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费用报表分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2268866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费用报表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成本费用报表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成本费用报表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成本费用报表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成本费用报表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费用报表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费用报表分析(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第三章 成本、费用报表分析本章提要成本费用水平的高低与企业的收益性和获利能力的大小有着内在联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加摄成本管理。本章以降低成本费用水平为主线,以成本费用报表为主要信息来源,阐述了成本费用报表的意义、种类;成本费用报表分析的重点内容;成本费用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成本费用报表分析应注意的问题。第一节 费用和产品成本的概念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包括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中,凡是在一定时期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或支出的耗费,称为生产费用;凡是为某生产经营期间而发生或支出的,

2、为了维持一定生产经营能力的费用为期间费用。一、制造成本的分类典型的制造企业购买原材料并通过生产将这些原材料转化成完工产品。这一从原材料到完工产品的转化产生于对工人和机器的使用。依照公认会计原则,一件产品的成本包括:(1)原材料成本;(2)直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工成本;(3)其他生产成本(即间接生产成本或产品制造费用)的合理分摊。总之,原材料、人工、产品制造费用构成了一件产品的完全生产成本。对于具体的某个成本项目应该归为产品成本还是期间成本,各公司的观点存在分歧。一些公司将辅助生产过程如: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业工程,设备维护和产品成本该算等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作为产品制造费用,从而归为产品成本

3、。而另一些公司则把其中一些或全部的辅助职能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当作期间成本。制造业公司将发生的某些成本划归为期间成本还是产品成本。对其报告的净收益有很大影响。期间成本是成本所发生期间内的费用。而产品成本一开始就要增加到主体的资产总额中,直到产品售出时,产品成本才会对收益产生影响,而这可能要比成本发生的会计期间晚。与销售相关的存货越多,从产品成本发生到对收益产生影响的时间间隔越长。商业公司的全部成本,除商品存货的取得成本外,都是期间成本。因此,发生在给定期间内的所有人工成本和其他经营成本都影响期间收益。而在制造业公司里,人工成本和其他与制造过程相联系的成本,开始时都只影响存货价值,只有在包含这些成本

4、的货物被销售时,制造成本才会影响期间收益。1. 直接材料生产中使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它们的成本被直接追溯到了所生产的产品上。2. 直接人工徒手或使用机器进行生产,其努力被直接追溯到他们所生产的产品中的工人的工资和其他工资性费用。3. 制造费用一个总括性类别。它包括除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以外的所有制造成本。例如工厂设备、管理人员工资、设备修理和机器折旧等。注意到制造成本并不立即记为当期费用这一点十分重要。相反,它们是生产存货的成本,并且在存货被售出以前都保留在资产负债表上。因此,制造成本经常被称为产品成本(或存货成本)。二、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这两个术语对于说明制造成

5、本和经营费用的区别是很有帮助的。在制造环境下,产品成本是那些为制造存货所发生的费用。这样,在相关产品被售出前,产品成本代表着存货。由此,它们被作为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加以报告。当产品最终售出时,产品成本从资产负债表中转移到利润表中。在利润表中,产品成本被作为主营业务成本从收入中扣除。(制造成本是生产存货的成本,它是一项资产。因此,这些支出被称为成本而不是费用。未耗用完的成本是资产;已耗用完的成本是费用。)同一段时间相联系,而不是和存货的生产相联系的经营费用被称为期间费用。期间费用被直接记入费用帐户。这样处理是假定当费用发生时,其收益已在同期完全确认。期间费用包括所有的销售费用、总务及管理费用、利

6、息费用和所得税费用等。总之,在期间费用被分类为公司毛利的减项,在利润表中同主营业务成本分别列示。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在财务报表中的流转如图31所示。 资产负债表 采购成本或 流动资产:(制造成本) 发生时 存货货品销售时 利润表 收入期间费用 销货成本(经营费用和 毛利所得税) 发生时 费用 净收益图31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在财务报表中的流转成本费用报表是以企业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核算的账簿为依据,定期编制,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水平及构成情况的数字形式的书面报告。成本和费用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企业再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组织、衔接是否平衡,财产物资是否充分利用,各项管理是否

7、到位,都会在企业的成本费用水平中体现出来。因此,成本费用报表的分析是会计报表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有些企业成本管理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各项费用计划不完整,定额老化,甚至人为估计成本,导致利润虚假。为此,经营管理者在阅读和分析成本费用报表时,应当紧密结合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现状,重点注意以下方面:1. 了解企业成本费用计划的执行情况;分析成本费用的计划或定额是否符合现实核算的要求。2. 分析成本费用计划完成或未完成的原因,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总结成本费用管理中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强化成本费用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3. 分析有关指标,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费用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合理地确定责任成本中心

8、和控制指标,挖掘潜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4. 分析成本费用的发展趋势,为进行生产经营决策、制定成本费用计划、确定目标利润提供依据。5. 了解企业在成本费用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是否有进行虚假的成本费用核算,计算虚假利润的违法行为存在。应该强调的是,成本费用报表不是对外报送或公布的报表,它是企业的内部报表,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服务。因此,成本费用报表的种类、格式、报表项目和编制方法,都由企业自定,财政部没有统一规定。本书以工业企业为例,对成本费用报表进行说明,成本类报表一般包括产品生产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费用类报表一般包括制造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财务费用明细表、营业费用明细表。第

9、二节 成本报表分析一、产品生产成本表分析产品生产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总成本的报表。该表应按月定期编制,是企业经营管理者每月必须阅读和分析的报表。设置这张报表的目的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成本情况,这里的全部产品包括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两部分。可比产品是指企业上一年度正式生产过,具有上年成本资料的产品;不可比产品是指企业上一年度没有正式生产过,没有上年成本资料的产品。(一)产品生产成本表的一般格式产品生产成本表的一般格式见表 3l 。表 31 产品生产成本表编制单位: 200 年 12 月 单位:元产品名称计量单位实际产量单位成本本月总成本本年累计总成本本月本年

10、累计上年实际平均本年计划本月实际本年累计实际平均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本月实际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本年实际*可比产品合计640006220062360793000770800773340其中:甲件1201500300290529729836000354003564045000442500447000 乙件80980350335334333280002680026720343000328000326340不可比产品合计307003134035425357900其中:丙件2202600110112111242002464028600028860

11、0 丁件1001050656766650067006825069300全部商品产品64000929009370079300011250501131240 (二)产品生产成本表的分析内容与方法产品生产成本表分析的重点是可比产品,在企业年初制定的成本计划中,对可比产品都规定其成本降低任务,因此,产品生产成本表的分析首先应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的方法是首先计算出可比产品成本的本期实际降低额和降低率,然后与计划降低额和计划降低率进行比较。.计算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可比产

12、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100%代入表31中的数字,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为:79300077334019660(元)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为:19660100%793000 2.5%2.计算实际与计划的差异(本年计划降低40000元;本年计划降低率4%)。计划成本降低额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划成本降低率计划成本成本降低额(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100%降低额的差异实际降低额计划降低额 降低率的差异实际降低率计划降低率代入表1中的数字,降低额的差异为: 196604000020340降低率的差异为: 2.5%4%1.5% 3.分析产生差

13、异的原因。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时,主要分析三个因素,即产品单位成本变动、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和产品产量变动。这三个因素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有不同的影响,其中,产品单位成本变动、产品品种结构变动既影响降低额,又影响降低率;产品产量变动只影响降低额,不影响降低率(这是因为,可比产品成本的实际降低额和降低率都是根据实际产量计算的,计算成本降低率时,分子和分母都使用相同的产量)。因此,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变动的因素有三个,即产品单位成本变动、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和产品产量变动;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变动的因素有两个,即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和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在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时,应分别从这些因素入手进行分析。 (1)产品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1)对降低额的影响。 7708007733402540(元) 上式的计算说明,由于单位成本升高,使可比产品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上升了2540元,也就是说,在未完成降低额计划的20340元中,因为产品单位成本变动的占了2540元。 2)对降低率的影响。 上式的计算说明,由于单位成本升高,使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差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