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报时时钟论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233418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音报时时钟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语音报时时钟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语音报时时钟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语音报时时钟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语音报时时钟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音报时时钟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音报时时钟论文(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音报时时钟毅专业名称:自动化指导 明 讲师摘要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时间越来越重要,可以这样说吧,千金难买寸荫。然而我们很多时候都是通过看手表或手机知道时间的,这是一个很经典方式,但我们有更为时尚便节的方式,那就是让时钟自动报时。自动让我们知道我们想要知道的时间,这样我们就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时间来。本文从语音电子钟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案入手,详细介绍了系统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及调试。在语音电子钟的设计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键:D/A数/模转换,语音识别,人机接口,程序设计。D/A数/模和语音识别技术关系到时间的正确播报,人机接口是播报时间和调整时间的关键。利用凌阳SPCE061A单片机在语音识别和

2、处理方面的优点,结合实践,设计出有特色的语音电子钟。关键词:语音报时 实时时钟SPCE061A单片机AbstractFor now person, time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you might say, daughter but money shadow. However many of our time is all through the watch or cell phone know the time, this is a very classic way, but we have more fashionable and section of

3、the way, the time is to let the clock automatically. Automatic let us know we want to know the time, so that we could in busy life time.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the electric clock from phonetics, design of the system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hardware design, software design and commis

4、sioning. The design of the electric clock in speech, to handle the following several key: D/A conversion, speech recognition, man-machine interface, program design. D/A and voic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related to the correct time broadcasts, man-machine interface is broadcast time and adjust time of

5、 the key. Using the sunplus SPCE061A microprocessor in speech recognition and processing aspect advantages, combining the practice, the design gives distinctive voice electric clock Keywords:Speech chimeReal-time clock SPCE061A SCM目录摘要I 目录 II前言 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单片机的介绍4一、单片机的发展4二、单片机的组成及特点6三、单片机的应用8四、单片机的现

6、状和未来8第二章 语音电子钟的原理和方案9第一节 设计原理9一、时钟功能9二、语音输出功能9第二节 设计方案9第三章 语音电子钟的硬件设计10第一节 系统总体硬件结构11一、系统结构11第二节 SPCE061A简介12一、SPCE061A性能简介12二、SPCE061A芯片的引脚13三、SPCE061A特性参数15四、SPCE061A精简开发板16 五、单片机系统电路 17第六节 语音输出模块 18第七节 电源模块19第八节 数/模转换模块 20第九节 SPLC501特点 20一、SPLC501 电气特性 24二 SPLC501读/写操作时序. 24三 8080系列MPU操作时序. 24 68

7、00系列MPU操作时序 26四 串行接口时序. 27五 显示控制输出时序. 28六 复位时序 29第四章 语音电子钟的软件设计 29第一节 主程序设计 29一、主程序 31二、中断服务程序 31第五章 测试和调试 33总结 34参考文献 35 致 35附录 程序代码 36前言 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技术在20世纪取得了惊人的进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单片机技术和其他高技术的飞速发展,致使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等领域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革。凌阳单片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起来,旗下的SPCE061A 单片机在语音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消费电子中除了显示之外再加上语音的功能可以

8、让产品更具人性化,本文将设一个基于凌阳单片机的具有语音功能的电子钟。 第一节 单片机的介绍单片机,亦称单片微电脑或单片微型计算机。它是把中央处理器、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读存储器、输入/输出端口等主要计算机功能部件都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一、单片机的发展如果将8位单片机的推出作为起点,那么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第一阶段1976-1978:单片机的控索阶段。以Intel公司的MCS48为代表。MCS48的推出是在工控领域的控索,参与这一控索的公司还有Motorola 、Zilog等,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这就是SCM的诞生年代,单机片一词即由此而来。 2.第二阶段

9、1978-1982单片机的完善阶段。Intel公司在MCS48 基础上推出了完善的、典型的单片机系列MCS51。它在以下几个方面奠定了典型的通用总线型单片机体系结构。 1完善的外部总线。MCS-51设置了经典的8位单片机的总线结构,包括8位数据总线、16位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及具有多机通信功能的串行通信接口。 2CPU外围功能单元的集中管理模式。 3体现工控特性的位地址空间及位操作方式。 4指令系统趋于丰富和完善,并且增加了许多突出控制功能的指令。3.第三阶段1982-1990:8位单片机的巩固发展及16位单片机的推出阶段,也是单片机向微控制器发展的阶段。Intel公司推出的MCS96系列单片机

10、,将一些用于测控系统的模数转换器、程序运行监视器、脉宽调制器等纳入片中,体现了单片机的微控制器特征。随着MCS51系列的广泛应用,许多电气厂商竞相使用80C51为核,将许多测控系统中使用的电路技术、接口技术、多通道A/D模/数转换部件、可靠性技术等应用到单片机中,增强了外围电路的功能,强化了智能控制的特征。4.第四阶段1990现在:微控制器的全面发展阶段。随着单片机在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发展和应用,出现了高速、大寻址围、强运算能力的8位/16位/32位通用型单片机,以及小型廉价的专用型单片机。目前,单片机正朝着高性能和多品种方向发展。将进一步向着CMOS化、低功耗、小体积、大容量、高性能、低价格

11、和外围电路装化等几个方面发展。单片机的主要发展趋势。1.CMOS化。近年,由于CHMOS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单片机的CMOS化。CMOS芯片除了低功耗特性之外,还具有功耗的可控性,使单片机可以工作在功耗精细管理状态。单片机芯片多数是采用CMOS金属栅氧化物半导体工艺生产。CMOS电路的特点是低功耗、高密度、低速度、低价格。采用双极型半导体工艺的TTL电路速度快,但功耗和芯片面积较大。随着技术和工艺水平的提高,又出现了HMOS高密度、高速度MOS和CHMOS工艺。目前生产的CHMOS电路已达到LSTTL的速度,传输延迟时间小于2ns。因而,在单片机领域CMOS正在逐渐取代TTL电路。2.低功耗化。

12、单片机的功耗已从Ma级,甚至1uA以下;使用电压在3V-6V之间,完全适应电池工作。低功耗化的效应不仅是功耗低,而且带来了产品的高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以及产品的便携化。3.低电压化。几乎所有的单片机都有WAIT、STOP等省电运行方式。允许使用的电压围越来越宽,一般在3V-6V围工作。低电压供电的单片机电源下限已可达1-2V。目前0.8V供电的单片机已经问世。4.低噪声与高可靠性。为提高单片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使产品能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满足电磁兼容性方面更高标准的要求,各单片厂家在单片机部电路中都采用了新的技术措施。5.大容量化。以往单片机的ROM为1KB-4KB,RAM为64B-128B。但在需要复杂控制的场合,该存储容量是不够的,必须进行外接扩充。为了适应这种领域的要求,需运用新的工艺,使片存储器大容量化。目前,单片机ROM最大可达64KB,RAM最大为2KB。6.高性能化。主要是指进一步改进CPU的性能,加快指令运算的速度和提高系统控制的可靠性。采用精简指令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