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河北省保定市中考化学复习汇编 26 实验探究题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2373152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河北省保定市中考化学复习汇编 26 实验探究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精品河北省保定市中考化学复习汇编 26 实验探究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精品河北省保定市中考化学复习汇编 26 实验探究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精品河北省保定市中考化学复习汇编 26 实验探究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精品河北省保定市中考化学复习汇编 26 实验探究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河北省保定市中考化学复习汇编 26 实验探究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河北省保定市中考化学复习汇编 26 实验探究题(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化学复习备考精品资料26 实验探究题38(2017北京中考)(7分)高锰酸钾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实验小组对高锰酸钾的某些性质进行研究。.不稳定性(1)如右图所示进行实验,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3.16g KMnO4产生O2的质量质量为 g。(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的原因是。.腐蚀性【查阅资料】KMnO4 溶液呈中性、有腐蚀性【进行实验】实验1:将新鲜鸡皮在不同浓度的KMnO4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现象如下表KMnO4 溶液浓度0.0020.010.11鸡皮的变化无明显变化边缘部分变为棕黄色全部变为棕色全部变为黑色实验2:将铜片分别浸泡在4种浸泡相同时间,现象如下表。编号实验25m

2、L0.1%KMnO4溶液25mL0.1%KMnO4溶液+10滴浓硫酸25mL蒸馏水+10滴浓硫酸25mL1%KMnO4溶液+10滴浓硫酸铜片质量/g实验前0.540.540.540.5418小时后0.540.520.540.43【解释与结论】(3)实验1的目的是_。(4)实验2中通过对比和,得出的结论是_。(5)实验2中,欲得出“KMnO4和硫酸共同作用对铜才有腐蚀性”的结论,需要对比_(填编号)。(6)实验2中,铜片被腐蚀的反应如下,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Cu+2KMnO4+8H2SO4=5CuSO4+2MnSO4+K2SO4+_【答案】.(1)2KMnO4K2MnO4MnO2O2 0.

3、32(2)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其他成分发生反应.(3)样品浓度对KMnO4 浓度腐蚀性的影响(4)酸性条件下KMnO4 浓度越高,腐蚀性越强(5)(6)8H2O36(2017北京中考)(3分)如下图所示,调节杠杆平衡。实验1 实验2实验3(1)实验1:通入CO2一段时间后,活性炭包下沉,原因是_。(2)实验2: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观察到铜丝变为黑色(CuO),细铜丝团_(填“上升”或“下沉”)。(3)实验3:一段时间后,铁粉包下沉,是因为铁粉与_发生反应。【答案】(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二氧化碳,质量增加;(2)下沉;(3)水和氧气同时接触。37(2017北京中考)(4分

4、)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两支玻璃管内径相同)。实验前K1、K2、K3均已关闭。实验装置【实验1】制备气体【实验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左管中带孔的燃烧匙盛有足量锌粒,右管盛有稀硫酸.打开K1和K2,使反应发生.在K1的导管口处收集气体.左管中燃烧匙盛有足量白磷,右管盛有水.光照引燃白磷.待白磷熄灭,冷却,打开K2,至液面不再变化,右管中液体的高度为h1(1)实验1: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使反应停止,中的操作是。(2)实验2:打开K2,右管中液面下降,原因是;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用h0、h1表示)。【答案】(1)Zn+H2SO4 = ZnSO4 + H2关闭K1(2)左侧玻

5、璃管内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压强减小;100%35(2017北京中考)(2分)请从35-A或35-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35-A计分。35-A用浓硫酸配制100g 9.8%的稀硫酸35-B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1)实验需要5.4mL浓硫酸和90mL水。量取两种液体用到的仪器有_(填序号)。(2)稀释时,需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进行搅拌,其原因是_。(1)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填序号)。(2)蒸发过程中,需不断进行搅拌,其原因是_。可供选择的主要仪器:试管 烧杯 蒸发皿 托盘天平 10mL量筒 100mL量筒药匙 胶头滴管 漏斗 酒精灯 铁架台 玻璃棒【答案】A(1);(2

6、)浓硫酸密度比水大,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散热,防止液滴飞溅。B(1);(2)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34(2017北京中考)(3分)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打开K1,观察到蜡烛;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关闭K1、打开K2,观察到蜡烛缓慢的熄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MnO2【答案】(1)燃烧的更旺,发白光;2H2O2= 2H2O + O2;(2)B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气体进入烧杯中,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21(2017天水中考)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学生在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废液。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废

7、液中溶质的成分,请我们共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作出猜想】甲同学认为废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CaCl2和HCl(化学式)【査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实验与结论】甲同学取少量CaCl2溶液和废液分别加入到2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甲同学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你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也是无色的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碳酸钙,实验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拓展与应用】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想

8、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反应完全后过滤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蚀下水道16(2017庆阳中考)(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家用普通干电池中含有的物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剥开电池时闻到氨味且发现有黑色物质。【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氨味?黑色物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能闻到氨味说明含有铵盐(如NH4Cl);黑色固体可能有铁粉、氧化铜或二氧化锰。【实验探究】同学们分别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I小聪取适量黑色物质与_混合置于研钵内研磨,嗅到强烈氨味,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测,观察到试纸变蓝,证明黑色物质中含有铵盐

9、。实验II小敏将黑色物质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溶解,静置后_,取不溶物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适量黑色滤渣装入试管中,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生成,溶液不变色_2. 取适量黑色滤渣装入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_溶液,向上述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_黑色粉末中含有二氧化锰【交流讨论】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探究】熟石灰 过滤 黑色粉末中一定不含铁粉与氧化铜 H2O2 产生大量气泡,木条复燃 2H2O22H2OO2点拨:【实验探究】实验:铵盐与碱混合会放出氨气,所以取适量黑色物质与熟石灰混合置于研钵内研磨,嗅到氨味,再用湿润的石蕊试纸检测是否生成氨气,试纸变蓝,证明黑色物质

10、中含有铵盐;实验:小敏将黑色物质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溶解,最后得到不溶物,所以该步操作是过滤;1.取适量黑色滤渣装入试管中,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生成,溶液不变色,这证明该不溶物中不含铁粉和氧化铜;2.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混合会生成氧气,过氧化氢溶液中会有气泡产生,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把带火星木条伸到试管中,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交流讨论】步骤2发生的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24(2017扬州中考)(11分)(2017扬州)为测定钢铁中的含碳量,设计如图装置钢铁样品在装置A中煅烧时,气体产物只有CO2和SO2

11、(1)钢样处理成粉末的主要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钢样中的Fe3C煅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Fe3C+3O2Fe3O4+CO2(2)实验室用KClO3和MnO2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MnO2中Mn的化合价为+4(3)装置B的作用是验证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硫,装置B中的现象是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4)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若无装置C,则测定结果偏大(填“偏大”“无影响”或“偏小”)(5)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6)钢样中加入某物质可降低煅烧温度,为不影响测定结果,该物质在组成上需满足的条件是不与钢中的各种成分反应故答案

12、为:(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Fe3O4;(2)2KClO32KCl+3O2,+4;(3)验证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硫,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4)吸收水蒸气,偏大;(5)吸收二氧化碳,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6)不与钢中的各种成分反应16(2017乌鲁木齐中考)钙元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它形成的物质种类很多(1)氢化钙(CaH2)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实验探究小组的通许通过查阅资料得知:CaH2能与H2O反应生成Ca(OH)2和H2,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H2+2H2OCa(OH)2+2H2(2)生石灰溶于水可制得熟石灰,该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是放热(填“吸热”或

13、“放热”),实验室可以用pH试纸测定其溶液的酸碱度(3)实验探究小组将Na2CO3溶液滴加到Ca(OH)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和Ca(OH)2猜想三:NaOH和Na2CO3 猜想四:NaOH、Na2CO3和Ca(OH)2经过讨论,大家认为猜想四不合理,原因是因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不能共存【实验过程】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实验:取滤液,向其中滴入适量Na2CO3溶液 没有明显现象 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产生气泡猜想三成立【拓展延伸】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原反应的物质是否过量15(2017东营中考)【实验回顾】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和卡文迪许把“易燃空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瓶内壁上出现了液滴一年之后,拉瓦锡重复了他们的实验,并做了一个相反的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得到了“易燃空气”,这里的“易燃空气”是指H2(填化学式),通过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实验重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创新的基础上,在实验室中重做上述两个实验,做法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