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教学方法分析与比较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237940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教学方法分析与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常用教学方法分析与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用教学方法分析与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教学方法分析与比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用音乐教学方法分析与比较适应项方法适应哪些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适应哪些教学内容适应哪些学生应有哪些教学设备条件该教学法有哪些局限1.欣赏法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体验及想象能力。音乐欣赏1-9年级音像资料与音响设备受资料齐全与音响设备质量的限制。2.演示法发展学生的观察、感受和理解能力。较为具体形象的内容(有情节、情景)学习。适应于各年级及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应具有音像及直观教具。比较抽象的新概念不宜用此法。3.参观法扩大学生的视野,从现实生活中受教育。音乐表演与欣赏,音乐与姐妹艺术,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各年级应有的传统音乐艺术活动及定点参观访问的项目。受学校和社区经

2、济文化条件限制。4.练习法发展学生的音乐技能及音乐表现力。唱歌、器乐、律动及音乐知识与技能学习。各年级供学习用的学具。联系内容、方式、时间与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联系密切,不宜采取时间过长、形式单一的练习方式。5.律动法发展学生多种感官通道对音乐感受体验的能力,增强身体的动作协调性。音乐欣赏与音乐基本要素的学习。以小学低中年级为主,不限其他各年级。足够的教学活动空间。受音乐学习空间的制约。6.游戏法发展学生节奏感、动作协调性及对音乐速度、力度、音色等表现手段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以动作进行形象的模仿,创作主要内容。以小学低中年级为主。无活动内容与学生年龄密切相关,受年龄特征及教学时间、教学环境的

3、限制。7.谈话法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新旧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学习掌握新知识。以小学中高年级及初中为主。无掌握问题的难易度,提问时机有一定困难,学生主动性不够。8.讨论法发展学生合作能力、独立思考及创新能力。新旧知识有联系,能在讨论中初步解决。以小学高年级及中学为主。无讨论问题结果易分散,占用教学时间较多。9.探究法发展学生音乐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新旧知识联系密切,而新知识难度不大。以小学中高年级及中学为主。无带有一定的随机性,教师不宜驾驭,占用教学时间较多。10.创造法发展学生音乐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即兴创造与表演,在教师指导下的作曲学习。各年级无具有多向、活跃、随机性强的特点,驾驭有一定难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