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复习重点总结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232244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观设计复习重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景观设计复习重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景观设计复习重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景观设计复习重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景观设计复习重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景观设计复习重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观设计复习重点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景观设计概论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狭义的景观设计:是指在建筑、园林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组成景观环境要素的地形、山 石、水体、植物、构筑物、环境设施等进行整体考虑和综合性设计。 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各自代表 园林按照占有者的身份把园林景观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如中国北京的故宫, 法国的凡尔赛宫等,私家园林最为著名的就是苏州园林,如留园、拙政园、狮子林、沧浪亭、 上海豫园等。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的定义和各自包括的类型 按照景观要素分类通常把景观分为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两类。 硬质景观主要指景观环境中,材质比较硬。可变性较小的人工设施。如建筑、铺装、雕塑、 凉棚、座椅等;软质景观主要指景观中相对建

2、筑、硬质铺装而言,材质比较软、可变性比较大富于自然变化 的植物、水体等造景要素。美的形式 设计的元素主要包括:点、线、面、形体、色彩等5 个方面。 各要点参考课本。其中特别提到 线:不同的线型给人的空间感受有很大差异,水平的线给人相对稳定、平衡的感觉,垂直的 线条给人以庄重、严肃、挺拔和向上的感觉,倾斜的线具有较强的动感,也具有一定的不安 全感。曲线给人柔和、放松和柔美的感觉,可以让人放慢速度、放松心情。 形式美法则:(形式美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产实践中发现和积累起来的,它具有一定的普遍 性、规定性和共同性。包括对比与协调、对称与平衡、韵律与节奏、多样与统一)1、对比与协调 对比是把两种具有显著

3、差异的因素,通过互相衬托来突出各自的特点,同时 强调主从和重点的关系。 协调是指设计中的各个元素的和谐和统一关系,协调设计的原则会影响到设计的每一个元 素,当空间中的各个元素建立起良好的协调关系后,会让人觉得整个空间浑然一体2、对称与均衡 (1)对称平衡(2)不对称均衡3、韵律与节奏4、多样与统一(包括这 3种形式)形式与内容的变化与统一、风格与流派的变化与统一、材 料与质地的变化与统一景观空间塑造 景观空间的边界:(景观空间边界的构成有很多种方法,如道路、绿化、铺装材料和高低变 化都会形成边界,同时产生空间感。由边界形成景观空间可分为,开敞空间和闭合空间。) 开敞空间人们视野开阔,令人振奋,

4、能给人带来壮观、宏大的感觉;闭合空间相对封闭,令 人感到安静、安全。闭合空间封闭性的强弱还可以使空间相互隔断、互相穿插渗透,增加空间层次和引导性 路径,具有连续性、方向性和引导性,此外还具有空间限定功能。景观造景手法1、主景与配景2、借景(借景可分为远借、邻借、俯借、仰借、应时而借等类型)3、前景与背景4、对景与框景(对景通常处在某个终点,又可分为正对和互对,对景常用于纪念性或者大型 公共建筑景观的设计中,以使人产生秩序感和肃穆感。框景是有意识的设置框洞结构,并引 导游人通过框洞欣赏景色,如中国古典园林墙面上开船、门洞)5、分景与隔景(分景是将较大的景观空间划分成若干个小的区域,这些分割后的区

5、域既相 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着,增强景观空间景观。隔景是在分景的基础上运用具体的物质手段来实现分景的意图,隔景有实隔和分隔之分。虚 隔是以植物、长廊、水体等相对具有一定通透性的隔断分割空间,虚隔的空间之间隔而不断, 互有渗透和层次。)6、俯景与仰景 地形地貌分类1、平坦地形2、凹地形3、凸地形(在自然环境空间中主要表现形式有土丘、丘陵、山峦和 小山峰)植物景观要素 植物造景是指通过艺术手法将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花卉植物进行景观艺术手法处理和造 景,以体现植物的形态、线条、姿态、色彩和组合美。1、乔木:一般来说按照乔木的高度分,分为大乔木(高 20m 以上)、 中乔木(820m)、和小乔木(8m以

6、下)乔木是景观设计中骨干树种,它可以起到分隔空间,形成绿荫,改善小气候的作用。同时由 于乔木的种类繁多,可以在不同的季节形成不同的色叶树种,即便在冬季一些落叶乔木也能 展现出美丽的树干姿态。2、灌木灌木按照高度可以分为大灌木(高度在2m以上)、中灌木(l2m)、和小灌木(高 度不足 1m)灌木在园林景观中可以起到美化空间的作用,遮挡不良景观和视线。灌木常与乔木、草坪配 合形成柔和过渡,丰富景观轮廓。灌木种类繁多,尤其是开花灌木观赏价值最高,用途最广, 起到点缀美化环境的功能和作用。3、藤本 藤本植物可以美化墙面,形成季节性色叶、花、果和光影效果,是景观设计中垂直绿化的首 选植物。同时藤本植物可

7、用作于廊架、拱门、棚架的美化和绿化。植物作用(选择题)美化环境红色系:蔷薇、石榴黄色系:迎春花、金钟花、黄刺枚紫蓝色:紫藤、紫玉兰、日本鸢尾白色系:白玉兰、广玉兰红色枝干:红瑞木、野蔷薇、杏金黄色枝条:金枝国槐、金丝垂柳白色树干:白桦 在果实方面主要有红色果实和黄色果实两个类别.红色果实有珊瑚树、南天竹、火棘等,黄 色果实有枇杷、佛手等.生态作用 可吸收二氧化碳的树种有:悬铃木、垂柳、银杏、柳杉等;丁香、旱柳、连翘等对氯气有较 强的吸附能力.降音效果较好的树种:悬铃木、水杉、雪松 常见的防风固沙植物有沙柳、沙枣、胡杨、银白杨、樟子松、油松等。植物配置形式 孤植(1)体型大(2)姿态美(3)色彩

8、美 表 34-1 喷泉景观的分类给出“主要特点”,选出喷泉景观名称小品设施要素小品设施类型其中主要包括建筑小品-雕塑壁画、亭台、楼阁、牌坊等;生活设施小品座椅、电话亭、邮箱、邮筒、垃圾桶等;道路设施小品车站牌、街灯、 防护栏、道路标志等。在景观中置石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有哪些特点)1、特置2、对置3、散置4、群置一、分析苏州园林(江南园林)的美学特征比例 处处皆是画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色彩 静态色彩 静态色彩的存在载体色彩在苏州园林中最容易被人感受,发挥着重要的作 用。粉墙、黛瓦、褐色的窗、柱、门,灰色的路面和假山构成了苏州园林中的静态色彩。这 简

9、单的色彩,看似单纯,却以不变应万变,衬出了满园的风光无限材料 细节的美 广漆,又称赛霞漆,由生漆或熟漆加入熟桐油调制而成,棕黑色.这种颜色 与周围颜色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从而使人有一种“安静闲适”的感觉造型 典雅别致 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有着浓重的江南建筑特色,十分幽雅,门窗都有雕花 装饰,做工精细,玲珑别致。由于苏州园林多数都是古时的官宦人家所建,因此建筑给人一 种大气,沉稳的感觉,并且透露出浓浓的文人气息功能 传播文化 苏州园林不仅具有其独特的无以伦比的美学价值,而且具有中国传统的艺术 价值。苏州园林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古代各种传统艺术文化,具有不可代替的文化和历史价 值。技术 花般精美 花墙,苏

10、州园林的大师们为了能让苏州园林更接近自然,所以把苏州园林 的花墙雕的更有层次感,把苏州园林的花草树木都映在墙中,更融景与自然,所以叫花墙二、常用造景手法(一)主景与配景1主景,也称中景。是园林绿地的核心,一般一个园林由若干个景区组成,每个景区都有各自的 主景,但各景区中,有主景区与次景区之分,而位于主景区中的主景是园林中的题和重点;2配景,起衬托作用,像绿叶与红花的关系一样.主景必须要突出,配景则必不可少,但配景不能喧宾夺主,能够对主景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二)借景与对景1、借景 根据园林周围环境特点和造景需要,把园外的风景组织到园内,成为园内风景的 一部分,称为借景。借景能扩大空间,丰富园景

11、,一般借景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方式:1)远借2)邻借(近借) 3)仰借 4)俯借2、对景 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线端点的景物叫对景。(三)抑景与扬景 传统造园历来就有欲扬先抑的做法。在入口区段设障景、对景和隔景,引导游人通过封闭、 半封闭、开敞相间、明暗交替的空间转折,再通过透景引导,终于豁然开朗,到达开阔景园 空间,如苏州留园。也可利用建筑、地形、植物、假山台地在入口区设隔景小空间,经过婉 转通道逐渐放开,到达开敞空间,如北京颐和园入口区。(四)夹景与框景2、在人的观景视线前,设障碍左右夹峙为夹景,四方围框为框景.常利用山石峡谷、林木树 干、门窗洞口等限定视景点和赏景范围,从而达到深远层次的美感,也

12、是在大环境中摘取局 部景点加以观赏的手法。(五)前景与背景 任何景观空间都是由多种景观要素组成的,为了突出表现某种景物,常把主景适当集中,并在 其背后或周围利用建筑墙面、山石、林丛或者草地、水面、天空等作为背景,用色彩、体量、 质地、虚实等因素衬托主景、突出景观效果。在流动的连续空间中表现不同的主景,配以不 同的背景,则可以产生明确的景观转换效果。白色雕塑易用深绿色林木背景,水面、草地衬 景;而古铜色雕塑则采用天空与白色建筑墙面作为背景;利用背景突出表现前景的手法(六)俯景与仰景 园林景观利用改变地形建筑高低的方法,改变游人视点的位置,必然出现各种仰视或俯视视 觉效果.创造制高点给人的俯视机会

13、则产生凌空感,从而达到小中见大和大中见小的视觉效 果。创造峡谷迫使游人仰视山崖而得到高耸感;创造制高点给人的俯视机会则产生凌空感, 从而达到小中见大和大中见小的视觉效果。(七)实景与虚景 园林景观或建筑景观往往通过空间围合状况、视面虚实程度形成人们观赏视觉清晰与模糊, 并通过虚实对比、虚实交替、虚实过渡创造丰富的视觉感受。(八)季相造景 利用四季变化创造四时景观,因蒙山地处中国北方,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蒙山的海拔 及茂密的森林覆盖,使得蒙山一年四季景色不同。三、常用的突出主景的方法(例子可加可不加)1、主景升高:为了使构图主题鲜明,常把主景在高程上加以突出。升高的主景一般可以蓝 天或远山作

14、背景,使主体的造型、轮廓鲜明突出,如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广州越秀公园的 五羊雕塑,以升高主体,降低视线法来突出主体2、运用轴线和风景视线的焦点:园林中常把主景放在视线的焦点处,或放在风景透视线的 焦点上来突出主景,如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3、中轴对称:在规则式园林和园林建筑布局中,常把主景放在总体布局中轴线的终点而 在主体建筑两侧,配置一对或一对以上的配体。中轴对称强调主景的艺术效果是宏伟、庄严 和壮丽的4、对比与调和:配景经常通过对比的形式来突出主景,这种对比可以是体量上的对比,也 可以是色彩上的对比、形体上的对比等等,如释迦牟尼青铜像5、重心处理:在园林构图中,常把主景放在整个构图的重心上,例

15、如中国传统假山,就是把主 峰放在偏于某一侧的位置,主峰切忌居中。规则式园林,主景放在几何中心上,例如天安门 广场的纪念碑就是放在广场的几何中心上。6、动势集中:一般四面环抱的空间,例如水面、广场、庭院等周围次要的景色要有动势 , 趋向一个视线的焦点上,例如西湖中央的主景“孤山就是放在园林构图的中心上。7、抑景: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是反对一览无余的景色,主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的先藏后露的造园方法。如苏州的拙政园(进了腰门以后,对面布置一假山,把园内景观 屏障起来,通过曲折的山洞,便有豁然开朗之感、别有洞天之界,大大提高了园内风景的感染 力。)四、地形的处理原则1、因地制宜,利用为主2、满足使用功能要求3、满足景观的要求4、符合景观工程的要求5、创造景观植物的种植环境五、景观植物的配置原则1、符合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进行景观种植设计,首先要从该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绿地功能很多,具体到某一 绿地,总有其具体的主要功能。2、考虑景观艺术的需要(1)总体艺术布局上要协调 规则式园林植物配置多对植、行植,而在自然式园林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配置,充 分发挥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根据局部环境和在总体布置中的要求,采用不同形式的种植形式,如一般在大门、主要道路、 整形广场、大型建筑附近多采用规则式种植,而在自然山水、草坪及不对称的小型建筑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