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悟情关注文体黄鹤楼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2336379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诵读悟情关注文体黄鹤楼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诵读悟情关注文体黄鹤楼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诵读悟情关注文体黄鹤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诵读悟情关注文体黄鹤楼(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诵读悟情 关注文体 结合黄鹤楼送别一文再谈文包诗教学 最近这段时间,和一些老师们讨论了关于文包诗的教学问题,也备了和上了三年级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课,经过讨论,我们达成了一些一致的意见:文包诗的内核是诗,文章是为了学诗服务的,因此,课堂教学的重点应该落实到诗上。对于是由诗到文,还是由文及诗,我觉得还是因文而异吧。这会儿在想,要上好文包诗,还是有着它的一般规律的,就是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诵读悟情、关注文体”。具体的说,就是要通过诵读文本和诗句,理解并体会诗人的情感,同时,在教学的时候,要上出文包诗的特点来。 下面说说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的教学,这篇课文教学的时候要抓住什么呢?就是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

2、依依惜别之情”。这样的情感,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暮春三月,正是一年好风景。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本是诗人施展才华的大好时机,然而,李白、孟浩然这两位大师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只因,友人即将远行,朋友即将分离。 离愁难捺,萦萦绕绕在心头。“仰望蓝天白云,远眺江上景色”,都想掩饰自己心中的惆怅,不想影响友人的情绪,但,谁的心思不一样呢?沉默,“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疑噎”,除了沉默,还是沉默。从今后,天各一方,不知何时才能相会,也许,只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杯邀饮,浓浓的友情皆在这满满的酒杯中。干杯,畅饮,忘却离情无数。 人有情,物也有情。杨柳岸,依依的杨柳随风漫舞,好像在为友人踏歌

3、送行,又像是挥别的手臂。点点沙鸥,盘旋左右,带着朋友挚爱之心 伫立,凝视,远眺离人渐远,离愁渐浓,此情无计可消除,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具体的教学时,可以从课题入手,课题是句大实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点出了地点、人物、事情,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大意,这也是高年级学段要求掌握的。然后诗文对照学习,充分感悟两位诗人之间的深厚感情,在这里加强诵读体验,其中“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一句值得玩味。 “诗言志”,“文为心声”,高年级了,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关注一下,诗是什么?如此深厚的友情,心中念念不忘,但一开始被压抑着,然后话别,再就是伫立江边,独自凝望,这个时候,终于按奈不住,即出此诗,这也是情呀。文章就是这样,因为心里有,所以口里有,所以手上有。 再次,可以诗文对照,看看文中的句子哪些和诗境相符,体会文包诗的特点。最后,可以拓展一些送别诗句,但要有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