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2325911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数学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数学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数学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数学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1)元素a和集合之间的关系:aA,或a;()常用数集: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或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 1.2子集 ()定义:中的任何元素都属于,则A叫的子集 ;记作:AB,注意:A时,A有两种状况:A=与(2)性质:;若,则; 若则=B ;1.真子集 ()定义:是B的子集,且中至少有一种元素不属于A;记作:;()性质:;若,则;. 补集:(1)定义:记作:;()性质:; 15 交集与并集(1)交集:性质: 若,则()并集:性质: 若,则6集合运算中常用结论(1)(2)含n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有个2.1 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三者之间的关

2、系:鉴别式:=b-4acx1x2xyOx1=x2xyO二次函数的图象xyO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两相异实数根有两相等实数根没有实数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取两边R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取中间3.1简易逻辑真值表:p或q,同假为假,否则为真; p且q,同真为真, 否则为假; 非p,真假相反。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若q则p否逆为互互否互逆互逆互否互为逆否3.2 四种命题(1)命题的四种形式:原命题:若p则q; 逆命题:若则p; 否命题:若p则; 逆否命题:若q则p;注意: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是等价的;“命题的否认”与“否命题”不同;(2)运用集合之间的涉及关系判断命题之间

3、的充要关系 设满足条件的元素构成集合A, 满足条件q的元素构成集合B 若,则p是q成立的充足条件; 若,则p是的充要条件; 若,则p是q的充足不必要条件; 若,则p是q的既不充足也不必要条件。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函数名称函数的记号函数的图形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不管为什么值,y总为正数;b):当x=0时,y=1对数函数):其图形总位于y轴右侧,并过(,0)点):当a1时,在区间(,)的值为负;在区间(-,)的值为正;在定义域内单调增幂函数a为任意实数这里只画出部分函数图形的一部分。令a=m/n):当m为偶数n为奇数时,是偶函数;b):当m,n都是奇数时,是奇函数;c):当奇偶时,y在(-,

4、0)无意义.1. 2. 第四章 基本初等函数()、角的换算()换算关系:(2)弧长公式: 扇形面积公式: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0sn0c10tan01不存在不存在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 三角函数值的符号规律:“一全二正弦,三切四余弦”、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正弦余弦正切余切 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平方关系;商式关系; 、两角和与差公式7、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图像定义域RR值域R周期性奇偶性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单调性上为增函数;上为减函数()上为增函数;上为减函数()上为增函数()注意:1.与的单调性正好相反;与的单调性也同样相反.一般地,若在上递增(减),则在上递减(

5、增)2.或()的周期.3的对称轴方程是(),对称中心();的对称轴方程是(),对称中心();8.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 oA=第五章 立体几何1、.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异面、直线与平面21、位置关系:在面内、相交、平行 2.2、直线与平面平行鉴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种平面平行,通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2.3、直线与平面垂直鉴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种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种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

6、平行3、平面与平面3.1、位置关系:平行 ,相交32、两个平面平行鉴定定理:如果一种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另: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步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另: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种平面,必垂直于另一种平面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其中一种平面内的直线平行于另一种平面 3.3、两个平面垂直鉴定定理:如果一种平面通过另一种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一种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种平面。、简朴几何体 =R第六章平面向量1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向

7、量b与非零向量共线有且仅有一种实数,使得b= 若=(),b()则b2、向量的数量积:(1)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与,它们的夹角为,则=cos其中cs称为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2) 若=(),b=()则a=(3)性质:=0(,为非零向量);=;cos=(3)若点则第七章 平面解析几何、直线和圆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倾斜角范畴是,,直线的斜率:1. 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 斜截式: 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平行:若斜率存在:l1:y=1b;l2:y=k2+b2有l1l1=k2且b1b2;(2)垂直:若斜率存在:l:yk1xb1;l2:ykx+b2有 l1lk2=-1 l12k2=

8、-4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1.5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直线距离:1.6圆的方程(1)圆的原则方程:.(2)圆的一般方程:().17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离、相切和相交。判断措施(几何法):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弦长问题:运用垂径定理,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2.圆锥曲线一、椭圆1.椭圆方程的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为常数(不小于)的点的轨迹。其中两定点F1,F2叫焦点,定点间的距离叫焦距。()椭圆的原则方程:i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i.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几何性质顶点:或.轴:对称轴:x轴,轴;长轴长,短轴长焦点:或焦距:.二、双曲线双曲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两

9、个定点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的点的轨迹。(1)双曲线原则方程:(2)i.焦点在x轴上:顶点:,焦点:,渐近线方程:或i.焦点在轴上:顶点:.焦点:.渐近线方程:或.轴为对称轴,实轴长为2, 虚轴长为,焦距2c.离心率.()等轴双曲线:双曲线称为等轴双曲线,其渐近线方程为,离心率三、抛物线设,抛物线的原则方程、类型及其几何性质:图形焦点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1)鉴定措施:联立直线与圆锥曲线方程,消元得有关x(或y)的一元二次方程,求出,根据鉴定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2)弦长公式:直线ykb和圆锥曲线f(x,y)交于两点P1(x1,y1) ,P(x2,y)则弦长P1P2=第八章不等式1

10、、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此类选择题多采用取特殊值法解决2、均值不等式:若,则(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若,则(当且仅当时取等号)第九章 数列1.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任意两项间的关系:如果是等差数列的第项,是等差数列的第项,且,公差为,则有对于等差数列,若,则。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首项是a,公差是d时,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n=a1+(n-)d.等差数列an的前项的和的公式等差数列n的首项是a1,公差是时,该数列的前项的和的公式是4.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an的首项是a,公比是时,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a1qn15.等比数列的性质:. .若,则6数列的求和措施:(1)等差与等比数列(2)裂项相消法: 常用裂项公式,()错位相减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