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常见急症急救与护理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2277981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科常见急症急救与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急诊科常见急症急救与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急诊科常见急症急救与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急诊科常见急症急救与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急诊科常见急症急救与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诊科常见急症急救与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科常见急症急救与护理(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诊科常见疾病急救与护理创伤的急救与护理一、急救原则:迅速、准确、有效 包括现场急救、转送中救护、急诊室救护二、现场救护:先抢救生命,后保护功能,先重后轻,先急后缓(1)脱离危险环境(2)解除呼吸道梗阻:松开衣领,侧卧位偏向一侧,清除异物。(3)处理活动性出血:加压包扎、伤部抬高。(4)处理创伤性气胸:张力性气胸,排气减压,开放性气胸,无菌敷料封口。(5)保护好断层肢体:无菌包包好,外套塑料袋,周围置冰块(6)伤口处理:外漏部分严谨回钠。(7)抗休克:止血、输液、扩容(8)现场观察三、转送途中的救护:力求快速,保证途中抢救1、伤员体位:依据伤情选择,一般仰卧位,颅脑外伤侧卧或头部偏向一侧,胸部

2、伤半卧位, 休克取中凹位。2、搬运方法:脊柱骨折平卧位,担架运送,3 4 人一起搬运。3、途中注意:头在后,下肢在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四、急诊室救护1、抗休克: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加压输液。2、控制出血:加压包扎伤口,抬高肢体。3、胸部伤口的处理:开放性气胸迅速封闭伤口,张力性气胸快速穿刺引流。4、颅脑损伤:防止脑水肿,使用高渗液。5、腹部内伤处置:尽快输血、抗休克、手术。昏迷的急救与护理一 意识障碍程度分为:1、嗜睡:处睡眠状,可唤醒,又很快入睡。2、昏睡:较深睡眠状,不易唤醒,答非所问,各反射存在。3、昏迷:意识丧失,外界刺激不能感知。二、急诊处理:1、病因治疗2、对症支持治疗

3、: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充足供氧,必要时予以心肺复苏,建立静脉通路, 输注抢救药物,脱水降颅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度失衡。3、护脑治疗三、救治原则1、维持呼吸道通畅,保证充足氧供。2、维持循环功能,抗休克。3、补充葡萄糖,减轻脑水肿,纠正低血糖。4、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5、对症处理,预防感染,控制高热和抽搐。6、积极寻找和治疗病因。四、护理重点1、密切观察病情, 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瞳孔大小、 对光反射, 准确记录 24 小时出入量, 观察呕吐物及大小便的性质,外伤情况和出血征象。2、呼吸道护理:昏迷者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口鼻分泌物,吸氧,必要时机械通气。3、基础护理:(1)预防感

4、染, 2-3 小时翻身拍背一次,及时吸痰,口腔护理3-4 次 /日,做好会阴护理,防止泌尿系感染。(2)预防褥疮(3)控制抽搐,可镇静止痛。(4)营养支持。休克的急救与护理一、概念: 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 组织灌注不足, 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 程,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综合征。二、病因: 1、血容量不足 2、创伤 3、感染 4、过敏 5、心源性因素 6、内分泌因素 7、 神经源性因素三、分期:休克早期、休克期、休克晚期。四、观察要点:精神状态、皮肤黏膜、脉搏、血压、尿量、呼吸、体温。五、分期表现1、休克早期:口渴、面色苍白、皮肤厥冷、神志清醒、烦躁不安、血压下降、脉压减小、 呼

5、吸深快、尿量少、眼底静脉痉挛。2、休克中期:全身皮肤淡红、湿润、四肢温暖、神志恍惚,偶尔出现呼吸衰竭,尿量减少, 眼底动脉扩张,血压在 60mmhg 以上。3、休克晚期:全身皮肤黏膜发绀,出现紫斑,四肢厥冷,神志不清,体温不升,脉细弱或 血压测不到,呼吸衰竭,无尿,全身有出血倾向,视网膜出血或水肿。六、急救原则: 恢复组织灌注和保证供氧1. 去除病因 2.补充血容量 3.纠正酸中毒 4.血管活性物质 5.糖皮质激素应用6.保护脏器功能七、护理要点:1. 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取休克中凹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暖,维持血压。2. 密切监测病情: ( 1)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变化,作好记录。(2)

6、 监测重要生命器官功能。3. 开放静脉通道,进行扩管治疗:建立两条静脉通路,迅速补充血容量。4.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压变化调节滴速。5. 预防感染:及时吸痰,预防肺部并发症,做好尿管护理,预防泌尿系感染。6. 心理护理:( 1)保持安静、整洁和舒适的病房环境,保证病人休息。(2)护士主动配合抢救( 3)保持镇静、忙而不乱、快而有序的工作。稳定病人和家属情绪。( 4)做好解释工作,指导病人和家属配合抢救。高血压急症的急救与护理一、定义: 高血压急症是在高血压的基础上, 因某些诱因使周围细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痉 挛,引起血压进一步急骤升高而出现的一系列血管加压危象的表现

7、, 并在短时间内发生不可 逆的重要器官损害,如不立即进行降压治疗,将会产生严重并发症或危及病人生命。二、分型:1、高血压急症:高血压伴有急性进行性靶器官病变,舒张压130mmhg ,必须将血压在 1小时内降至安全水平,方能减轻病人生命危险者。2、高血压次急症: 血压急剧升高而无急性靶器官损害, 必须在 24 小时内将血压降至安全水 平者。三:急救护理: 将病人安置在抢救室,进行严密监测,保持病室环境绝对安静,稳定患者紧张情绪。(1)体位:绝对卧床,床头抬高 30,可以起到体位性降压作用,必要时加床档,防止坠 床。(2)吸氧:如有肺水肿时, 氧流量控制在 5-6L/min ,湿化瓶内加入 30%

8、-50%酒精, 待胸闷、 呼吸困难减轻时,逐渐减量到 2-3L/min ,保持呼吸道通畅,以改善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 缺氧状态。(3)严密观察病情:密切观察心电监护,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神志、尿量及心、肾功 能变化, 观察瞳孔大小及双侧是否对称并做好记录。 同时根据病情需要给予脱水、 解痉处理。(4)建立静脉通路:根据血压情况及时准确调节药物滴数,在应用降压药时注意不良反应 及副作用,防止低血钾和体位性低血压。使用硝普钠应现配现用,每 24 小时更换一次并注 意避光及控制滴数,每 10-15min 测量血压一次,使用利尿剂宜快速。(5)保持大便通畅。(6)做好心理护理。四、健康指导:1、指

9、导患者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戒烟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根据病情合理安排工作、休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寒冷、过度劳累。3、遵医嘱按时服药,保持血压稳定在安全范围,定期复查。如为嗜铬细胞瘤所致的高血压 危象,在患者身体耐受的情况下,建议尽早手术。急腹症的急救与护理一、常见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1、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溃疡史,突发上腹剧痛,后波及全腹,膈下游离气体。2、急性胆囊炎:进食油腻食物后发病,上腹部剧烈绞痛,反射至右肩右背,右上腹压痛, 肌紧张。3、急性胆管炎:剑突下剧痛,放射至右肩,伴寒战高热,可有黄疸4、急性胰腺炎:暴饮暴食饮酒后发病,上腹偏左肩,持续剧烈有放射,恶心呕吐后疼痛不

10、减。5、急性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痛6、小肠急性梗阻:突然剧烈腹绞痛,脐周部。二、救治1、体位:无休克,半卧位,已发生休克,休克卧位。2、控制饮食与胃肠减压:病情轻,流食或半流食,控制食量;病情严重时,禁食禁水。3、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4、抗生素应用。5、镇静止痛。6、对症治疗。7、手术三、护理要点1、稳定情绪2、密切观察病情: ( 1)生命体征,皮肤颜色、湿温度( 2)特殊观察:腹痛、恶心呕吐,排 便情况3、五禁原则:禁食水、止痛剂、热敷、灌肠及泻剂,禁活动。四抗原则:抗休克、抗感染、 抗水、电解质失衡、抗腹胀。4、补液护理5、术前准备6、术后护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急救护理一、定义急性冠脉

11、综合征( ACS )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表面破损或出现裂纹,继而出血 或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非 ST 段抬高型 心肌梗死。二、急救护理1、绝对卧床休息,有心力衰竭者嘱其半坐位,减轻心脏负担。禁食,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氧疗,持续心电监护,抽血标本立即送检。2、疼痛护理 按医嘱给予迅速止痛,可用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对应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的持续性疼痛,可选用吗啡 5 - 10mg也可肌注哌替啶50-100mg。使用这类药物时,需注意神 志变化,血氧降低及呼吸抑制情况。3、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自觉症状,是否有气促,胸闷、心前区疼痛加重等生命体征

12、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及时了解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结果。4、溶栓护理 口服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溶栓前后记录心电图, 尿激酶 25 万 u 稀释后静滴, 尿激酶5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于30min内静脉注入。溶栓后给予肝素 12500u加生理 盐水 500ml 中输液泵滴注,监测凝血四项、心肌酶谱。溶栓治疗后应密切观察凝血四项、血 常规是否有出血倾向、 低血压等、 要求静脉穿刺一次成功, 静脉输液通道及采血通道要使用 静脉留置针,以避免静脉用药及抽血化验反复穿刺增加出血危险性。5、抗心律失常 绝大部分患者都有心律失常, 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 一旦发生室性早搏或 室性心动过速, 立即静

13、脉注射利多卡因。 若患者出现心室颤动, 应立即采用非同步直流电除 颤。6、抗休克 如患者出现烦躁不安、皮肤苍白、四肢湿冷、大汗淋漓、脉搏细速、脉压减少、 尿量减少、反应迟钝、甚至昏迷,即发生心源性休克。应立即采用升压药、血管扩张剂。留 置尿管,定时测尿量。7、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耐心安抚患者情绪,避免过度紧张、烦躁、解释病情、治疗和护 理计划,告知其家属注意情绪变化。严重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一、定义由于心脏冲动的频率, 节律, 起搏部位, 传到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而使心脏活动的规律发 生紊乱。二、分类按发生原理分:窦缓、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停博、 逸博、逸博心律、期前收缩、 扑动、 颤动、 阵发

14、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窦房阻滞、房内阻滞、室内阻滞、房市阻滞。按心律快慢分类:早搏、扑动、颤动、心动过速、病窦、窦缓、房室传导阻滞。三、急救护理1、基础生命支持1)绝对卧床休息,给予持续氧气吸入,降低心肌耗氧量。2)严密心电监护,当出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多元性室性期前收缩、短暂性心动过速立即 通知医生。3)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以提高病人抢救成功率。4)指导病人床上排便,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过度用力、屏气。2、正确及时心肺复苏: 是抢救的关键。 室颤发生后病人将在 46 分钟内发生不可逆性脑损 害,因此恶性心律失常抢救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控制, 准备好各类抢救药品以及各类抢救仪器。3、抗心律失常药

15、物的应用及生命体征监测:胺碘酮是抗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尽量选择上 肢粗大静脉给予,严密控制滴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15min 记录一次病人的意识、心 律、血压、血样饱和度、呼吸、严密观察有无胸闷、胸痛加重、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心源 性休克,心律衰竭并发症的发生。4、心理护理5、转运途中的护理:对需住院或介入治疗,如装起搏器的病人,通知相关科室做好准备, 电梯等后勤保障准备到位, 与转入科室护士做好病情处置及用药情况交接班, 转运时搬动病 人注意平稳,动作轻柔。用平车运送时,推车不可过快,保证输液管通畅,一般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携带氧气、病历,护理记录单。心梗的急救与护理一、临床表现1、疼痛:最早出现,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多发清晨。2 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可发生心律失常。3 心电图改变: ST 段抬高,弓背向上。二、救治1 减少心肌耗氧量。2 增加心肌能量供给,缩小梗死面积3 防治并发症三、护理要点1、紧急处理:立即平卧休息,高流量吸氧;镇静止痛:硝酸甘油0.5 含化;利多卡因静滴2、严密观察:心电监护,及时处理心律失常;并发症的观察;溶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