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三同性分析材料1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244350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进三同性分析材料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进三同性分析材料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进三同性分析材料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进三同性分析材料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进三同性分析材料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进三同性分析材料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进三同性分析材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进三同党性分析材料 “三进三同”活动党性分析材料 巴南区2X年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学员 “三进三同”活动,是我市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方面的一个创举,是深化党员干部“三项教育”的有效载体,对于密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关系,磨练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以及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区委组织部和区委党校主体班干部培训的要求,3月2日至3月31日,我们处干班1组学员到麻柳嘴镇平桥村进行了天的“三进三同”党性作风锻炼。在6天的实践活动中,我们深入平桥村农家走访慰问倾听民意,助耕助农体验艰辛,院坝座谈宣讲政策,两委交流出谋划策,并捐资1.6万元帮助低保户雷武云一家改建家园,实地调研麻柳沿江开发区地

2、形地貌、功能布局和产业规划。通过这次实践锻炼活动,自己反思了很多,感悟了很多,收获了很多。 一、感受 作为一名在农村长大,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党员干部,自己总认为熟悉农村的田间地头,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但经过这次短暂的实践锻炼后,我又是那么的不了解,我又想起几年前温家宝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讲的一句话:“只要了解了中国的农村和农民,就了解了中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他们是热情的,到农家时,他们泡上清香绿茶,欢迎我们的到来,吃饭时,桌上摆上腊肉香肠,端出河水豆花来款待,让人产生以前回家团圆的错觉;他们是朴实的,谈到农村的变化,都说党和政府的政策好,农业税不交了,娃儿们上学免了学费,还有综合补贴,农村

3、“三保”等;他们是艰辛的,关注着天晴天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 1苦耕作,可一年的收入比不上城里人一个月的工资;他们又是保守的,总抱着那一亩三分地入命,不敢在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浪潮中第一个跳出来吃螃蟹;他们也有牢骚,低保为什么给了那家,不给我家。通过这些,我越来越深的体会到:农村工作难,农民不容易,农村干部不容易。 二、不足 (一)智力扶持群众做得不够。农村现在普遍沿袭了一家一户小规模的农耕方式,农村经济尚处于散兵游勇、各自为战、靠天吃饭的状态,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农民接收现代知识和先进技术的途径较少,加上小农意识,小富即安的思想根深蒂固,需要我们与群众多交流沟通,不断加强教育引导,想方设

4、法给群众洗脑和“智力”扶持,而这方面自己思考不深,做得不细。 (二)政策引导群众做得不细。在与群众的交谈中,我们认为老百姓对党和政府出台的大政方针和惠民政策都很支持,但理解不深或有偏差和误解,造成政策执行时常有群众抵触现象,说明我们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力度不够,解释不细,群众对政策、法律不了解,有时政府部门做好事,也有老百姓不理解;有时已经尽可能地在政策法律的框架内履行职能,老百姓也不满意。 (三)心怀关爱群众做得不实。当我们亲眼看到雷武云一家4口家徒四壁,四面透风,薄膜避雨时,现实的残酷使得加快发展,改善农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是群众最为渴求的“天大的事”。“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朝”这部现实

5、教育题材凸现时,深刻震撼,深受教育。在平时的工作中,不善于听取群众意见,认为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带普遍性,甚至是些支离破碎的问题,对工 作没有指导性。然而,有些事情,在干部开来是小事,却是群众的大事。不及时解决群众的问题,群众就会对我们失去信心,长期下去,干群关系就不和谐。做到及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更大的实惠,是我们职责所在。 三、收获 收获一。“三进”拉近干群距离,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我们从入住农家开始,就把农家当成自家,坚持与他们同住一个屋檐下,同吃一锅饭,尊重农户的习惯,不在生活条件上提特殊要求。很快就适应了新的

6、生活环境,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使我们赢得了认同。时常与他们在一起拉家常,聊农事,谈发展,他们也就随之自然而然展开心扉,打开话匣把我们当成自己人,有什么困难和问题都喜欢跟我们谈。由此,我感到,为人民服务的真谛,就是要切切实实地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提高服务水平。 收获二。“三同”体验民情民意,受到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你们都是干部,不管你们是何身份,能来和我们拉家常,能尽力为我们出主意想办法,我们心里就亮堂多了,踏实多了”,这是平桥村一名普通群众的一句感慨之言,朴实而又深

7、邃,我深知这句话的分量,老百姓其实并不看重我们是否能做得来农活,也并不期望干部能为他们做多少事,他们真心希望干部能时常在 身边,能与他们面对面的沟通。在与群众相处的日日夜夜,感知农村群众那种纯朴、善良、热情、乐观的优秀品格,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感受,接受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深刻教育。 四、方向 (一)悉心调研,以真诚学习的态度构筑沟通桥梁 “农村是课堂,群众是老师”,在工作中,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观点不能丢。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念,以人民满意为目标,心往群众想,人往基层走,事为百姓办,在谋划发展、研究政

8、策、推进工作时更加贴近农村、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亲近民众,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努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不断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真心感悟,以务实的党性作风提升工作水平 干部只有经过基层的洗礼才能成为人民的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为什么,目的很明确;做什么,内容很清楚;怎么做,思路、路径很明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群众中孕育着无穷的智慧,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个党员干部,要从思想和行动上做到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摆正位置,放下架子,甘当群众的小学生,善于从群众的智慧中汲取力量,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服务社会和推动发展的能力。 (三)诚心帮扶,以排忧解难的行动树好党员干部形象 “只有心里真正装着群众,群众才能信你、敬你”,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及时有效帮扶困难群众生产生活,让改革开放的成果让人民群众共享,用为民办事的良好成效取信于民,以群众是否满意检验自己的能力和工作成绩的标准,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