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240445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织金县中寨小学 孟元承【教材简解】圆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里最后教学的一个平面图形,也是教学的唯一的曲线图形,是学生对平面图形认知结构的一次重要拓展。此前,学生已经学过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诸多直线图形。圆的认识教材编排思路是从情境入手,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掌握圆规画圆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圆的相关概念,掌握圆的基本特征。教学这部分内容,既能丰富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也是为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打下基础。【目标预设】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观察、画图、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

2、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圆,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画图、比较、猜想等活动,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情感与态度目标: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美和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的名称,圆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图。教学难点:归纳圆的特征。【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复习旧知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许多的平面图形,仔细想一想有哪些常见的平面图形?(学生回忆常见平面图形)。提问:这些

3、平面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线段)指出: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上的直线图形。2、揭示课题演示:一个小球,小球的一端还系着一段绳子,老师用手拽住绳的一端,将小球甩起来。提问:小球的运动轨迹是一个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圆)。引入:对,这就是一个圆!圆也是一个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圆。(出示幻灯片1,板书课题:圆的认识)。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11、请看幻灯片2,提问: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这些物体上有圆吗?(学生上计算机点出圆),提问:你在哪里还看到过圆吗?(学生举手回答)。2、提问:你们见过篮球吗?你认为它也是一个圆吗?(学生思考并回答),指出:球是立体图形,而圆是平面图形,所

4、以球不是一个圆,但球的切面是圆形。3、尝试画圆、谈话:用你喜欢的工具画一个圆。提问:在刚才画圆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圆和以前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学生尝试说说自己的感受)。指出:圆是平面上的曲线图形。(出示幻灯片3)。(二)教学例21、在画圆时,我们通常会借助一个专门的工具,那就是圆规。老师手里拿的就是一个圆规,它有两只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两只脚可以随意叉开。(出示幻灯片4)2、边讲解边演示圆规画圆的方法第一步:把圆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距离。(板书:定长)第二步: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板书:定点)第三步: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板书:旋转)强调:针尖

5、必须固定在一点,不可移动,重心放在针尖一脚上;两脚间的距离必须保持不变,要旋转一周。3、尝试画圆讲述:现在请你把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分别定为2和4cm,按照老师演示的方法自己试着画两个圆。(出示幻灯片5,思考上面的问题)4.介绍圆心、半径和直径(出示幻灯片6、7)。讲授:刚才我们用圆规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圆心确定圆的位置),通常用字母O表示。(学生标出圆心)。讲授: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通常用字母r表示。(学生标出半径)。提问:那你有没有发现圆规两脚间距离和半径有什么关系?(学生比较后发现,圆规两脚间距就等于半径)。讲授: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

6、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学生标出直径)。5、巩固练习。练一练第1题。(教材P96)。三、深化感知(教学例3)。1、认识半径特征。(1)比一比:讲述:给大家10秒时间,看谁在自己的圆中画的半径最多!追问:还能继续画吗?能画得完吗?说明了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半径有无数条,同时出示幻灯片8)。(2)量一量:提问:用直尺量一量这些半径,你有什么发现?(板书:半径都相等)。(3)议一议:追问:你们手上圆的半径和老师黑板上圆的半径长度相等吗?什么情况下半径的长度才相等?(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2.认识直径特征。(1)猜一猜:提问: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这些直径都相等吗?(学生迅速反应:一个圆有

7、无数条直径,它们都相等。同时出示幻灯片9)。 (2)谈一谈:通过前面的活动,我们对同一圆内半径和直径的特征有哪些认识?3、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1)讲述:我们已分别找到了半径和直径各自的特征,那么半径和直径之间还有关系?(同桌互相讨论后全班交流)。指出: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讲述:你能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吗?(课件演示并板书:d=2r,r=d/2)。(2)练习应用:(练习十八第1题)。4、认识圆的对称轴。提问: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有几条?在哪里?(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意见)。强调:对称轴是直线,应严密地表述: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四、生活思考

8、课件视频出示:你能从数学的角度解释一下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组织学生讨论,引导交流)。五、全课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有关圆的知识,你对圆形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还有什么疑问吗?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六、布置作业1、教材96页的第2题和97页的第2、3题。2、家庭作业中对应的习题。七、板书设计:圆的认识圆心(O) 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都相等, 定长半径(r) 直径都相等, 定点直径 d=2r r=d/2旋转 2014年5月18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教学反思织金县中寨县中寨小学 孟元承数学课程标准在高年级段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

9、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在圆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来着力体现这一理念: 1、自主探索,凸显主体作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将学生自主探索的理念贯穿其中,例如:让学生自主尝试画圆的方法;让学生小组合作,观察、探究圆的半径和直径的特点等,在各个活动中力求使学生崭露出他们的个性和创新意识。2、联系生活,注重学以致用“生活即学问”,在教学时时刻注意数学的生活性。例如: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圆形;讨论生活中的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等环节,都注意了密切联系生活实际。3、以生为本,引导构建新知在对圆的概念的要求上,并没有强加给学生圆的科学概念,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行学习,在头脑中自然形成圆的概念,这样学生才学得有趣,学得扎实。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存在不少的缺点和遗憾:1、没有因势利导。在圆规画圆时,就可以让学生标出圆心、直径、半径,没有必要到后面再去讲解,从而浪费了教学时间,拖沓了教学节奏。2、学生小组讨论的气氛不活跃,没有全员参与,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 2014年5月20日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