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铜川:弘扬药王文化打造中医药养生名城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2327439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铜川:弘扬药王文化打造中医药养生名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陕西铜川:弘扬药王文化打造中医药养生名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陕西铜川:弘扬药王文化打造中医药养生名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陕西铜川:弘扬药王文化打造中医药养生名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陕西铜川:弘扬药王文化打造中医药养生名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铜川:弘扬药王文化打造中医药养生名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铜川:弘扬药王文化打造中医药养生名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铜川:弘扬药王文化,打造中医药养生名城一代药王故里,千年养生福地。陕西省铜川市立足中医药文 化资源,大力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产业,“六大园区、八大工程”, 打造千亿中医药产业集群,实现由资源型城市向健康医养城市的 华丽转身。千年药王情,魅力新铜川。9月10日,第五届中国孙思邈 中医药文化节在药王故里陕西铜川盛大启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名 中医、中医药界学术名家、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企业代表、文 化旅游各界名流云集铜川,把脉中医药文化发展,共商中医药发 展创新。当天下午,在孙思邈中医药发展研讨暨健康产业推介会上, 铜川成功签约项目54个,涉及金额285.4亿元。项目涵盖中医 药、养生、文化、旅游等

2、多个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和独 特的文化品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出转型铜川、美丽铜川、 健康铜川、富裕铜川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大医精诚,唱响“孙思邈中医堂”品牌耀州区演池乡新兴村卫生室,装修一新的孙思邈中医堂格外 引人注目,看病的村民络绎不绝。坐诊的医生是村医王彼晨,周 围群众叫他“郎中”。王彼晨1997年从县卫校毕业后一直在乡卫生院做西酱大夫。 由于技术全面,2017年,他被推荐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培训,之后 便回村卫生室孙思邈中医堂坐诊。不久,他就让村民们见识了中 医的厉害。第五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签约现场。患者王建国患大骨节病下不了床,孩子拉着他把周围的医院 跑遍了,就是看不好。闻

3、听村上开了孙思邈中医堂,王建国就抱 着试试看的心态,让王彼晨扎针治疗,没想到三个疗程下来,竟 然能下床走路了。村民们点赞说,“孙思邈中医堂真的不一般, 神!”孙思邈中医堂是铜川市传承中医药文化、弘扬孙思邈大医精 诚精神,在全市社区医院和村医疗室实行中医药房和中医门诊服 务民众的惠民工程。铜川市发改、财政、人社、卫生、中医药、 药监6部门联合下发孙思邈中医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将发 展壮大中医药产业作为追赶超越、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建立健全 覆盖城乡居民、服务功能完善、中医药特色突出、与群众需求相 适应的中医药服务网络,按照“六统一”标准,在全省率先实施中 医药综合服务建设项目。从拔火罐到针灸,从汤

4、药到膏方,中医 药“治未病的独特优势逐渐受到市民青睐。建成后的孙思邈中医堂涵盖中医门诊、康复理疗等中医特色 诊疗服务,极大地改善了全市中医药服务环境,彰显了中医药文 化特色,使群众体验到发展中医药带来的实惠。同时,铜川大力 引进和培养中医药人才,组织人员参加省级中医师承教育、临床 骨干培训和中医药标准化培训,通过县级中医医院托管乡镇卫生 院,聘请当地基层名医、高职称大夫轮流坐诊、吸收新毕业的中 医药大学生等方式,充实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积极探索中医药 医疗、科研、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共建孙思邈学院、孙思邈博物馆和孙思邈中医医院;依托北京中 医药大学的资源优势,举办中

5、医药技术、中医骨干、中医药管理 人才培训。现在,全市共一所市级中医医院、7家县级医疗机构和3所 市属民营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医院全部开展了中医服务。全 市28个乡镇卫生院、3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科和中药房 建设全部完成,330个村卫生室为群众提供中医药医疗服务,铜 川市及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宜君县被授予全国基层中医药 工作先进单位,66所孙思邈中医堂服务万千群众,形成了市、 县、乡、村四级中医诊疗服务网络,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 独特的中医药服务。产业带动,中医药种植如火如荼耀州区董家河镇土桥村和丰专业种植合作社内,成片的金银 花已采摘完毕,准备发往山东药厂,药农们正忙着盘点收获

6、。和丰专业种植合作社主任赵建平是土桥当地人,以前做钢材 生意。一次他去山东跑业务,忽然发现金银花在山东很走俏。金 银花这东西他太熟悉了,家乡到处都是,但是和人一聊才知道金 银花的金贵,也有了试着种一种的想法。铜川有着悠久的药材种植历史。大自然赋予了铜川独特的气 候、光照、土地资源和复杂多样的地貌特征,中草药资源极其丰 富。据调查,全市共有中草药品种683种,载入国家药典的 有198种,其中质地优良、产量较大的有30多种。党参、黄苓 等道地中药材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了发展中药材产业,铜川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药王孙 思邈中医药文化为旗帜,出台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鼓励涉农企 业和农民扩大

7、中药材种植。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2016年7月,赵建平注册成立了和 丰专业种植合作社,通过项目引领、农户入股参与就业、提供技 术培训的形式,开始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现 拥有社员51人,种植金银花300余亩,带动农户种植金银花 1000余亩。除了赵建平这样的种植合作社,许多大公司也纷纷加入到中 药材种植中来。陕西上和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公司+村 集体组织+贫困户”的方式开展中药材产业扶贫,以小丘镇和现代 农业园区为核心,辐射带动了耀州区10多个贫困村开展丹参药 材产业扶贫,发展丹参基地1900余亩;陕西起源农业科技公司也 建成植物工厂4000平方米及云南昆明炼苗基地2

8、00亩,年产中 药材种苗1亿株以上。随着中药材种植面积和品种的扩大,铜川市邀请国内中药材 种植专家,开展了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良种选育繁育,建设 铜川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中心,各类良种繁育示范基地*亩, 从源头上保障优质中药材生产。在此基础上,建设了 “耀州黄苓” 良种繁育基地3000亩,发展党参、黄苓等道地中药材7万亩, 仅野生连翘面积就达到30万亩以上。络绎不绝的患者来到社区中医堂寻医问药.土桥金银花种植基地之一。目前,铜川市有中药材种植企业11家,种植专业示范乡镇 5个,种植专业村16个,专业合作社26家,100亩以上种植大 户32户,形成7个重点区域、3个产业示范园、10个规模化示 范

9、种植点的多品种、多基地发展格局。聚合发力,打造中医药养生名城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中医养生保健思想和中医 药方资源,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唯一性和权威性。转型路上的 铜川,全方位挖掘传统医学资源,引进一批好项目,做强一批大 品种,培育一批大企业,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 文化“六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在空间布局上,铜川重点建设中药材种植重点园区、中医药 工业引领园区、中医药文化传承园区、中医药流通自贸园区、中 医药旅游示范园区、中医药人才聚集园区,着力打造中药材规范 化种植工程、中医药制造业速育工程、中药材自贸区建设工程、 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工程、药王故里形象提升工程、中医药科

10、技 创新引领工程、中医药人才引智支撑工程和中医药产业金融扶持 工程,让中医药根植于铜川,沿着“一带一路”走向全世界,温暖 造福全人类。黄苓地理标志证书。中医药产业园、中医药制造基地和中医药保健品研发生产基 地吸引了一大批中医药知名企业投资、生产、科研。兴盛德药业已发展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中药饮片企业,年加 工能力*吨,产值5亿元;陕西百年寿药业有限公司投产后将 实现年产中药饮片800吨,年产值4000万元;陕西新丰禾制药有 限公司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就“灯台叶总生物碱”新药研发 达成合作,新药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除此之外,更多中医药企 业也将陆续建成,中医药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铜川市在强化中医药科

11、技创新引领和中医药人才引智支撑 方面也取得了突破进展。除了积极对接国家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 中心等科研院所,推进新产品研发、新成果转化和项目落户,还 引进设立了葛均波、胡大一院士工作站,吕仁和国医大师工作站 和王显、米烈汉名中医工作室,建立了铜川市中医药发展专家智 库,储备专家学者27名,形成了以名中酱为引领、中医骨干人 才为基础的中医药人才梯队,中医药人才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同时,铜川市围绕药王山、玉华宫、照金香山、陈炉古镇等历史文化古迹,发展融中医药康养、文化传播于一体的中医药健 康旅游,还举办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以节庆活动为平台, 开展招商引资、展览展示、文化交流活动,持续扩大药王文化在 国内外的影响力。一代药王故里,千年养生福地。在如画的山水和千年文化的 脉动中,一个新铜川正在被塑造,并以昂扬的姿态大踏步地迈向 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