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第十册第二单元教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247879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语第十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语第十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语第十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语第十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语第十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语第十册第二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语第十册第二单元教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语第十册第二单元教案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白杨?桃花心木略读课文?乌塔读写例话积累.运用二教学要求:1、通过不同的人和事,揭示了怎样做人的道理。2、在初步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根底上,抓住重点词句、有一定含义的句子,联系高低文,多揣摩,多体会,不断提高阅读能力。有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讨论。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会做人的道理。教学难点: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5 白 杨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理解新词,弄清含义深刻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段落。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叙述的思想感情,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作奉献的崇高品质;领悟作者借物喻人的叙述办法,

2、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重点:了解白杨树有哪些特点;体会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的句子;领悟作者借物喻人的叙述办法。教学准备;戈壁、白杨的录像(或挂图)及重点字句的投影,配乐朗读录音带。课时安顿: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白杨树是我国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庭前屋后,道路旁边随处可见。它既不像松树那样四季长青,也没有柳树那样清新妩媚,更不能与欣赏树木相提并论。也许,我们平时基本没有注意它们是,假如你在茫茫的戈壁上看到白杨的时候,你会是怎样的心情作家袁鹰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激情,为我们写出了一篇寓意深刻的散文?白杨。(板书课题。)二、播放课件。(课文配乐录音,戈壁、白杨的影像或图

3、片。)作者对白杨树的喜爱之悄,尤其是对大戈壁上的白杨树的赞美敬佩之惰。卫士这个词形象地写出了白杨傲然挺立的样子。2.白杨生长在什么地方课文怎样描写那里的环境的(1)学生指出词语并秆词。(茫茫、戈壁、浑黄一体。)(2)集体朗诵。3.课文为什么要描写白杨生长的环境为了告诉我们白杨生长的环境恶劣,白杨的生命力强,以此来衬托白杨不畏艰难的品格。4.认识白杨的内在性格。(1)从作者描写白杨的外形(外在)特点中,引起了我们对白杨的兴趣,你想知道白杨为什么长得这么直,长得这么高大吗(1)投影爸爸的答复,教师朗读,学生小声练习。(3)讨论:爸爸为我们介绍了白杨树的什么特点(直面高大,生命力强,刚强不屈等等。)

4、5.分角色朗读,品味文字。6.领会白杨的象征意义。(1)出示投影: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表白是什么意思(2)默读课文(亦可小声读),思考:爸爸的心是什么(3)同桌或小组讨论。7.出示提示,点拨题目(投影或挂图):(1)爸爸在哪儿工作那里的条件怎样(2)爸爸和白杨有哪些相似的地力(3)爸爸为什么要接孩子到-读书,而且将来再念中学(4)爸爸的心是什么8.学生答复。教师小结:爸爸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建设边疆,扎根边疆。也希望孩子们像他-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教师板书:爸爸的心愿:建设边疆,扎根边疆。9.教师小结。由以上分析可知:(1)白杨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5、,它不畏惧恶劣的环境,不畏惧艰难,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牛根。边疆建设者也同白杨一样,生活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在需要自己的地方顽强生长,作出奉献;(2)课文先写环境,又写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接着通过爸爸的答复,写了白杨树的内在特点,三者的内在联系非常紧密。环境的恶劣烘托白杨树的顽强,由白杨树的外形引出白杨树内在的品质,由环境到树,再由环境、树到人,课文的表达条理非常分明。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1.白杨象征什么2.讨论:爸爸的心愿是什么爸爸的心愿能实现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提示点拨:(1)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的白杨,沉思什么(1)爸爸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3)一棵高大的白杨暗指什么儿棵小树又指谁小树正

6、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的含义是什么(4)小结:爸爸看到白杨,想到自己的孩子就要到边疆落户,于是他想,怎样才能将孩子培养得像白杨一样。当他看到几棵小白杨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时,他欣慰地笑了。因为他看到了建设边疆后继有人。他坚信他的孩子也会像白杨一样,茁壮成长,扎根边疆。二、总结全文。1.课文中还屡次写到爸爸的神态,请找出这些词语。出神 沉思 微笑 严肃 沉思 微笑2.爸爸的神态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联系全文,说说他神态变化时的心理活动。三、识记生字、生词。1.出示投影片,学生填空练习:(1)车窗外是茫茫的大( )。(2)天和地的界限并不则( ),都是浑黄一体。(3)爸爸只是向孩子( )白杨树吗(4)他们只知

7、道爸爸在( )工作。2.请几位同学说出戈、晰、介、疆等宁识记字形的办法。3.在练习本上写几遍本课的生字。四、总结写法。借物喻人。五、延伸探讨。1.孩子到-后都干f些什么2.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六、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小声跟读。七、练习朗读、背诵。6 桃花心木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局部。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表明的深刻道理。教学重点:1.在品读重点语句的根底上,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表明的深刻道理。2.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渎林清玄的散文。课时安顿: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交流与本课

8、有关、的课外阅读收获。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台湾驰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课前老师介绍同学们阅读了几篇林清玄的作品,读懂了吗谁来跟大家聊一聊(同学们交流阅读林清玄作品的感受。)教师小结:确实,林清玄的散文总是让人在平凡的小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他的?桃花心木。2.交流学生搜集的关于桃花心木的资料。课什出示桃花心木的有关图片,学十交流对于桃花心木的了解。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从作者的笔下进一步了解桃花心木。教师小结:了解了桃花心木,作者以桃花心木为题,你们猜他会写些什么二、初读课文。1.独立阅读课文。一种植物-桃花心木,-个平凡但却乖僻的育苗人,林清玄会从中悟出什么道理你又会悟出什么

9、边读课文边思考,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做上标记。2.自学生字新词,合作解答疑难问题。3.交流反应自学成果。一、品读课文,感受育苗人的奇怪。1.读课文,画出育苗人让人感到奇怪的举动。(树苗种下以后,他总是隔几天才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大多数并没有规律,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育苗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2.指导学生用疑惑的语气朗读描写育苗人奇怪的举动的语句。3.创设情境,学生置疑,引导读书。(1)看到育苗人有这样奇怪的举动,作

10、者猜测到了什么(我起先以为他太懒,隔则久才给树浇水。但是,懒的人怎么会知道有儿棵树枯萎了呢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的人怎么可能做事则从沉着容)(2)这是作者的猜测,你心里又有哪些猜测呢(3)假如现在老师就是那位育苗人,就站在你们面前,你想问我什么(4)作者和你们一样,也有-箩筐的问题要问育苗人。指导用疑惑不解的语气朗读: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这么容易枯萎吧(5)一下子提了这么多问题,真让老师有些应接不暇,我毕竟不是那位育苗人,并不了解他的心。让我们起走进课文,走近育苗人,相信这些问题不难

11、答复。二、研读课文,感悟道理1.学生默读育苗人的话,和周围的同学讨论问题的答案。2.以采访育苗人的形式,交流学习成果。3.投影出示: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拟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演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指导朗渎这段话,在读中交流从育苗人那里悟出的道理,谈出自己的看法。三、美读课文,拓展延伸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赞美、感谢、欣慰、骄傲.)2.假如你就是这桃花心木中的一棵,把你想对育苗人说的话写下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写这段话:开始就枯萎的那一棵,

12、可能会埋怨,也可能会理解育苗人的苦心。经得起风雨、茁壮成长的那一棵.在成长中饱受痛苦的那一棵.7 乌 塔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新词,渎准字音,了解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i果文内容,了解乌塔独立+活的能力和本事,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怎样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教学准备:欧洲地图,投影片。课时安顿: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认识到了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拟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锻炼的方式多种多样,通过旅游,也可以锻炼我们的能力。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德国的小姑娘,看看她是怎样

13、锻炼自己独立生活能力的。(板书课题。)二、学生默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1.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3.课文是按初识-晚上交谈-第二天道别的顺序写的。三、讨论对乌塔的认识,即乌塔是怎样的一个JJ姑娘。天真 热情 有一定生活经验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爱学习 老实 自信 有主见四、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根据、理由。1.挂出地图,让学生自己在地图上找乌塔游历的地点,即可以了解欧洲的一些地方,也通过看旅程,加深对乌塔的认识。(看地图时,教师可以对一些地方简单介绍,以引起学生的兴趣。)2.比方:带矿泉水和告诉我;的那些话,以及设计旅行路线和闩程,每到地就先杏警察局的 号码等等,表明生活能力和自我爱护意识强。给我介绍买水的经验,和我打招呼,拿糖请我吃,表明她天真、热情。为这次旅行她准备厂整整3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