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心灵的交流(三河张红玉)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247334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访—心灵的交流(三河张红玉)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家访—心灵的交流(三河张红玉)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访—心灵的交流(三河张红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访—心灵的交流(三河张红玉)(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访心灵的交流平时,我们大部分时间是通过电话或者QQ与家长交流。这周星期五下午,学校统一安排,所有老师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别到不同的学生家里进行家访。一 愧疚我们这个小组首先来到了三河镇的示范村星光村,星光村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大村,村道纵横交错,宽敞且通畅。道路两旁的新房如雨后春笋般鳞次栉比,不得不赞叹近几年农村快速的发展变化。路边的一位大姐告诉我们,越过那栋最高的房子,往前走十几米就是我们要家访的学生肖昱家里。来到他家门口,我为之一震。周围的房子如此华丽,而他家却依旧还是六十年代的土砖与石头砌成的,与周围的房子是如此不相称。房子悄悄地隐蔽在高楼后面,背对高楼顽强地屹立着。迎接我们的是一位大约六十岁

2、的老人,后来得之是肖昱的爸爸,还好我们没有冒失地称呼爷爷,否则多尴尬啊。走进堂屋,一张老式的八仙桌摆在正中央,除了几条凳子外再没有多余的家具了。卧室倒是有很多间,但光线很暗,墙壁的空隙随时都能吹进凉兮兮的风。我随口说道:“房子倒是很宽,就等着装修哈。”老人垂着黯淡的眼神:“这房子哪还能装修啊,都已经快要倒了。”他告诉我们,别看这么宽,其实真正属于自己的只有两间,其余的都是手下三个弟弟的。三个弟弟很早就外出了,却一直都不景气,经常还要他这个60岁的老大接济,家里的几亩地也全靠他一个人撑着。肖昱的母亲在东信棉纺厂上班,还有一个女儿在株洲读大学。提到女儿,他立即直起了腰抬起了头,看来女儿是他的骄傲也

3、是他最大的安慰。不知是说得太急了还是有什么病,当他停下来时还一直喘着粗气。我不敢看他的眼睛,只觉得心里很愧疚,我感到这一次家访来得太迟了,为什么我没有更早地发现有些从特殊家庭出来的孩子,为什么我没有更早地让有些人得到学校的温暖。上期秋季寄宿生生活补助给了一个名额给肖昱,这学期春季寄宿生生活补助费除了单亲等特困家庭外,其余的都做了适当的调整。如果知道他家的这些真实情况,我肯定会考虑为他保留名额的。当老人明白了我的意思后并没有半点怨气,反而自豪地说:“我理解你们的难处,我也从没有到村里镇里去说什么。日子虽然过得苦一点,但女儿上大学我没有借过一分钱。”我知道他是坚强的,一直靠自己的勤奋自己的努力在养

4、家糊口。之前总觉得肖昱有些与众不同,他有着小孩的贪玩与好动,也有着小孩的淳朴与天真,更有着小孩对周围的那种怯怯的微微的恐惧。别看他平时在课堂上讲小话时似乎无所畏惧,其实他是典型的外强中干。有几次我在他身边批评他人时,我都能感觉到他悄悄地在做深呼吸,似乎生怕自己做错了。听着爸爸的絮絮叨叨,他的眼睛红红的。突然,一股对肖昱的怜爱之情油然而生。我意味深长地对肖昱说:“肖昱,你要为父母想想,要赶快懂事不能再像个小孩了。”肖昱眨着红红的眼睛猛力地点头。二 感动当我们从肖昱家出来时,肖慧娴已经在路边来接我们了。她是留守儿童,爸爸妈妈都在广东,奶奶在棉纺厂上班还未回,只有爷爷在家。来到她家,好客的主人早已经

5、摆好了茶点在等待。爷爷说自己和老伴一字不识,在学习上不能给予任何的辅导,全靠老师严加管教。我告诉他,慧娴上学期性格有些孤僻,不太合群。这学期变化好大,不但人更开朗了,学习也更认真了,有不懂的地方会主动问老师。只是要注意选择有益的课外读物,并安排合理的时间。在表扬慧娴的同时我也肯定了班上其他好多同学的进步,作为班主任,没有什么比看到班上的学生进步更开心的事了。慧娴说:“老师你知道吗?其实以前我们全部女生都觉得读书很辛苦,都不打算好好读书,寝室纪律也很乱。每次你来查寝,我们都安排了两人放哨,你一来我们就安静了,你一走我们就乱了。后来你生日那天为我们流泪了,我们都很感动,觉得不能辜负你的期望,我们不

6、能再这样混日子了,所以我们都在悄悄地变化,我还想考上高中呢。”我越听越震撼,这帮孩子,竟然经历了如此一次鲜为人知的心理洗礼。我暗恨自己的疏忽,也庆幸她们的回归,更感动她们的义气。“老师,10年以后你还会在三河吗?”说这话时,我分明看到了慧娴的眼眶湿湿的,而我自己也觉得眼前雾蒙蒙的,这之间的情愫我明白学生也懂,旁人是无法理解的。“10年以后的事情还不知如何变化呢,所以你要记住哟,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未到来,重要的是好好把握今天好好珍惜现在。”“嗯,如果我考上了高中,可以来看你吗?”“当然可以啊。”这是一次平常的家访,我却收获了一份不平常的感动。三 体会“我对学校没有什么意见,只希望老师对我的孩子

7、严加管教”这是这次家访中所有家长共同的心声。这次经历也让我对家访这个曾经走过堂式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带着感情,改变心态,改变方式,才能更好地做好今天的家访工作。而且,通过家访我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老师上门家访,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长,对于那些有多种缺点且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从爱心出发,不要以偏概全,一差皆差。应该从表扬其优点开始,打开家访局面,使家长体会到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向家长汇报时要挖掘他们在学校的点滴的进步,不要当面告状,不能把家访当作告状的机会,特别不能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数落学生,要告诉学生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改正,改正了就是好学生.。交谈中尽量做到多鼓励,少批评。当然鼓励也要适可而止,避免使学生产生骄傲自满,沾沾自喜的情绪,同样也要指出其不足之处,提出教育建议,希望获得家长的配合,这样家访的气氛会比较融洽,家长比较容易接受,孩子也会消除恐惧心理,愿意改正缺点,增强进步的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