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梯形螺纹教学案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79KB
约10页
文档ID:502340859
梯形螺纹教学案_第1页
1/10

梯形螺纹的车削授课日期2015年×月×日授课班级××班评价方式过程评价、综合评价授课课题§6-2 梯 形 螺 纹 的 车 削教学时数8学时(480分钟)教材名称《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型新课实训教学第三学期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⒈能说出梯形螺纹的技术要求;⒉对梯形螺纹车刀的几何参数和角度要求有认识;⒊学会确定梯形螺纹的参数;二、技能目标:⒈会对刃磨好的梯形螺纹车刀角度进行认识和把握;⒉掌握用开正反车直进法低速车削梯形螺纹;⒊掌握用螺纹套规综合检测螺纹的方法;三、情感目标:⒈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⒉培养同学们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梯形螺纹的车削方法教学难点: 把握好相关参数,车好梯形螺纹教学设计思路: 演示操作,动作要领讲解,巡视指导,反思总结等学习准备:普通车床6台及相应的工装器具,零件毛坯(每人一件),工具箱(箱内准备有刃磨好的硬质合金车刀,高速钢螺纹车刀、切槽刀、游标卡尺、螺纹环规一副、对刀板、垫铁等),实训报告书等安全事项:1、遵守车工操作安全操作规程2、按企业生产车间6S管理制度执行,遵守安全文明实习制度。

教材分析: 本课程使用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通用教材《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本课题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左右车削法车削梯形外螺纹的实操训练,具备相关职业岗位所必须的技能基础,逐步成长为普通车床操作的技能型人才;本课程是车工专业的骨干课程,是车工(高级工)技能训练的必备内容,在车床操作技能中体现着较高的技术水平;训练内容是在前期大量相关技能训练的基础上,进行较复杂技能的训练,实现车床操作技能的提升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一段时间学习了有关螺纹的一系列知识,已经从理论上掌握了三角形螺纹、矩形螺纹和梯形螺纹的尺寸计算,会进行三角螺纹、矩形螺纹的车削,也在理论课上对如何车削梯形螺纹作了学习,这些都为本节课同学们亲自动手实作打下了基础学习活动过程:课前准备:车床及工夹量具的准备;实训前的预习预习检查:学生按小组集合、整队;预习梯形螺纹的相关知识并导入螺纹车削,及检查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学习疑问:我们自己动手加工出的梯形螺纹会是啥样子呢?新课导入:由三角螺纹的车削为切入点导入梯形螺纹的车削方法。

复习提问:(1)车床如何实现车螺纹的进给运动?(2)低速车削三角形螺纹的方法有几种?教学条件:1、生产性实训车间200平方米场地,15名学生使用五台CA6140型车床2、使用教学材料为《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车工生产实习》教学准备:序号 名称 类别 1 工具 卡盘扳手、刀架扳手、加力套管、4mm内六角扳手、对刀样板、毛刷、棉纱 2 刀具 90°偏刀、高速钢梯形外螺纹车刀、硬质合金切断刀、弹性刀杆 3 材料 45号圆钢φ40×150mm 20根 4 教具 车床、挂图、实物样件、实训练习零件图及评分标准 5 测量工具 公法线千分尺、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 教 案 附 页教学内容及过程方法、手段、课时教学引入:【复习提问】 (1)车床如何实现车螺纹的进给运动?(2)低速车削三角形螺纹的方法有几种?【新课导入】:由三角螺纹的车削为切入点导入梯形螺纹的车削方法。

学习疑问】:我们自己动手加工出的梯形螺纹会是啥样子呢?【引入新课】教师下发实训项目任务(可以用小黑板画出零件图,展示、讲解、分析)相关工艺知识:一. 梯形螺纹的尺寸计算 梯形螺纹分英制和米制两种我国常采用米制梯形螺纹1.梯形螺纹标记梯形螺纹标记由螺纹代号、公差带代号及旋合长度代号组成,彼此用“-”分开螺纹代号由螺纹种类代号Tr和螺纹“公称直径x导程”来表示2.梯形螺纹的计算外螺纹: 大径d=公称直径中径d2=d-0.5P小径d3=d-2h3牙高h3=0.5P+ac内螺纹: 大径D4=d+2 ac中径D2=d2小径D1=d-P牙高H4=h3 牙顶宽: f=f’=0.366P牙槽底宽: W=W’=0.366P-0.536 ac3.梯形螺纹公差梯形螺纹公差带位置与基本偏差公差带的位置由基本偏差确定标准规定梯形外螺纹的上偏差(es)和梯形内螺纹的下偏差(EI)为基本偏差对外螺纹中径d2规定了三种公差带位置h、e、c对大径d小径d3只规定了一种公差带位置H,其基本偏差为零公差带大小及公差带等级国标规定外螺纹大径d公差等级为4,外螺纹中径d2、小径d3规定公差等级为7、8、9.螺纹的旋合长度 螺纹的旋合长度分为三组,分别为短旋合长度(S)、中等旋合长度(N)和长旋合长度(L)。

二.梯形螺纹车刀及刃磨1.梯形外螺纹车刀按车刀切削部分的材料分为高速钢螺纹车刀、硬质合金螺纹车刀两种1)高速钢梯形螺纹粗车刀 特点:刀尖角应小于牙型角,刀尖宽度应小于牙型槽底宽W2)高速钢梯形螺纹精车刀 特点:车刀径向前角为0°,刀尖角应等于牙型角2.梯形螺旋升角对车刀工作角度的影响(1)螺旋升角ψ对车刀侧刃后角的影响由于车削梯形螺纹时,其螺旋升角较大,其影响不可忽略不计,必须考虑螺旋升角会使车刀沿进给方向一侧的工作后角变小,使另一侧工作后角增大,所以车刀沿进给方向一侧的后角αoL磨成工作后角加上螺旋升角,即αoL=(3°-5°)+ ψ,将车刀背着进给方向的后角αoR磨成减去螺旋升角,即αoR=(3°-5°)- ψ2)螺旋升角对车刀两侧前角的影响由于螺旋升角的影响,使基面位置发生了变化,从而使车刀两侧的工作前角也与静止前角的数值不相同在车刀装夹时,必须给与充分的注意3.梯形螺纹车刀的刃磨要求(1)刃磨两刃夹角时,应随时目测和样板校对2)磨有径向前角的两刃夹角时,应用特制厚样板进行修正3)切削刃要光滑、平直、无裂口,两侧切削刃必须对称,刀体不歪斜4)用油石研去各刀刃的毛刺4.梯形螺纹车刀刃磨步骤:(1)粗磨刀刃两侧后面(刀尖角初步形成)。

2)粗、精磨前刀面或径向前角3)精磨刀刃两侧后面时(走刀方向后角应大于背离走刀方向后角),刀尖角用样板修正4)修正刀尖后角时,应注意刀尖横刃宽度应小于槽底宽度5.注意事项l 刃磨两侧后角时要注意螺纹的左右旋向,然后根据螺旋升角的大小来决定两侧后角的数值l 内螺纹车刀刀尖角平分线应和刀柄垂直l 刃磨高速钢车刀时,应随时放入水中冷却,以防退火6.梯形螺纹车刀的选择和装夹(1)车刀的选择 低速车削一般选用高速钢车刀,高速车削应选用硬质合金车刀2)车刀的安装 ①车刀安装方式 车刀一般分为轴向装刀和法向装刀②车刀安装高度 安装梯形螺纹车刀时,应使刀尖对准工件回转中心,以防止牙型角的变化采用弹簧刀排时刀尖应略高于工件回转中心0.2mm左右,以补偿刀排弹性变形量安装时,可用螺纹样板进行校正对刀(如下图所示),也可用百分表校正刀柄侧面位置,控制车刀在基面内的装刀偏差三.梯形螺纹的车削方法车削梯形螺纹与三角形螺纹相比较,螺距大,牙型大,切削余量大、切削抗力大,而且精度较高,加之工件一般较长,所以加工难度较大通常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梯形螺纹,一般采用低速切削法,同时此法对初学者来说比较容易掌握1.低速车削梯形螺纹的方法选择: 1) 螺距小于4mm和精度要求不高的梯形螺纹,可用一把梯形螺纹车刀,采用少量的左右切削法车削。

2) 螺距大于4mm和精度要求较高的梯形螺纹,应分粗、精车进行粗车推荐采用高效易学的分层切削法,精车采用左右切削法2.梯形螺纹粗车时分层切削法的运用1) 螺纹大径留0.3mm余量,螺纹两端倒角成15°2) 选择转速n=70~90r/min, 预算出中滑板进刀总格数=k(如k=70格)3)粗车第一层:中滑板进刀总格数达到k/2(如k=35格),其中前三刀采用直进法,切深达到k/3(见图a),后几刀采用加入小滑板的斜进法(见图b)切深达到k/2(如k=35格)后,小滑板继续进向借刀(每刀0.3~0.5mm),车对槽口宽(见图c)⑷ 粗车第二层:小滑板回退至槽正中,仿效第一层车削方法,切深达到k-5格(如k=65格)(见图d),然后小滑板借刀接平两侧面(见图e)⑸ 粗车第三层:小滑板回退至槽正中,减小切深,用借刀法车对槽深,并半精车中径(见图f)3.梯形螺纹的精车1)精车螺纹大径至图样要求2)用螺纹精车刀车对螺纹小径尺寸3)用左右切削法精车螺纹两侧面,使中径和两侧面粗糙度都达到要求4)精修螺纹两端倒角四.梯形螺纹的测量方法1.综合测量法 综合测量法是用标准螺纹量规对螺纹各主要参数进行综合性测量。

螺纹量规包括螺纹塞规和螺纹环规,都分通规和止规,在使用中不能搞错如果通规难以旋入,应对螺纹的各直径尺寸、牙型角、牙型半角和螺距进行检查,经修正后再用量规检验2.单项测量法1)大径、小径的测量 一般用游标卡尺或千分尺直接测量2)螺纹中径的测量 一般用三针测量法或单针测量法教师的示X演示:教师用开正反车低速直进的方法演示车削梯形螺纹,一边演示,一边讲清每一步骤的动作要领,操作方法等操作步骤:①检查毛坯尺寸②夹一端外圆,伸长60mm左右,找正、夹紧;粗、精车端面;粗、精车外圆至尺寸要求,长50③车槽6×3.5mm④Ф32圆柱倒斜角15º;粗车Tr32×6—7e⑤精车Tr32×6—7e至要求⑥倒角C2;去毛刺⑦第二次练习同上面步骤 [学生动手实做]:同学们在观察老师演示,听了老师讲解动作要领后,会心有所悟,跃跃欲试,但因实操实训的条件和这一节课的时间限制,我们先每一组选派一名同学,先操作(其他同学等该生完成、大家讨论后,有老师点评后方可开始操作),其他同学这时就在各自的组内,观察、指点、评议等,不允许串岗串位指导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则不停地巡视,发现并指正学生操作中的问题,单个问题及时指导,共性问题停止训练集体讲解要领和注意事项后方可继续进行。

及时处理和预防突发的事情等[评议总结提升]:学生先是组内以及各组同学间相互评议,写出总结报告后老师集中评议每组同学的表现,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情况进行统一的再讲解、总结,对操作同学的操作能力和加工出的工件作出评价,对各组同学的表现进行评议,表扬。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