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西省上饶上饶县联考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2385664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江西省上饶上饶县联考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上饶上饶县联考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上饶上饶县联考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上饶上饶县联考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上饶上饶县联考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江西省上饶上饶县联考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江西省上饶上饶县联考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都是固体B乳化能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D搅拌可增大物质的溶解度2下列所示实验中都用到了水,有关水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

2、是A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通过水体积变化得出空气中氧气所占体积比B排水法集气排尽集气瓶内空气且便于观察C燃烧的条件隔绝空气并提供热量D硫在氧气中燃烧防止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3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A紫色石蕊变红色B石灰水变浑浊C蜡烛熄灭D杠杆左高右低4运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下表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健康图书馆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防止菜刀生锈洗干净以后擦干小苏打一一作面包膨松剂甲醛溶液作食品保鲜剂C性质与用途D化学之最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作装饰品HNO3中含有氮元素作氮肥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气体是稀有气体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水AABBCCDD5氨碱法生产纯碱

3、的主要反应原理如下:(1)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2NaHCO3Na2CO3+CO2+H2O。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错误的是A用食盐制纯碱需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质B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C(1)中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D碳酸氢钠比碳酸钠受热更易分解6下列有关气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B氧气可用于气焊,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点燃可燃性的气体之前,都需要检验其纯度D喝可乐打“啊”,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7在A+ B盐+水的反应中,A和B不可能是( )AHCl和NaOHBCO2和NaOHCH2SO4和Fe2

4、O3DH2SO4和BaCl28许多物质的名称中含有“水”。“水” 通常有三种含义:表示水这种物质;表示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水溶液。下列物质名称中的“水”不属于以上三种含义的是A重水B氨水C水银D水晶9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 1时,A的饱和溶液65g中含有溶剂50gB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C在t 2,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将t 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10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的水都是纯净物B生活中通过

5、煮沸水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水(H2O)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D水电解时所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化学新材料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如表是不同年代常用的饭盒:实物图片名称铝制饭盒铁制饭盒玻璃饭盒塑料饭盒(1)所标物质中含有的金属元素的是_,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写出一种铁制饭盒防锈的方法_。由饭盒所用材料的变迁,你得到的启示是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命,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

6、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1)青蒿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2)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计算结果精确到0.1%)。(3)28.2g青蒿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配制成10%的稀硫酸。请写出配制该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请描述测定该稀硫酸pH的方法。14将盐酸滴入配制时间较长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现有气泡产生,由此判断氢氧化钠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除去该杂质的化学方程式是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某同学取一定浓度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未见浑浊

7、。为了弄清原因,他设计以下方案,进行探究、验证,请你帮他补充完整以下内容。问题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原因一:石灰水已完全变质取少量未通入CO2的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_试剂。溶液_ 色猜想的结论正确原因二:产生的CO2中带有HCl气体_请写出验证原因二的化学方程式_。16化学实验过程经常会产生定量的废液,经过无害化处理可有效防止水体污染。在一次实验课上,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完成了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的鉴别,并对废液成分展开探究。活动一 通过小组合作,同学们完成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小实验。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写一个)。活动二 小雪将六支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一个洁净

8、的大烧杯中(如图),充分搅拌、静置,观察到杯内上层是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由此可以确定: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以及一定含有的离子。小组同学对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离子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什么离子?(猜想与假设)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OH、CO32、Ca2+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变红产生气泡有OH有CO32无Ca2+方案二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_(合理即可)(指示剂除外)_(合理即可)有CO32,无Ca2+有OH(反思与评价)(1)小明同学对方案提出质疑,他的理由是_

9、( 合理即可)。(2)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上层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3)将烧杯内物质过滤,滤渣回收,向滤液中加入适量_( 合理即可)进行处理后再排放。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A、溶液中的溶质不一定都是固体,如盐酸中的溶质是氯化氢气体,选项错误;B、乳浊液静置后会出现分层现象,这体现了乳浊液的不稳定性,加入乳化剂后,乳浊液不易分层,较为稳定,选项正确;C、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如水就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选项错误;D、搅拌只能加快溶质溶解的速率,不会增大物质的溶解度,选项错误,故选B。2、D【解析】A、红磷燃烧,消耗空

10、气中的氧气,待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通过水体积变化得出空气中氧气所占体积比,不符合题意;B、在集气瓶中装满水,可以将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且方便观察氧气的收集情况,不符合题意;C、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底的白磷不燃烧,水的作用是隔绝空气,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这时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使白磷达到燃烧所需的着火点,不符合题意;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集气瓶底部的水是为了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燃烧需要三个条件:(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3、D【解析

11、】A、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反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反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 C、蜡烛熄灭,是由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既反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又反映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 D、杠杆左高右低,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只反映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4、A【解析】A、图书馆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防止菜刀生锈,洗干净以后擦干;故选项正确;B、甲醛溶液有毒不能用作食品保鲜剂;故

12、选项错误;C、HNO3中含有氮元素,有腐蚀性,不能用作氮肥;故选项错误;D、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气体不是稀有气体(0.94%),还有更少的,例如二氧化碳(0.03%);故选项错误;故选:A。5、C【解析】试题分析:A、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用食盐制纯碱需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质,正确;B、因为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氨盐水显弱碱性,食盐水显中性,所以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正确;C、(1)中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既有NaHCO3,也有NH4Cl,错误;D、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碳酸钠受热不易分解,所以碳酸氢钠比碳酸钠受热更易分解,正确。故选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性质。6、B【解析】A

1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只有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故A正确;B、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故B不正确;C、可燃性的气体不纯,点燃会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的气体之前,都需要检验其纯度,故C正确;D、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喝可乐打“啊”,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D正确。故选B。7、D【解析】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酸与碱、非金属氧化物与碱、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H2SO4BaCl2=2HClBaSO4中没有生成水,故选D。8、D【解析】A、重水是由氘和氧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相对分子质量为20.02

14、75,比普通水()的分子量18.0153高出约11%,因此叫做重水,处于液态,属于以上三种含义中的一种,故不符合题意;B、氨水是一种常见的碱,氨水表示的是水溶液,属于以上三种含义中的一种,故不符合题意;C、水银是汞的俗名,是一种液态的金属,由于处于液态,属于以上三种含义中的一种,故不符合题意;D、水晶是一种矿物质,其主要成为为二氧化硅,是固体,不表示上面的任何一种含义,故符合题意。故选:D。9、C【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示看:t 1时,A的饱和溶液65g中含有溶剂50g ,因为此时的溶解度是30克,所以50克水中最多溶解15克A;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因为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很小;在t 2,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将t 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故选C.考点:溶解度及其曲线10、B【解析】A、自然界的水大多是混合物,选项A不正确;B、生活中通过煮沸水可以降低水的硬度,选项B正确;C、一个水(H2O)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选项C不正确;D、水电解时所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不是质量比,选项D不正确。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