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228312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63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主编 雄大经 刘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8月第3版 总论第一章 绪论一、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定义和特点定义: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是运用中医基本理论和中医思维方法研究人体耳、鼻、咽、喉、口齿的生理、病理及其疾病防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特点:它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吸取了现代先进的诊疗技术与方法,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局部与整体辨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二、 中医耳鼻喉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耳鼻喉科是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 早在夏商时代的甲骨文卜辞中已有耳鼻咽喉口齿疾病的记载。

2、但是现代概念的中医耳鼻喉科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临床学科,其成立的标志是1980年出版的中国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试用教材中医耳鼻喉科学。 为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奠定理论基础的古籍是黄帝内经。 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就有“扁鹊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可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五官科医生。 首次记载鼻息肉摘除方法: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载有鼻息肉摘除方法:“取鼻痔秘法:先茴香草散连吹二次,次用铜箸二根,箸头钻一小孔,用丝线穿孔内,二箸相离五分许,以二箸头直入鼻痔根上,将箸线绞紧,向下一拔,其痔自然拔落,置水中观其大小。预用胎发烧灰同象牙末等分吹鼻内,其血自止。戒口不发。” 目前采

3、用的鼻息肉手术方法实际上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完善的。第二章 耳鼻咽喉口齿的生理功能及特点耳、鼻、咽、喉、口齿是人体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位于人体上部之头颈,是清阳流行交汇之所,皆为清窍,功能不同,以通为用,各有所司。第一节 耳的生理功能及特点 耳位于头面两侧,耳为肾之窍,肾之官,为肾所主。耳是经脉聚会之所。“耳者,宗脉之所聚也。”一、司听觉,闻五音二、主平衡,辨体位 第二节 鼻的生理功能及特点 鼻居面中,为肺之窍,后通颃颡,下连咽喉,接气道,通于肺,属肺之系。一、司呼吸,通天气二、主嗅觉,辨五气三、司清化,御邪毒四、通肺气,助发音第三节 咽喉的生理功能及特点 咽喉,即咽与喉的总称。喉在前,上通于鼻,

4、与气道相续,通于肺脏,故为肺之系;咽在后,上通于口,与食道相系,直贯胃腑,故为胃之系。一、司吞咽,行水谷二、司开阖,行呼吸三、发声音,和共鸣四、御邪毒,护气道第四节 口齿唇舌的生理功能及特点 口齿唇舌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摄食物,磨谷物二、泌津液,助消化三、辨五音,助语音四、构支架,靓面容第三章 耳鼻咽喉科口齿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耳鼻咽喉口齿是整体的一部分,通过经络与脏腑相属。耳鼻咽喉口齿作为官窍,与脏腑在生理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依赖,生理功能的正常首先依赖于脏腑功能的正常。官窍与脏腑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而脏腑对耳鼻咽喉口齿疾病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临床上,耳鼻咽

5、喉口齿疾病往往从脏腑辨证论治。第一节 耳鼻咽喉科口齿与脏腑的关系 耳鼻咽喉与脏腑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所属关系、生理关系、病理关系、诊 断关系和治疗关系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耳与脏腑的关系 耳为肾之外窍。以内经为宗旨,综合历代医家的经验,几乎五脏六腑都和耳有关联,但以肾、心为多,肝、胆、肺、脾次之。首先从最常见的肾谈起。1. 肾与耳 所属关系:肾主耳,耳为肾之外窍,为肾之官。 生理关系:肾藏精,肾之精精气上通于耳,肾精充沛,耳窍得以濡养,则耳听力聪敏,耳主平衡功能正常。 病理关系:肾精亏损,耳窍失于濡养,则可致耳鸣耳聋。人老后,肾脏虚损,出现老年性耳聋。 诊断关系:耳的病证,多与肾脏的病理

6、有关,肾脏的病变多反应于耳,如某些肾毒性药物很易造成耳聋。 治疗关系:一些耳病,可以从肾论治。如滋肾填精、滋肾降火、温肾利水等。2. 耳与心 所属关系:心寄窍于耳,耳为心之客窍。证治准绳:“心在窍为舌,以舌非孔窍 ,因寄窍于耳,则肾为耳之窍 ,心为耳窍之客。”据此,耳的病变往往是心肾同时发病引起的。 生理关系:心主神明,耳司听觉,受心之主宰。又心主血脉,耳为宗脉之所聚,心血上奉,耳得心血濡养而功能健旺。手少阴心之脉络于耳中,心肾相交,心火肾水相互调和和,则听觉聪敏。 病理关系:心的生理功能失调,可致耳窍病变。心虚血耗及心肾不交均可致耳鸣、耳聋、眩晕;邪热上犯耳窍,内陷心包,则致黄耳伤寒。 治疗

7、关系:一些耳病可以从心论治或心肾论治。临床上针对耳病常有滋补心血、滋肾宁心、清心开窍、宁心安神等治法。 某些心脏病人的最初表现,并不是心脏的不适,而是先出现耳鸣。3 . 耳与肝胆 所属关系:足少阳胆经之脉循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肝胆互为表里,胆经循耳,肝之络脉亦络于耳。肝为肾之子,肾气既通于耳,则肝之气未尝不可相通者 生理关系:肝胆之气上通于耳窍 ,耳的正常生理功能有赖于肝胆之气通达及肝血的奉养。 病理关系:肝胆火热上犯耳窍,常致耳胀、耳肿、耳痛、耳流脓、耳鸣耳聋、耳眩晕等病症。若肝血虚,耳失所养,或肝阴不足,肝阳上扰清窍,亦可产生耳鸣耳聋、耳眩晕等病症。 治疗关系:一些耳病可从肝或肝胆胞论治

8、。从肝论治方面,临床有清肝泻火、疏肝解郁、平肝熄贝、滋补肝肾等治法。从胆论治方面,临床上有和解少阳、行气通窍、清利肝胆湿热等治法。 由于情志疾病引起的眩晕、耳聋、耳鸣非常常见。疏肝后疗效很好。4 、耳与肺 所属关系:由经络而发生联系。手足三阴经通过经别合于阳经而与耳相通,手太阴肺经别出的络脉亦循行于耳。根据五行生克关系,肺为肾之母,而肾主耳。 生理关系:肺主气,肺气贯穿于耳;肺与肾,金水相生。 病理关系:在临床上耳病初起,往往出现邪在表的肺经症状。肺气虚弱,不能贯耳,亦可致耳疾。 治疗关系:某些耳病可以从肺论治,临床上针对耳病常有疏风宣肺、补益肺气等治法。5、耳与脾 所属关系:足太明脾之络入耳

9、中。 生理关系:脾为后天之本,主输布水谷精微,运化水湿,升举清阳,为气血生化之源。耳为清窍,得清气濡养方能维持正常功能。 病理关系: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不能上奉于耳,则耳的功能失常而致病。素问玉机真藏论说:“脾为孤脏其不及则令九窍不通。”脾虚清阳不升,水湿失运。湿浊停滞,聚而成痰,痰湿或痰火蒙蔽耳窍亦可致耳病,如耳胀、脓耳、耳眩晕等。 治疗关系:一些耳病可以从脾论治,临床上针对耳病常有补脾益气、健脾利湿、益气升阳等治法。二、鼻与脏腑的关系 鼻为肺之外窍,以肺、脾胃、肝胆、肾、心等脏腑关系密切。1 、鼻与肺 所属关系:肺主鼻,鼻为肺之窍,又为肺之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西方色白,入通于肺

10、,开窍于鼻。” 生理关系:肺上接气道直通于鼻,构成肺系,肺气贯通于整个肺系上达鼻窍,肺气充沛,则肺系功能正常,肺鼻互相协调,才能完成其司呼吸,助发音,主嗅觉的生理功能。故灵枢脉度篇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 发音虽是喉的主要功能,但也要依靠鼻窍的通利,肺气的充沛,鼓动声门,声音才能洪亮 。 病理关系:肺气失常,不能宣发肃降而上逆,则肺窍壅塞,通气不畅而为病。故灵枢本神篇说:“肺气虚则闭塞不通” 诊断关系:观察鼻的色泽和鼻涕的清浊,判断肺经的病变。如鼻红赤为肺热,鼻色白为肺气虚 ,鼻色黑为肺将绝。涕清稀为肺虚寒,涕稠黄为肺郁热 等。 治疗关系:鼻病多从肺论治,临床上鼻病常有疏风宣肺

11、、益气固表、温补肺脏、养肺润燥等治法。2 、鼻与脾 所属关系:医学心悟卷五说“鼻准属脾土”,指出鼻尖部属脾。 生理关系:鼻为一身血脉多聚之处,脾统血,是气血生化之源,脾的盛衰直接影响到鼻的生理功能。脾气健旺,鼻能得到水谷精微的滋养,则鼻的功能正常。 病理关系:素问玉机真藏论说:“脾为孤脏,其不及,则令九窍不通”,当脾有病变时,常影响于鼻窍。脾不统血可致鼻衄。 诊断关系:脾脏的病变,循经反映于鼻,临床上,可通过观察鼻来判断脾脏的病变。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说:“鼻内生疮者,由脾胃蕴热移于肺也。”,另素问 刺热篇有“脾热病者,鼻先赤”,如酒糟鼻,多为脾胃热盛之人。 治疗关系:某些鼻病可从脾论治,临床

12、上针对鼻病常有补中益气、健脾利湿、益气摄血、泻脾伏火等治法。3 、鼻与胆 所属关系:主要从经络循行方面考虑。1、胆之经脉起于目内眦,曲折布于脑后,通过经脉于鼻发生关系。2、胆之经气上通于脑,脑为精髓之海,下通于额,胆通过髓海于鼻发生关系。 生理关系:胆之精气平和,则脑、额、鼻俱得健康。 病理关系:胆经有热,热气循经上行,移于脑而犯于额和鼻。素问气厥论说:“胆移热于脑,则辛额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 治疗关系。一些鼻病从肝胆论治。临床上针对鼻病常有清泻肝胆湿热、滋养肝阴等治法。4 、鼻与肾 所属关系:1、督脉循行于鼻柱到鼻头,肾之经脉交汇于督脉。2、肺肾同源,金水相生,肺为鼻之窍,故肾与鼻

13、有着间接的所属关系。 生理关系:“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鼻要完成气体的出入升降,要靠肺的呼气和肾的纳气协调才能完成。 病理关系:“肾为欠,为嚏”,肾气不足,阳气不能充实于肺卫鼻窍而易为风寒之邪所犯出现为欠为嚏的病症。 治疗关系:某些鼻病可以从肾论治,临床上针对鼻病有温补肾阳、滋补肾阴等治法。5 、鼻与心 所属关系:鼻之山根部属心,鼻为心肺之门户。心肺同位于上焦,又心主血,肺主气,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心肺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气血运化之功能。 生理关系:难经四十难:“心主嗅,故令鼻知香臭”。心主神明,又主嗅,鼻主嗅觉的功能是在心的主宰之下。 病理关系:素问五脏别论说:“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

14、心火亢盛或心肺有病可致鼻。 治疗关系:一些鼻病可从心论治,临床上针对鼻病有清心泻火、补益心脾、活血祛瘀等。三 、咽喉与脏腑的关系 咽喉是肺胃之系,与肺、脾胃、肝、肾关系密切 1 、咽喉与肺 所属关系:喉下接气道,与肺相通,为肺气所属。是气体出入之要道。 生理关系:喉与肺相配合才能完成其行呼吸的生理功能,肺气充沛,则喉的功能正常,呼吸通畅,语言洪亮。 病理关系:肺金受伤,肺经热盛或肺经虚热,以致功能失常,均可引起各种喉病。 治疗关系:喉病常常从肺论治。临床上,风邪袭肺或肺经热盛所致的喉病,常用疏风宣肺,清热解毒等治法;若肺气虚弱或阴虚肺燥导致喉病,常治以补肺敛气、养阴清肺之法。2 、咽喉与脾胃

15、所属关系:咽为肺系之所属,与胃相通,是水谷之通道。脾之经脉络于胃,上挟咽喉。脾与胃互为表里关系 生理关系:咽是胃气之通道,司饮食吞咽为其生理功能。 病理关系:血证论卷六说:“凡咽痛而饮食不利者,胃火也”。疡科经验全书说:“胃经受热,胃气通于喉咙,故患喉痈”。在临床上常见的热性病,多属胃腑热盛之证。脾脏病变引起的咽喉病,多为脾虚而致,如脾弱,不能化生阴津,咽喉失养而致虚证咽喉病。 治疗关系:不少咽喉病证,可从脾胃论治。临床上针对咽喉病常有清胃泻火、利膈通便、补中益气、养胃生津等治法。3 、咽喉与肾 所属关系:肾为藏精之脏,其经脉入于肺中,循喉咙。 生理关系:咽喉得肾之精气濡养而健旺,生理功能正常,则不易为邪毒所犯。 病理关系: 疡医大全说:“肾水不能潮润咽喉,故其病也”。虚证咽喉病多由肾虚所引起。 治疗关系:咽喉的某些病证可以从肾论治。临床上针对咽喉病常有滋养肾阴、温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