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2328506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鉴赏美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理解朴素美、人格美的内涵,争做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体会景、情、理的完美结合。、 令辉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教学重点:体会景、情、理的完美结合。教学难点:“朴素”、“最美”的深刻内涵。教学设想:运用提问、讨论法,借助多媒体使学生更形象、更具体的理解作者所要表达情感。教学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阅读法。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课文“美”是我们人类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关于“美”的诠释,历来都是众说纷纭,五彩缤纷,美的事物更是不胜枚举。我们也学过不少描写美的文章,如描写月下

2、荷塘“朦胧美”的荷塘月色,写北平秋天的“清”、“净”、“悲凉”之美的故都的秋等,那么,如果美和坟墓联系在一起,你认为合适吗?今天我们共同讨论的就是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出示课题及作者)作者简介: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尤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报社编辑。他早期致力于诗歌创作与翻译。欧战爆发后,流亡瑞士,从事反战和平活动。战后埋头写作。曾出访过苏联,与高尔基相识。1933年法西斯上台,他再次流亡,加入英国国籍,后辗转流寓巴西,终因对欧洲前途的绝望偕妻自杀。他一生中著有多种名人传记,突出再现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并用精湛的心理

3、分析手法,在中短篇小说狼子野心上取得了独特的成就。其著名作品有刻画中产阶级妇女感情生活和不幸命运的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及谴责法西斯迫害的象棋的故事等。他仅有的一部长篇小说烦躁的心。二、 出示图片:奢华浩大的秦始皇墓(兵马俑)、金碧辉煌的明十三陵、奇特神秘的古埃及法老墓金字塔、典雅华丽的印度泰姬陵、简陋寒碜的托尔斯泰墓。提问:你们认为哪座墓最美?答案不会统一,在这里,不要多做解释,给学生留下疑问,然后直接进入教学的下一个环节。三、 范读课文结合上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此为个人维托尔斯泰墓是“时间最美的坟墓”?四、 设疑问题、文中最能概括坟墓特点的词语是什么?问题、“朴素

4、”的具体的外在表现在哪里?问题、托尔斯泰为什么愿意埋葬在这样一个荒郊野外“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之中”呢?问题、作者认为他获得安宁、幸福吗?问题、人们参观此墓式的心情如何?问题、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庄重肃穆?问题、人们如此敬仰他,是否仅仅因他的坟墓极为朴素?问题、文中还提到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墓地的奢华,其作用是什么?问题、文中还是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有什么作用?问题、为什么说托尔斯泰墓是最美的?五、 学生自行朗读课文,解答上述问题。第二课时:六、 答疑;问题:文中最能概括坟墓特点的词语是什么?(请同学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教师明确:朴素问题、“朴素”的具体外在表现在哪里?(请同学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5、) 1)远离尘嚣的长方形土堆;(极为普通) 2)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入土为安,不劳顿他人) 3)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甚至连名字也没有(淡泊名声)问题:托尔斯泰为什么愿意埋葬在这样一个荒郊野外“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之中呢?首先插入介绍一下托尔斯泰的一些情况,同时出示幻灯片。十九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它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琉森等。评价: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

6、主义文学的高峰。列宁称他为“伟大的艺术家”教师明确:文中第一段“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很自然的去下文找寻答案)教师继续提问:1)“饱经忧患”在文中表现在哪句话? 教师明确:“比谁都感到被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 2)“新的、美好的启示”是什么?“埋骨于那些亲手裁种的树木之下”就能获得幸福。托尔斯泰生前精神饱受痛苦,希望死后在这样朴素的坟墓中灵魂获得安宁、幸福。问题、作者认为他获得安宁、幸福吗?教师明确:获得了。继续提问:从哪里体现的?墓地的宁静,写景部分即:“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

7、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再问:这段话在文艺工作者中起到什么作用?教师明确:1)用“风儿”、“俯临”、“嬉戏”、“温柔”等温情的词语,让人感到在这样的环境中,这位伟人安睡其中是何等幸福。2)选取“夏天”“冬天”两个季节中的景物来装饰托尔斯泰墓,表明时间在行进中,让人感到一颗伟大的灵魂永恒不变,永世长存。问题、人们参观此墓式的心情如何?(用原文回答)教师明确:“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大声说话。”“没有一个人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问题、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庄重肃穆?教师明确:“因为人们尊敬、敬仰这位伟人。”问题、人们如此敬仰他,是否仅仅因他的坟墓极

8、为朴素?教师明确:不是,因为他生前具有伟大的成就、高尚的人格,即人格美(不重名声,淡泊名利,品格高尚,精神崇高)问题、文中还提到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墓地的奢华,其作用是什么?教师明确:这里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反衬托尔斯泰墓逼人的朴素。伟人与伟人比,使人体会到这幽暗小土丘的“宏伟”,更能震撼人的心灵。问题、文中还是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有什么作用?教师明确:无名墓冢与托尔斯泰伟大声名的对比,庄严肃穆的气氛与观赏闲情的对比,这些对比都形成极大的反差,无不使人感受到托尔斯泰墓的“逼人的朴素”和托翁的崇高精神境界,突出了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这一主题,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除此之外,文中还有

9、一处正面对比,即托尔斯泰与“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的正衬,强化突出了托尔斯泰的平凡普通。问题、为什么说托尔斯泰墓是最美的?教师明确:墓的外形:朴素美 墓的实质:人格美七、 教学延伸: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领会到美的真正内涵,即朴素美有时比华贵之美更加感人。八、总结:尽管这是一个极普通,极朴素的墓地,但它和伟人高尚的心灵联结在一起,也可以说,正是墓地惊人的朴素与墓主人的伟大形成鲜明的对比,更感动了作者。作者又将自己被剧烈震撼的情感通过朴素的语言传达出来,多少情思、多少感慨,都包含在世间最美的坟墓平淡朴素的文字中,使文章的形式与内容、情感的表达与理性的思考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作者深切的歌颂托尔斯泰不重名声、追求朴素自然的高贵品格。在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歌颂中,也体现了作者的价值判断最朴素最动人。八、 板书设计: 世间最美的坟墓 (对比)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