌曲旋律发展和节奏特点。设问:歌曲在演唱速度与力度方面应怎样运用?(教师示范)2、指挥3、演唱形式 设问:歌曲除运用齐唱与合唱形式外,还

8、可以运用怎样的形式来演唱?4、弹奏电子琴琴伴奏谱。5、播放音乐伴奏并指挥1、小组讨论、探究归纳歌曲演唱的速度与力度。(学生体会、感受)2、按归纳的速度与力度进行演唱巩固。3、思考、回答。4、按处理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5、随伴奏声情并茂演唱歌曲。拓展提高1、播放多声部演唱歌曲视频。2、设问:所欣赏的多声部演唱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3、小结。1、欣赏、感受。2、思考、回答。3 引导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努力学习。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一)评价方式: 本课的学习效果评价采用师评、互评及自评的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以定性和鼓励性评价为主要方式,并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互评及自评安排在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之后。(二)评价量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互评)要点小组学习方法20分音 准20分节 奏 20分合作效果40分总分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