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228275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是一种可治愈性疾病,但带状疱疹消 退后,患部遗留长时间疼痛,称之为带状疱疹后遗神 经痛(posherpetic neurlia, HN) ,治疗比较困 难。该病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较高,且临床症状较 重,疼痛常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本病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晰,因其临床治疗十分棘手,患者不仅疼痛异常,并且昼夜不安,难以入睡,还不时伴有难以忍受 的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西医重要以对症治疗为主,疗效并非十分满意。因此临床上试图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的研究,近年来十分活跃,也获得了一定的效果。祖国医学中医觉得PH多因热毒损 伤阴血、经络失养、余邪

2、未尽、痹阻经络,从而导致气 血运营不畅,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本文着重对近 年来应用中医中药治疗PHN的临床研究进展概况 进行综述。 1中成药及中药注射液治疗 .血府逐瘀胶囊张淑环等将181例PHN 患者分为治疗组98例,口服血府逐瘀胶囊(天津第 五药厂生产)6粒/次;对照组8例,口服维生素B1 1m和维生素E 1g,均次/。均持续服药 2周为一种疗程。成果治疗组痊愈79例,显效14例,好转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 6例,好转0例,无效2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 组。血府逐瘀胶囊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中 “血府逐瘀汤”,为古典之名方,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提 取有效成分精制而成的纯中药胶囊制

3、剂,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能。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表白, 血府逐瘀胶囊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长冠脉血流量, 提高心肌供氧量,改善血液流变性,减少血黏度,减 少红细胞、血小板汇集,改善人体血流动力学、微循环、代谢及免疫功能等作用。 .2 新癀片刘泽虎用新癀片(厦门中药厂生 产)治疗PHN 26例,口服,2片次,3次/,共治疗 2周,成果显效20例,有效6例。新癀片是在老式 古方片仔癀基本上改制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能。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该药 重要成分三七、牛磺酸、去氧胆酸、皂苷、延胡索酸等 具有抗菌、抗炎、镇痛、利胆等作用。1.3六味地黄丸陈迎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 PHN

4、64例,口服,粒/次,3次/d,一周为一种疗 程,最长个疗程。成果治愈30例,有效12例,无 效2例。六味地黄丸滋水涵木,使肝阴肝阳趋于平 衡,肝气条达舒畅,则疼痛自止。现代药理研究认 为六味地黄丸具有多方面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衰 老、保护血管内皮、保肝、减少痛反映、增长抗疲劳等 作用。 1.4 了哥王片 顾仲明用了哥王片治疗PHN30例,口服,3片次,3次。治疗3周后,成果治愈1例,显效7例,有效例,无效3例。了哥王片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 明了哥王片重要成分黄酮苷具有明显的抗炎、抗病毒、止痛等作用。 1.5小金丸马保华等将4例年龄均在50岁 以上的本病患者分为口服小

5、金丸治疗组44例0. g10丸次;2次/d;西药卡马西平对照组0例.1g次,次d治疗,均持续服药10 。成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例。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15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 照组。小金丸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被称之为中 医外科之“圣药”,具有散结、消肿、化瘀止痛功能。 .6刺五加与丹参注射液 张俊英对例老年 H患者采用口服阿司匹林0. g,隔日肌注转移 因子3 mg、维生素B1和维生素B;刺五加注射液 40 mL和丹参注射液1 mL加入10%葡萄糖(GS)注射液500 mL静滴,1次/;皮损感染者静滴抗生 素;持续治疗周。成果37d痊愈例,8d 痊愈33例,显效8例

6、,有效7例。本治疗措施除给 予一般治疗,营养神经,注意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外,予以刺五加与丹参注射液联合静滴获得了明显 临床疗效。中医理论觉得刺五加有散瘀祛风、除湿、补肾安神、益气健脾之功能。现代研究觉得刺五加 能扩张血管、增进血液循环、增强及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助于组织的修复,与丹参联合应用更是相得益彰。 .7 灵芝热水提取物Hijikata等每天予以 PHN患者服用3672 g干灵芝的热水溶性提取物,两例患者疼痛明显减轻,而另两例患者因带状疤疹感染而疼痛明显。 2中药方剂加减辨证治疗 2.1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徐亚萍用 “益化汤”:西洋参(另煎)3g,丹参、鸡血藤各3 g, 桃仁、

7、地龙、乳香、没药、玄参各1 g,红花g,生地 5g。头痛加川芎6g,娱蚣3g;躯干痛加延胡索0g,香附10g;四肢痛加姜黄8 g,川牛膝15 g;大便干 结加大黄6 g。剂/d,水煎服。治疗PH 例, 服药两周后可见疼痛减轻,夜眠好转。继续服用两 周疼痛完全消失9例,连服8周疼痛消失10例,3例不明显。黄榕用“身痛逐瘀汤”:秦艽12 g,川 芎、桃仁、红花、当归、羌活、没药、五灵脂、香附、牛 膝、地龙各10 ,甘草4 g;病位在头部加黄芩10 g并重用川芎至20g;在躯干部加郁金10 g、赤芍20 g;在上肢加桑枝,在下肢加独活0 g;1剂d,水煎 服。同步配合西药吲哚美辛口服2m,地巴唑10

8、 g,维生素B1 2 g,均3次/d;阿米替林12.5 mg, 1次d,共治疗周。成果治疗67例,4例痊 愈,有效9例。陆红用“补阳还五汤加鸡血藤”: 黄芪50 ,红花10 g,桃仁、赤芍、川芎、当归各15 g, 地龙20 g,鸡血藤30g。发于胁肋部加延胡索30 , 川楝子15,柴胡0 ;发于腰骶部加桑寄生、炒牛 膝各1g;伴有大便秘结者加制大黄10 ;口干欲饮 者加玄参、生地各5 g,麦冬2 g;神疲乏力者加太子参30 g。共治疗PHN患者2例,1剂/d,早、中、 晚餐后服用,疗程153 。成果痊愈1例,好转4例,2例无效。邓少贤用“桂枝汤”:桂枝、白芍、 大枣、生姜、炙甘草。疼痛发于头部

9、加细辛、白芷;上 肢者加桑枝、姜黄、鸡血藤;胸背部者加柴胡、延胡索;腰背部者加川断、台乌;下肢加牛膝、川断、台乌; 兼瘀血者加当归、赤芍、丹皮;兼气滞者加香附、川芎、王不留行;兼气虚者加党参、北芪。剂/d,1 d 为一疗程。成果本病5例治愈23例,有效2例, 无效6例。 2.2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张兆和等自拟“乳蝎活络煎”:乳香、没药、桃仁、丝瓜络、甘草各10,丹 参0 g、玄胡、白芍各1 ,全蝎 g、蜈蚣1条,兼气血亏虚加当归、鸡血藤、黄芪、党参;兼阴血燥热加麦冬、生地、丹皮、北沙参;兼湿热加黄芩、龙胆草、黄 柏、苍术;疼痛部位在胸肋部加柴胡、川楝子、郁金; 在头颈部加川芎、细辛;在四肢加木

10、瓜、桑枝;在腰腹 如下加牛膝;不寐加夜交藤、琥珀。1剂/d,分早晚 两次口服,疗程一种月。成果治疗N63例,治愈例,有效25例,无效2例。杨金德用“血府逐 瘀汤”:桃仁、当归各1 ,红花9,生地、赤芍、川牛 膝、积壳各0 g,川芎、桔梗、柴胡各 ,甘草5 g 便秘者加生大黄 g(后下);血瘀重者加丹参 g,乳香、没药各6g;气滞者加木香 ,川栋子10 ;气 虚者加党参、黄芪各1 g。1剂d,分次温服。结 果37例中临床治愈3例,显效3例,所有有效。患 者一般服药3剂后症状缓和,剂后疼痛明显减 轻,用药最短7d,最长15 d。 2.3 清热解毒、通络止痛 杨永禹自拟“复方解毒汤”:银花、野菊花、

11、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 g,黄 连、黄芩、黄柏各2g,栀子、乳香、没药各10g,蜈蚣 6,甘草3 。蜈蚣研细粉分次冲服;余者1 剂d,分次服,周为一种疗程。大便秘结者加大 黄6g泡开水服;年老体弱,气血虚者加党参或白 术、太子参。成果治疗本病4例,一种疗程治愈4例,两个疗程治愈13例,3个疗程治愈例。王启 君用全蝎粉 2 ,早晚各服次,共服30 ,治疗本病7例,成果治愈例,显效2例,无效5例。 2.疏肝行气,和营通络谭春明用“止痛饮”: 柴胡、青皮各10,郁金、香附、地龙、延胡索各1 g,桃仁8 g、积壳12 、甘草5 g,1剂/d,分两次服。病位于头部时加桂枝8 g、川芎12;在胸背部柴胡

12、加至15 g;于腰腹部加王不留行12 g;在四肢加牛膝 15 g、木瓜0 g。同步服用阿昔洛韦02 g/次,5 次d;罗通定(颅痛定)片6g次,次/d,4d为一疗程。成果治疗本病42例,治愈2例,好转1 例,无效2例。郑国珍用“和营镇痛汤”治疗本病 45例。药用赤芍、白芍、代赭石、石决明各5 g,当 归、丝瓜络各6 g,丹皮、延胡索各10 g,柴胡 、甘草3 g。热盛者加龙胆草、黄芩;瘀阻疼痛剧烈者加 全蝎、乳香、没药,余随证加减,水煎服,1剂/d,一周为一种疗程。成果治愈43例,好转例。 3 中药内外兼治 张翠月采用中药内外兼治PHN 6例。根 据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内服中药汤剂,湿热火毒型:

13、 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蚕休、木通、黄芪、生地、 柴胡、乳香、没药、玄胡各10,当归、赤芍各15 。气滞血瘀型:桃仁、红花、鸡血藤、玄胡、川楝、香附、 三棱、莪术、陈皮、黄芪各0g,白芍22 g、甘草6 g。气血亏损型:黄芪、潞党参各20 ,白术、茯苓、当归、 枣仁、玄胡、地龙各10 g,乳香、没药各 g。同步患 处外擦自制疱疹油(炉甘石、氧化锌,滑石粉各等份, 冰片适量,共研极细粉,用时取蓖麻油调成糊状,即可使用)。成果痊愈72例,好转11例,无效3例。彭桂兰用柴胡、黄芪、蒲公英各0,金银花、紫 草、泽泻、丹参、郁金、防风各10 g,全蝎5 g,白芍30 g,红花、甘草各6 g。头面部加

14、薄荷、桂枝各6 ,菊 花10 ;四肢者加牛膝 g、薏苡仁0 、木通5g;躯干者加青皮1 ;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各5 g;1剂/d,水煎40 ,早晚分服。再用剩余药渣加生 大黄0g,水00mL煎煮30min后趁热外敷患病部位3 mi,1次/d,共71 为一种疗程。共 诊本病3例,成果治愈1例,好转9例,无效3例。 4中药外用治疗 王红兵等用0%辣椒素酊直接涂抹于疼痛处,4次d,治疗8周,共治疗PHN35例。成果治 愈9例,治愈率达82.9%,显效例,无效例。许 文红等用复方七叶莲霜(七叶莲、马钱子、王不留 行、冰片、按叶,经提取制成水包油霜剂),外擦局部 疼痛部位皮肤,4次d,4周为一种疗程。共治

15、疗本 病33例,成果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4例。 5结语 目前,PHN治疗措施诸多,涉及系统用药、局部 用药、神经阻滞、物理疗法等,对于每一种治疗措施 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而定,在治疗上宜采用综 合治疗为佳。中药治疗HN近年来临床获得了一 定的效果。不管是中药内服、注射,还是内外兼治以 及局部外用,总的治疗原则根据中医清热解毒、疏肝 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辨证论治。虽然本病发 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晰,但本文综述的中药治疗PHN对改善和缓和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作用,值得注意 的是这些研究存在缺陷,重要是临床疗效的评判标 准不统一,有些自拟的原则未得到公认;没有设立对照组,或者不是随机双盲设立对照组,因此,临床应 用时切忌生搬硬套。此后,在继续进一步研究进一步 阐明本病发病机制的同步,加强药物筛选、药理、毒 理研究,建立统一的临床疗效鉴定原则更是一项具 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充足挖掘、整顿,发挥中医、中 药老式优势,为人类健康作出奉献,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