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批评穿上表彰的外衣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2459369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批评穿上表彰的外衣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给批评穿上表彰的外衣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给批评穿上表彰的外衣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给批评穿上表彰的外衣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给批评穿上表彰的外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批评穿上表彰的外衣(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给批评穿上表彰的外衣 主持人语:自本刊创办家校栏目以来,读者好友们主动响应,使母亲队伍在逐步壮大,瞧,今天又有几位家长光临寒舍,谈起了自己的育儿之道,个个神采奕奕,滔滔不绝。把最好的育儿经验,最巧妙的教子方法告之父母们,这是嘉宾们的最大心愿,家校联合,真诚交流,使孩子在健康、友好的环境中成长,是我们家校栏目不变的目标。有一首歌里唱到:“哪个父亲不骂人,哪个孩子不挨骂”。这里说的骂,其实更多的是指批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离不开家长的批评的,不过怎样批评却是各家有各家的高招。我的儿子属于自尊心较强,脸皮比较“薄”的孩子,经常会因为当众被老师批评几句而垂头丧气。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借鉴老话说的“响

2、鼓不用重锤”,尽可能不采取“人前教子”的方法,而是在事后单独批评,甚至于给批评穿上表彰的外衣。就拿读外语说吧。自从3年级开始有了外语课,我们给她报了个少儿剑桥英语班,这个班的教学思想是寓教于乐,让孩子在玩中学习,不留作业,只要求听熟课文,最好到了顺口说出的程度,所以我们要求她每晚听35遍课文,不懂的地方能够和母亲一起听,就是这个要求,儿子也不能完全做到,连着听上两、三天,就坚持不下来了。这么下去怎么行呢?我忍了几天,一看情况依旧,这可得批评一下了,不过怎样批评呢?思索再三才拿定主意。这天晚上儿子做完作业又蹭到大屋,准备看电视。她一进屋,我就先发制人地问:“儿子,是找母亲读外语吗?”儿子愣了一下

3、,只好顺水推舟地说:“是。”我立即对老公说:“瞧我们儿子,多知道上进呀!前两天没见到她听、读英语,我还认为是忘了,现在一看,肯定是功课忙,没有顾上。这不,作业一做完,就知道赶快练了。”老公会心地一笑,说:“嗯,这儿子不错,要是能这么天天坚持,一定有收获。儿子,和你母亲相互提醒,有时你母亲一忙就忘了,你得追着她跑,别让她耽搁你学习噢。”“好!”儿子回复得干脆。我们回到小屋听了半小时英语,母子两个连听带读,很快结束。我说:“去看电视吧!”儿子也学着一休的样子,怪声怪气地说:“休息,休息一下。”第二天晚饭后,儿子主动跟我说:“我的作业在学校里做完了,一会儿散步回来,我们就赶快练英语。”我知道,儿子惦

4、着看电视,可毕竟知道先完成任务了,于是继续表彰“真不错。假如天天坚持这么抓紧时间,就能学习、娱乐两不误呀!”就这么儿子在表彰声中,慢慢改掉了毛病,我自然也达成了批评的目标。儿子爱打游戏机,经常是一到周末就惦念着打一局,这一局的时间可说不准她说的一局最少得打过好几关,有时甚至是把一个简单的游戏从头到尾打下来。假如事先约定玩一小时,她能以“还差一点就过关”为由再拖上半个小时。即使你当场吼她几句,下一次依然是外甥打灯笼照旧。看来又得“表彰”一下了。又一个周末,恰好老同学带着儿子来访。我们聊天叙旧,儿子陪着小客人在她房间里玩,看连环画、听歌曲,最终,儿子跑进厅里问,我们能够打会儿游戏吗?“能够”,“不

5、要”。我和老同学几乎同时做答。老同学说:“你怎么让她打游戏呀?我家儿子上了瘾,连学习全部顾不上,气得我把游戏机、电脑全锁进我屋里了。”闻声过来的老同学的儿子尴尬地看看我,那神情有点无奈,又有点无所谓。儿子呢,有点担心地看看我,大约怕我说出她的“劣迹”。我笑笑说:“是吗?让她们打一会吧,我家儿子到是能管住自己,说一小时就一小时,因此我平时让她把打游戏机看成一个放松。”“谢谢,走喽!”儿子惊喜得叫出了声,带着老同学的儿子回小屋去了。“儿子,记着时间。打一小时就行了!”我叮嘱。“知道了!”儿子痛快地回复。大约是当着客人,不想自己的形象受损。一小时后,当我提醒时间到了时,儿子和老同学的儿子痛痛快快地退出了游戏。送走客人,我表彰儿子:“今天真守信用。假如你每次全部是这么打游戏,父亲、母亲就不会总埋怨你了。”“那,我以后一定注意。”儿子不好意思地回复。从那次开始,儿子每次打游戏,全部自觉地给自己上好闹钟。只要闹钟一响,就立即地退出。我私下里对老公炫耀:“瞧,我的表彰生效了。”有时,老公也怪我这么做太溺爱孩子,说是良药苦口。对孩子的批评也应该疾风骤雨,让她记忆深刻。我倒以为,苦药包上糖衣,更轻易被人接收。尤其是对孩子,给批评穿上表彰的外衣,就是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从正面引导她,修正自己的不足,不停前进。这也能够是一个批评的方法嘛!文/北京田淑芹 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