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免疫注意事项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2279925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免疫注意事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动物免疫注意事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动物免疫注意事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动物免疫注意事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动物免疫注意事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动物免疫注意事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免疫注意事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物免疫接种注意事项及免疫接种失败的原因1、动物免疫接种,是用人工的方法将有效的生物制品(疫 苗、菌苗、抗血清和高免蛋黄液)引入动物机体内,从而激发动 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以避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免疫接种 是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措施。动物免疫接种 注意事项和免疫失根据动物免疫接种的时机不同,动物免疫接种 可分为预防接种、紧急接种和临时接种。1.1 预防接种。在经常发生某些传染病的地区,或某些传染 病潜在的地区,为了防患于未然,有计划地给健康的动物进行免 疫接种。动物机体预防接种通常使用疫苗、菌苗、类毒素等生物 制剂,采用皮下、皮内肌肉或皮肤刺种、点眼、滴鼻、喷雾、1.2 紧

2、急接种。当一地区发生某种疾病时,为了控制和扑灭 其流行,给受威胁地区及周围的动物紧急免疫接种该疫病的疫 苗,可有效地防止该病的蔓延。但对病畜及可能已受感染的潜伏 期病畜,必须严格消毒隔离,但不能再接种疫苗。1.3 临时接种。在引进或运出动物时,为了避免在运输途中 发生传染病进行的预防免疫接种。2、免疫接种注意事项2.1 注意消毒、无菌操作2.1.1 器械消毒。对使用的注射器及针头要严格消毒,消毒 方法可以用蒸煮消毒、高压灭菌或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禁止使用 化学药品消毒器械。2.1.2 动物体表消毒。在动物注射部位,剪毛后用碘酊或 75% 酒精进行消毒。2.1.3 针头选择。为避免交叉感染 ,家畜

3、应一畜一个针头, 禽至少 50 只换一个针头。2.14 做好免疫接种的个人人员安全防护和消毒2.2 正确使用疫苗2.2.1 在使用疫苗前,要检查疫苗的外观质量。凡发现疫苗 瓶破损,瓶盖或瓶塞密封不严或松动,无标签或标签不完整(包 括疫苗品种、批准文号、生产日期、出厂日期、有效期、生产厂 家等),超过有效期、色泽改变、疫苗发生沉淀、破乳、有异物、 霉变、异味、无真空等,这样的疫苗(菌苗)不 得使用。2.2.2 疫苗使用时,要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做好记录。记 录内容包括:接种日期、畜禽的品种、日龄、数量、使用疫苗的 品种、厂名、生产日期及有 效期、接种方法等。2.2.3 正确稀释疫苗。疫苗稀释前冻

4、千疫苗应先置于室温(15 C25 C)先平衡疫苗温度再稀释,并严格按疫苗说明书进行。有专用稀释液的疫苗使用稀释液,没有稀释液的疫苗用蒸 馏水或去离子水,但不能用自来水(自来水中的消毒剂会把疫苗 毒杀死)。口服免疫接种时,饮水温度要适当(15 C.25C),疫 苗加倍剂量。2.2.4 疫苗在免疫接种前后一周内,禁止饲喂、使 用抗菌类 药物。2.2.5 注意各种疫苗接种的相互搭配,如果搭配不合理,就 会产生干扰,影响免疫效果。2.2.6 未使用完的弱毒疫苗应做消毒处理,不能随 意丢弃。2.3 免疫接种时要注意动物的健康状况及其他因素。2.3.1 只有健康的动物方能接种。2.3.2 幼龄动物不宜过早

5、接种或暂缓接种。由于幼龄畜禽免 疫应答能力较差,能从母体获得母源抗 体。2.3.3 母畜怀孕前期、孕后期不宜接种或暂缓接种疫苗,怀 孕后期的家畜,应谨慎接种疫苗以防引起母畜流产:繁殖母畜, 宜在配种前1个月注射疫 苗。2.4 免疫接种前,应注意了解当地有无疾病流行。如发现疫 情应首先安排对该病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如无特殊疫病的流行, 按计划制定的免疫程序进行 预防接种。2.5 免疫接种后,要注意观察畜禽接种疫苗后的异常反应。 在免疫接种疫苗后,畜禽因个体差异,会出现不同情况的反应, 畜主不要立即离开,应注意观察动物 30min 后,无异常反应,方 可离开。动物在免疫接种后出现低热或稍微精神不良,

6、应当加强 饲养管理。接种疫苗数分钟后,如果出现反应比较强烈,表现为 浑身肌肉震颤、可视粘膜充血、水肿、口角出现白沫、倒地抽搐 等,当及时皮下注射 0.1%盐酸肾上腺素或盐酸乙丙嗪、地米针 进行解救。3 免疫接种失败的原因畜禽在免疫接种后,没有产生抗体,抵挡不住特定疫病的流 行(例如:生猪接种猪瘟疫苗后仍发生猪瘟疫病),或者免疫抗 体水平低,仍然发生特定疫病,均为免疫失败。免疫失败的原因, 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周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不能主观武断, 要认真分析,现把一些可能的原因归纳如 下:3.1 在免疫接种时,接种为时过早,幼畜体内存在母源抗体 干扰,导致免疫失败。3.2 疫苗选择不当,许多疾病

7、的病原微生物有多个血清型或 血清亚型,在免疫接种时,使用的疫苗毒株存在差异,免疫接种 后,由于选用疫苗毒株不当,而致免疫效果不好。3.3 免疫接种途径错误。如对 3 周龄雏鸡进行新城疫初免时, 一般只能用滴鼻、点烟或气雾方法,如用肌肉注射,大半疫苗被 雏鸡母液中的残留抗体 消耗掉。3.4 疫苗运输保管不当,造成疫苗失效或减效,如高致病禽 流感疫苗冷冻结冰后疫苗失效。3.5 使用过期失效的疫苗。3.6 疫苗质量问题。对那些没有批准文号或疫苗瓶签说明不 详、疫苗瓶有裂缝破损、色泽性状不正常或瓶内有异物的疫苗不能使用。3.7 免疫人员工作不认真,消毒不严格,或没有把应接种的 动物全部接种,或免疫接种时疫苗剂量 不够。3.8 不同类疫苗同时免疫之间相互干扰。3.9 动物遗传因素。禽畜中有免疫抑制性疾病存在。如猪蓝 耳病、鸡马立克氏病、猪圆环病毒、鸡 传染性法氏囊病。3.10 免疫期间使用抗菌药物或免疫抑制性药物。3.11 营养因素。维生素及其它养分对动物免疫影响很大,特 别是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维生素E和多种微量 元素及全价蛋白时,动物机体免疫力下降。3.12 饲养管理不当,消毒卫生制度不健全,动物饲养场所周 围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在免疫时,动物体内已经潜伏有强毒 病原微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