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德育现状分析及策略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2339136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学生德育现状分析及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职学生德育现状分析及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职学生德育现状分析及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职学生德育现状分析及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职学生德育现状分析及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学生德育现状分析及策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职学生德育现状分析及策略作者:鄢岩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14期近年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以下简称中职学生)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在生理、心理成长和世界观的逐步形成阶段,可塑性很强,因此,加强中职生的道德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总结了一些解决方法及策略,希望这些能为我们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所借鉴、参考。一、中职学生的德育现状大多数中职生都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考失利者,他们普遍共同的特点就是自卑心理重,自信心不足。又因职业教育与地

2、方经济的对接尚不吻合,学不为所用,市场不能有效消化人才,部分专业就业难以对口;社会对职业教育、职校学生存在偏见等,致使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呈现出异样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理想信念方面思想上不求进取,对前途悲观失望,认为上中职没有出息;学习上得过且过,目的不明,缺乏动力;职业理想模糊,职业目标不明,认为现在学的不一定将来有用,对学习没有兴趣,只想混个文凭;有的是父母觉得孩子还小,在学校有老师管着就行等。2.纪律卫生方面厌学、懒散、纪律性差。由于社会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校扩招和高职学校的快速发展,加之社会对中职的偏见,以及自身定位的偏差,导致中职学生的就业难度更大,同时自身年龄的增长使

3、其逐步产生了生存意识的思考,所有这些都使学生对未来很茫然,危机感大大加大。人生追求的缺乏使其陷入了散漫性与惰性之中。3.心理障碍方面(1)自卑心理严重中职学生绝大多是中考的失败者。他们是因为不能读普通高中而到了中职学校,还有一部分学生,主要是农村学生,因为家里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来到中职学校,他们心里是很痛苦的,读高中然后上大学才是他们的目标。加之现在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评价,中职学生就业的形势,使得大部分中职学生都有严重的自卑心理。(2)逆反心理严重中职学生由于在初中是“差生”,是被批评的对象,是被冷落的群体,由于得不到表扬,自我成就感得不到满足,很多学生都有很强的逆反心理。(3)盲从心理严重由于

4、年龄的关系,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在发展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相当有限,很容易盲从。本来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还有“雄心壮志”,要好好学习,可是看到别的同学不学,自己也就不学了,还会嘲笑好学的同学。4.日常礼仪交往、行为意识方面不善于与身边的人交往,不注重塑造自身形象,不懂得基本的礼仪常识,不会使用礼貌用语。侧重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意志为出发点,不考虑行为后果,追求自我满足,有的甚至把个人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二、导致中职学生的德育现状产生的原因1.主观原因(1)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能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喜欢用狭隘的视角、个人私利、宿命论的观点来为自己消极的

5、人生价值观作辩护,加之外部环境的影响,更使其人生价值观显现出享乐性、功利性。(2)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不能准确理解社会道德准则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缺少独立的道德评价能力,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和欲望驱动,做出有违准则和他人利益的行动。(3)不良行为习惯带来的舒适感致使在实施时会产生某种方便,甚至舒适的情绪体验,从而又成为实施不良行为的内在动力,久而久之,便形成为不道德行为。(4)意志薄弱不能用正确的观念战胜不合理的需求,从而产生许多利己、消极的行为。2.客观原因(1)社会因素随着家庭电脑网络的日益普及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大众化青少年学生已经成为互联网用户的主力军。这给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带

6、来了一定的难度。加之,当今社会环境复杂化,各种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言行充斥其中。(2)家庭因素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中占有重要比重,家庭成员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生活习惯、教育经验等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一般而言,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往往与家庭的不良影响相关。但影响更大的还是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方法。(3)学校因素首先,教师的人才观、教育观陈旧;教育方法简单、缺少与学生心灵的对话、沟通和交流;全员育人意识不强、教学渗透德育少、关爱学生少;师生信心缺乏“交叉感染”。其次,办学条件较差,不能满足学生求学、求技等需求。三、解决中职学生德育问题的策略1.严格行为规范,培养集体观念校园文化是一种软

7、监督,行为规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的催化剂。在管理上,学校应注重培养一支优秀高效、责任心强的学生干部队伍,利用信息化平台,对学生每天的学习及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2.用爱、真情去感化学生,培养感恩习惯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学习上帮助他们。同时培养他们感恩的习惯。感谢需要表达,感谢可以和谐人际关系,感恩应该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态度。3.笑对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本能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赞赏,赞赏可以使学生走出自卑,获得自信。教师要充分发掘学生们的闪光点,多给后进生以掌声,让掌声成为他们生命的

8、起点,从此用微笑面对人生。4.教学管理要注意方式、方法中职学生,由于有着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也就有着更为强烈的自尊心。他们需要人们的理解和同情,更需要得到人们的尊重。所以我们在教学管理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我们要区分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气质特征,采取不同的方法。5.发挥“榜样”的力量由于中职学生的年龄原因,有“从众”心理,我们在教育管理上可以好好利用这个特点。我们在学校、在班级树立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做他们好的榜样。6.要让学生对职教生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他才会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对比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才比例,中国的各类人才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在技术工人日益短缺的情况下,职业技术人才一定会迎来大有作为的春天。我们要让学生看到未来,看到希望,为了自己的明天,努力学习,全面发展。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