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64期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2493598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64期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64期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64期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64期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64期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64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64期(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1. 单选题切断家兔双侧颈迷走神经后,呼吸的改变是( )问题1选项A.频率加快,幅度减小B.频率加快,幅度增大C.频率减慢,幅度增大D.频率减慢,幅度减小【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呼吸-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解析】迷走神经中含肺牵张反射的传入神经。当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中断肺牵张反射的传入通路,肺牵张反射的作用被消除,呼吸呈慢而深的变化,表现为频率减慢、幅度增大。故本题选C。【点拨】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在脑桥的上、中部之间横断,呼吸将变深变慢;如再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吸气时间大大延长;如在脑桥和延髓之间横切,

2、则不论迷走神经是否完整,都出现一种不规则的呼吸节律,即喘息样呼吸。2. 单选题神经细胞静息电位水平接近于( )问题1选项A.钠离子平衡电位B.钾离子平衡电位C.钠离子与钾离子平衡电位之和D.钠离子与钾离子平衡电位之差【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的生物电活动-静息电位【解析】静息电位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神经细胞静息电位水平接近于钾离子的平衡电位。故本题选B。【点拨】安静状态下,细胞膜对K通透性最大,K受浓度差的驱动向细胞外扩散,此时细胞膜外侧带正电荷,细胞膜内侧带负电荷,膜两侧出现了电位差,这种由于K外流形成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会阻止带正电荷的K继续外流。

3、当浓度差形成的驱动力与电位差形成的电场力的两种力量达到平衡时,K净移动=0。此时跨膜电位称为K平衡电位。简言之,静息电位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实验表明,静息电位接近但不完全等于或略低于K平衡电位,是因为安静情况下细胞膜对Na也具有一定的通透性,少量的Na内流也参与了静息电位的形成。钠-钾泵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参与了静息电位的形成。综上所述,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也有少量的Na内流和钠-钾泵的生电作用参与。3. 名词解释牵涉痛【答案】答:牵涉痛是指由某些内脏疾病引起的远隔体表部位产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痛觉-

4、内脏痛与牵涉痛【点拨】牵涉痛发生的常见部位: 心肌缺血时,常感到心前区、左肩和左上臂疼痛; 胆囊炎、胆石症发作时,可感觉右肩部疼痛; 患阑尾炎时,发病初期常出现脐周或上腹部疼痛; 患胃溃疡或胰腺炎时,可出现左上腹和肩胛间疼痛; 患肾或输尿管结石时,可引起腹股沟区疼痛。4. 论述题试述心脏射血和充盈过程中心室内压力、心室容积、瓣膜开闭、血流方向的变化。【答案】答: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收缩可分为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心室舒张期可分为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心房收缩期。各期变化如下:(1)等容收缩期:房室瓣关闭,半月瓣关闭,心室内压迅速升高,血液存于心室,心室容积不变。(

5、2)快速射血期:半月瓣开放,房室瓣关闭,心室内压达最高值,血液由心室射入动脉,占总射血量的2/3,导致心室容积减小。(3)减慢射血期:半月瓣开放,房室瓣关闭,射血速度减慢,射血量减少。室内压和主动脉压都由峰值逐渐下降。在其末期,心室内压已低于主动脉压,但血液由于惯性可继续由心室射入动脉,心室容积继续减小。(4)等容舒张期:半月瓣关闭,房室瓣关闭,心室内压力迅速下降,血液存于心室,心室容积不变。(5)快速充盈期:房室瓣开放,半月瓣关闭,心室内压低于房内压,“抽吸”心房及静脉内血液快速进入心室,心室容积快速大量增加,占总充盈量的2/3。(6)减慢充盈期:房室瓣开放,半月瓣关闭,心室内压有所升高但仍

6、低于房内压,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的速度减慢,室内容积继续增大。(7)心房收缩期:在心室舒张期的最后0.1s,心房开始收缩,房内压升高,此时,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半月瓣关闭,心房将其内的血液进一步挤入心室,室内压继续升高,心室得以进一步充盈。【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血液循环-心脏的射血功能-心脏射血过程和机制5. 多选题刺激近球细胞释放肾素的因素有( )问题1选项A.入球小动脉血压下降B.血Na升高C.血K升高D.血Na降低E.肾小球滤过率减少【答案】A;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尿的生成与排出-肾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肾的结构特点【解析】肾素主要由近球细胞分泌,是一种蛋白水解酶。人体失血,循环血

7、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对入球小动脉的牵张刺激减弱,入球小动脉血压下降,管壁上的牵张感受器兴奋:肾血流量减少,流经致密斑的Na量也减少,使致密斑感受器激活。以上两者均可促进肾素的释放。故本题选AD。【点拨】肾素的分泌和释放还收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交感神经兴奋可使肾素释放增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均可刺激近球细胞分泌肾素。6. 问答题何谓阈电位?其上移及下移对兴奋性有什么影响?【答案】答:(1)阈电位指刚刚能够引起Na+通道大量开放、产生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也称为燃点。 (2)细胞兴奋性的高低与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阈电位的差值呈反变关系,即差值愈大,细胞的兴奋性愈低;差值愈小,细胞的兴奋性愈高。即

8、阈电位上移时,阈电位与静息电位间差距加大,兴奋性降低;下移时,阈电位与静息电位间差距减小,兴奋性升高。【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的生物电活动-动作电位7. 单选题近端小管重吸收HCO3,是以下列哪种形式进行的( )问题1选项A.H2CO3B.CO2C.HCO3D.H【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尿的生成和排出-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其分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解析】原尿中的HCO3几乎全部被重吸收入血,其中8090的HCO3由近端小管重吸收。近端小管重吸收HCO3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故本题选B。【点拨】近端小管在正常情况下,从肾小球滤过的HCO3-约80由近端

9、小管重吸收。血液中的HCO3-以 NaHCO3的形式存在,当滤入肾小囊后,解离为Na+和HCO3-。近端小管上皮细胞通过Na+-H+交换分泌H+。进入小管液的H+与HCO3-结合为H2CO3,又很快解离成CO2和水,这一反应由上皮细胞顶端膜上的碳酸酶催化。CO2很快以单纯扩的方式进人上皮细胞,在细胞内,CO2和水又在碳酸的催下形成H2CO3,后者又很快解离成H+和HCO3-。H+通过顶端膜中的Na+-H+逆向转运进入小管液,再次与HCO3-结合形成H2CO3。细胞内大部分HCO3-与其他离子以同向转运的方式进入细胞间液;小部分则通过Cl-HCO3-交换的方式进细胞间液。可见,近端小管重吸收HC

10、O3-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8. 单选题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问题1选项A.糖类B.脂质C.蛋白质D.核酸【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的信号转导-信号转导概述【解析】受体是指细胞中具有接受和转导信息功能的蛋白质。故本题选C。【点拨】分布于细胞膜中的受体称为膜受体;位于胞质内和核内的受体则分别称为胞质受体和核受体;凡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活性物质则称为配体。9. 单选题促进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 )问题1选项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B.血浆晶体渗透压C.血浆胶体渗透压D.肾小囊内压【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尿的生成与排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有效滤过压【解析】肾小

11、球滤过的动力指有效滤过压,是指促进超滤的动力与对抗超滤的阻力之间的差值。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囊内液胶体透压是促使超滤液生成的动力。故本题选A。【点拨】有效滤过压有下列因素决定:(1)肾小球毛细血管压:促使超滤液生成的力量。(2)肾小囊内压:对抗超滤液生成的力量。(3)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浆胶体渗透压:对抗超滤液生成的力量。(4)肾小囊内液胶体渗透压:促使超滤液生成的力量。但在正常条件下,肾小球滤过液蛋白质度极低,可以忽略不计。10. 单选题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 ) 问题1选项A.延髓B.脊髓C.下丘脑D.中

12、脑【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能量代谢与体温-体温-体温调节【解析】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PO/AH(视前区-下丘脑前部)的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不但能感受人体深部组织温度变化的刺激,而且能对从其他途径传入的温度变化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故本题选C。【点拨】下丘脑PO/AH(视前区-下丘脑前部)的热神经元对体温升高变化敏感,体温升高时兴奋,冷敏神经元被抑制,机体散热增加,产热减少,体温下降反之亦然。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体温调节机制类似于恒温器的工作原理。下丘脑前部PO/AH(视前区-下丘脑前部)中的温度敏感神经元起着调定点的作用。正常调定点为37C。11. 单选题自律性细胞产生

13、自动节律性的电生理基础是( )问题1选项A.静息电位增大B.舒张期自动去极化C.阈电位增大D.阈电位降低【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血液循环-心脏的电生理学及生理学特性-心脏的生理学特性【解析】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的心肌细胞具有自动节律性,属于自律细胞。自律细胞动作电位3期复极化末期达到最大极化状态时的电位值称为最大复极电位,此后的4期膜电位并不稳定于这一水平,而是立即开始自动去极化,这种4期去极化具有随时间而递增的特点。因此自律细胞与工作细胞的最大区别在于没有稳定的静息电位,4期自动去极化是自律细胞产生自动节律性兴奋的基础。故本题选B。【点拨】影响心肌自律性的因素:(1)4期自动去极速度:

14、速率越快,达到电位所需时间越短,自律性越高;反之,则自律性越低。(2)在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不变的时,最大复极电位和阈电位差减小,4期自动除极达到电位水平所需时间缩短,自律性增高;反之,则自律性降低。12. 名词解释激素【答案】答:激素是指由内分泌腺或器官组织内分泌细胞所产生的,能在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内分泌-概述-内分泌和激素【点拨】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相对特异性作用; 信使作用; 高效作用; 相互作用。13. 问答题组织液生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案】答:组织液生成的影响因素有: (1)毛细血管血压:是促进组织液生成的主要因素。毛细血管血压增高,有效滤过压增大,使组织液生成增多,形成水肿。 (2)血浆胶体渗透压:是限制组织液生成的主要力量。如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效滤过压增大引起水肿。 (3)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在病理情况下,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可随液体渗出毛细血管,组织液生成增多,引起水肿。 (4)淋巴回流:如丝虫病患者,淋巴管堵塞,使淋巴回流受阻,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