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2271721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装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装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装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装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装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为民效劳大厅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总论11.1 工程概况11.2编制依据1第二章工程建立的背景和必要性32.1 工程建立的背景32.2 工程建立必要性4第三章工程需求分析与建立规模53.1 工程需求分析53.2 建立目标和标准93.3 建立规模及功能10第四章建立地点及建立条件104.1 地点与地理位置104.2 建立条件10第五章规划建立方案115.1 工程平面布置115.2建筑装饰方案13第六章工程配套工程176.1电气改造176.2消防设计176.3通风与空调工程方案196.4智能化工程196.5家具与设备20第七章节能及环境影响评价217.1 节能措施217.2

2、工程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217.3工程对环境的影响227.4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治理措施227.5营运期间环境保护治理措施24第八章平安卫生与消防258.1劳动平安258.2卫生258.3消防管理28第九章工程实施方案及招投标299.1 工程建立周期299.2 工程建立实施方案299.3工程招投标30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210.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3210.2投资估算3310.3 资金筹措35第十一章社会评价3611.1 工程对社会的影响分析3611.2社会评价结论36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3712.1 结论3712.2 建议37. z.-第一章总 论1.1 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

3、为民效劳大厅装修工程2工程性质:装修3拟建地点:*市*路*号*区行政中心4建立单位:*区民政局5建立规模及内容建立规模:婚姻登记处为民效劳大厅建筑面积400m2。主要建立内容:包括为民效劳大厅装饰装修及配套工程等。主要内容包括:设立咨询台、填表区、候登大厅、结婚登记室5间、离婚登记室2间,婚姻家庭辅导室1间,颁证室1间,档案室1间,婚姻家庭教育学校用房3间。建立周期:工程方案建立周期为6个月。6工程总投资估算及资金筹集本工程建立总投资估算额为:*万元,不计建立期利息。资金来源:由*市*区政府财政拨款。1.2编制依据1中共*省委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停顿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粤办发20

4、2120号;2?关于印发*省省直行政单位常用公用设施配置标准的通知?粤财资202117号;3?*省行政办公楼建立和装修标准(试行)?;4*省民政厅?关于大力推进等级婚姻登记机关建立的实施意见?粤民事202150号;5婚姻登记机关等级评定标准MZT024-2021;6*市发改局?关于清理和暂停党政机关楼堂馆所立项报批的通知?*发改2021178号;7?*市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条例?;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2001;9?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J991012;10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11工程承建单位提供的有关本工程的根底、技术资料等。1.3 编制可行

5、性报告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内容及范围主要包括:总论、工程的背景及建立的必要性、建立地点与建立条件、工程建立方案、主要配套工程、环境保护与节能、职业平安卫生、工程实施进度方案及招投标、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工程社会评价、结论与建议等内容。1.4建立单位简介*市*区民政局是*区人民政府主管社会行政事务的职能部门,主要承当局部社会保障、局部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和基层政权建立工作。*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直属单位)负责办理国内居民婚姻登记结婚、离婚;补发婚姻证补领结婚证、补领离婚证;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撤销受胁迫的婚姻;宣传婚姻法律法规,倡导文明婚俗。第二章 工程建立的背景和必要性2.1 工程建立的

6、背景*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承当着*区居民的国内婚姻登记、补发婚姻证、出具婚姻登记记录证明、撤销受胁迫的婚姻、宣传婚姻法律法规、倡导文明婚俗等职责,2021年共办理各类婚姻登记业务28645件,全年接待办事群众近4.2万人次,工作日日均接待办事群众近200人次。*省民政厅?关于大力推进等级婚姻登记机关建立的实施意见?粤民事202150号明确要求,到2021 年底珠三角地区80%以上的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到达国家3A级以上等级标准。由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现有场地达不到国家3A级婚姻登记机关评定标准,一直未能申报。此次搬迁重新装修,我们将按国家3A级婚姻登记机关评定标准,结合近年来婚姻登记处的业务量和

7、未来辖区人口增长情况,分别设立咨询台、填表区、候登大厅、结婚登记室5间、离婚登记室2间,婚姻家庭辅导室1间,颁证室1间,档案室1间,婚姻家庭教育学校用房3间根据*机编办2021*号文件精神,*市*区婚姻家庭教育学校不再单独设置,与*市*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合署办公。届时,场地功能布局将满足国家3A级婚姻登记机关的要求。根据*区政府八届二十八次20218号常务会议精神和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安排,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为民效劳大厅将由*路*街*号区民政局大楼*搬迁至*路*号区*行政中心*二楼,面积约400m2。由于搬迁效劳场地均为单间办公室的构造布局,不适合作为婚姻登记办事大厅使用。经报请区纪委、监察局审

8、批同意,报请区财政局审核,区民政局方案对婚姻登记处搬迁效劳场地进展重新设计布局和装修。2.2 工程建立必要性1提高*市*区婚姻效劳水平的需要本工程实施后,将改善原有的婚姻登记大厅的环境现状,完善效劳功能,亮化美化办公环境;*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将进一步强化效劳意识,不断提高效劳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需要。2可解决办公楼楼层老化、消防隐患等问题,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3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婚姻登记大厅是面向广阔均在群众效劳的窗口,改善婚姻登记大厅的办公环境,树立政府部门的形象,方便群众办事需要,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本工程的建立是必要的。第三章 工程需求分析与建立规模3

9、.1 工程需求分析*市常住适婚人口及开展状况1常住人口现状陆地、海域面积755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687平方公里,下辖*行政区。截至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58.2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0万人,增长1.0%。人口城镇比87.82%。全市户籍人口106.55万人,增长0.5%。全市户籍出生人口14599人,出生率13.74;死亡人口3958人,死亡率3.72;自然增长率10.02。2常住人口增长情况根据我市历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我市常住人口37.41万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为63.54万人,比“三普增加26.13万人,增长69.8%;2000年

10、第五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为123.54万人,比“四普增加60万人,增长94.4%;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常住人口为141.43万人,比“五普增加17.87万人,增长14.5%。专业人士分析,常住人口的增加不仅缘于自然增长,重大工程相继落户投产不无关系。虽然2021年常住人口比2021年增长1.5万,但*依然是全省人口最少的城市。据2021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披露,*当年常住人口为156.02万,占全省比重1.50%。详见表3-1。 表3-1:*市历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表单位:人,人/平方公里年份指标1982年“三普1990年“四普2000年“五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小计%小计

11、%小计%常住人口37413763536569.8123543794.4141.4314.5其中:户籍37029647489128.256961257.678.6438.1 外来384116047440.8倍665825203.462.79-5.7人口密度29650269.67585183910.7从上述表中可看出,*自建立经济特区以来,人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三普时期48.1%的增长率,提高到“四普的69.8%,再提高到“五普的94.4%,1982年2000年的十八年间,*人口增长迅速,年均递增率为6.9%,特别是流动人口,增速大大快于户籍人口,年均递增率到达30.8%。踏入21世纪后,*人

12、口增速放缓,年递增率降为2.7%3人口自然增长情况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机器汇总资料显示,2004年11月1日至2005年10月31 日,全市出生人口为16530人,出生率为11.39,死亡人口4132人,死亡率为2.68,自然增长人口12398人,自然增长率为8.71。4家庭户规模的变化家庭是社会细胞,家庭户规模的变化受到经济开展水平、教育水平、人口迁移流动、生育政策和家庭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汇总资料显示,我市共有家庭户41.64万户,比“五普增长37.79%,其中城镇家庭户36.58万户,农村家庭户5.06万户。我市家庭户规模自建市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家庭户规模人/户从“三普时期

13、4.4人,下降到“四普3.8人,再下降到“五普3.10人,到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2.84人,家庭户规模越来越小。与全省平均水平3.39人相比,少0.55人。城镇家庭户规模低于农村。资料显示,我市2005年城镇家庭户规模为2.8人,而农村为3.19人。5婚姻状况的变化婚姻是家庭的根底,绝大局部成年人都处于一定的婚姻状态下。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在婚姻状况栏沿用“五普指标,同样分为:未婚、初婚有配偶、再婚有配偶、离婚和丧偶。1未婚人口状况2005年全市未婚人口占1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29.71%,比“五普下降2.37个百分点。从性别比来看,男性未婚人口高于女性未婚人口,男性未婚人口占未婚人

14、口的53.68%,女性占46.32%。平均初婚年龄为26.36岁,其中男性平均初婚年龄27.62岁,女性平均初婚年龄25.07岁。从城乡差异看,城镇未婚人口比重为30.8%,乡村未婚人口比重为20.74%,城镇未婚人口比乡村未婚人口比重高10.0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女性未婚人口比重比农村高出14个百分点,说明城镇晚婚人口较多,特别是城镇女性人口,与农村相比尤其明显。从文化构成看,未婚人口仍然以初中文化居多,占44.92%,其次是高中文化程度,占36.08%,再次是大专文化程度,占8.55%。与“五普相比,初中文化程度未婚人口比重下降5.35个百分点,高中文化程度未婚人口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而大专文化程度未婚人口比重则上升2.9个百分点。说明文化程度越高,结婚年龄越晚。2有配偶人口状况本次1%人口抽样调查的有配偶人口包括了初婚有配偶和再婚有配偶两种类型。2005年全市有配偶人口中,初婚有配偶占98.23%,再婚有配偶只占1.77%,说明再婚夫妇比例很低。有配偶人口占15岁以上人口66.51%,比“五普上升1.79个百分点。从城乡构成看,农村有偶率高于城镇,农村有偶率为71.53%,城镇为65.9%。3离婚人口状况2005年全市离婚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19%,比“五普上升0.48个百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