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生产性粉尘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2279242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生产性粉尘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煤矿生产性粉尘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煤矿生产性粉尘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生产性粉尘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矿生产性粉尘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煤矿生产是特殊性极强的井下作业,除了生产环境潮湿、条件复杂艰苦外,生产环境中的职业危害也十分严重,粉尘危害就是其中之一。而由于粉尘造成的尘肺病,已成为目前我国最为严重的职业病。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打眼、爆破、割煤、掘进、喷浆、运输等工序的作业,将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粒子漂浮在生产环境的空气中,这部分粉尘称为生产性粉尘,也叫做全尘(总粉尘)。而全尘中将分为非呼吸性粉尘和呼吸性粉尘,前者粉尘粒径在15微米以上的只有极少进入人体内;而7-15微米的粉尘,随呼吸进入咽部、鼻腔后会被阻留,很快排除体外。后者呼吸性粉尘也称为可吸入粉尘,它随呼吸进入人体后,又因粒径大小不同,可分为

2、胸部粉尘和呼吸性粉尘。胸部粉尘的粒径一般在5-7微米以上,会被阻留在上呼吸道的支气管区以上的不同部位,大部分粉尘可随气管和支气管的绒毛运动排除体外。而粒径小于5微米的呼吸性粉尘,可随人的呼吸气体进入人体肺部,而少量进入肺泡的粉尘,能引发尘肺的致病作用。造成尘肺发生的主要因素是粉尘中的一物质叫游离二氧化硅。当呼吸性粉尘进入肺泡内后,由于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毒素作用,肺泡将很快死亡。由于井下作业工人长期在较高的粉尘浓度环境下作业,吸入呼吸性粉尘的量随接尘时间(工作时间、年限)而蓄积,当达到一定程度时肺部呈纤维化改变,即可发生尘肺。一旦发生尘肺,目前国内外均无治愈的特效药,所以坚持做好职业危害的预防是防止尘肺发生的重要手段。我国煤矿生产中的粉尘监测,采用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测定。总粉尘是一种环境指标的监测,只说明生产环境的污染程度;而呼吸性粉尘浓度是尘肺致病指标,能说明粉尘致尘肺的危害程度。由此可见,煤矿井下生产作业场所的呼吸性粉尘监测,是对作业工人危害程度评价不可缺少的依据,同时也是指导降尘措施的重要指标。井下生产作业场所的综合防尘措施,是保证减少职业危害的必要手段,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实施。长期在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生产作业场所从事生产作业的工作人员,应按有关要求配备合格的个体防护,每名职工也必须按要求坚持佩带。这是减少吸入粉尘进入体内而造成危害的有效措施。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