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标图像与中国美术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226800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烟标图像与中国美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烟标图像与中国美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烟标图像与中国美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烟标图像与中国美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烟标图像与中国美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烟标图像与中国美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标图像与中国美术(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号: B080103054 学 士 学 位 论 文烟标与中国美术以民国时期到文革时期为例学生姓名: 杨明睿 导师姓名: 丁亚雷 答辩委员会主席:丁亚雷答辩委员会成员:丁亚雷 耿剑 李小山 薛翔费泳 王峰秀 张曼华2012 年 4月18日摘 要烟标图像与中国美术 以民国时期到文革时期为例摘 要 烟草商标,简称为烟标,它是一种烟草品牌的载体。人们看到这个商标后,就知道了这个品牌。烟草品牌与烟草商标的关系密不可分。一个烟草品牌,可以有一个商标,也可以有几个甚至更多大同小异或各不相同的商标。我国是文明古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因而在我国许多地方的烟草生产厂家,产生了诸多十分美好的烟草商标,在

2、它们的伴映下,烟草品牌更添光华。烟标的美学探究是十分复杂而且是有意义的。它不但可以指导我们总体作为审美一主体去评价和欣赏审美客体,同时也能让我们从哲学意义上理解“美”,更能指导我们设计出更能符合审美主体活动的有价值的审美客体。因此,本文进行了这方面的资料查询和实践活动。关键词:烟标 图像 中国美术I目 录目录摘 要I引言1第1章 我国烟标的产生21.1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概况21.2烟标品牌名称的分类及其特点31.3我国烟标的文化底蕴3第2章 烟标图像中的美术设计元素分析52.1图形形态特征与表现风格形式52.2图标中字体设计的功能特点62.3色彩的运用62.4图标的版式设计72.5绘画对烟标

3、的影响7第3章 我国烟标的未来发展趋势9第4章 结论10参考文献12引 言引言卷烟工业自19世纪末在我国开始出现,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自哥伦布发现烟草种子并流传到世界至今,烟草已成为一种特殊的产业存在并得以发展。有了卷烟才有了烟标。烟标作为烟草文化的代表,发挥着传播烟草文化的作用。烟标于方寸之中集政治、文化、经济、民俗、风光、艺术等内容为一体,充分体现了精神和物质的结合、现实和艺术的结合、显示了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烟草流传于世,已有500年的历史;卷烟的产生,亦已100年。有了卷烟,才有了烟标。烟草商标,简称为烟标,它是一种烟草品牌的载体。人们看到这个商标后,就知

4、道了这个品牌。烟草品牌与烟草商标的关系密不可分。一个烟草品牌,可以有一个商标,也可以有几个甚至更多大同小异或各不相同的商标。烟草商标是烟草品牌内涵的最佳体现正如俗语所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好的烟草品牌通过良好设计的烟标反映出来,会如虎添翼,相得益彰。或者说,通过烟标这一具体载体,烟草品牌得以体现在广大烟民面前。因而,从这一意义上说,烟草商标不仅仅起到了一个烟草品牌的标志作用,有别于其他品牌的区分作用,它还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其对于烟草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烟标的标名要求有清新、抽象化、独特和具有品牌的意识等,烟标的这些要求也表明以人来作为对审美的主体时对烟标的标名审美客体的要求,也可以说审美的客

5、体要求应具有的情趣、风格和时尚。由于烟标的标名对于烟标本身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假如标名其本身就缺少了关于美的体现,在设计烟标的时候就没有考虑到对美的造物原则,没有蕴涵美或者没有将其加以美化,那么在其作为审美的客体时,自然就不会给人以美的感受,也不能让审美的主体得到精神上的愉悦。烟标的设计不但需要根据其销售区的环境、风情,还要赋予其标体以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以及非常浓厚的民族风情和特色。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永恒的,一个烟标的标名作为客体不仅可以进行流传,还可以被作为一种无形的资产被后人所纪念和使用。 第1章 我国烟标的产生第1章 我国烟标的产生1.1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概况 1492年,伟大的航海家哥

6、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同时把烟草的种子带回了欧洲,烟草此后很快传遍了全世界。自1890年美商老晋隆洋行第一次将机制卷烟运到上海,1893年英商商务烟草公司在沪设立第一家机制卷烟厂,19世纪末,中国人仍习惯于吸食土制的烟丝,直至世界卷烟托拉斯英美烟公司来华设厂,就地产销携带方便的卷烟,人们才渐渐改吸卷烟。此后,在中国产生了机制卷烟。有了卷烟后,又有了包装纸,上面印有牌号和图画,即今天所称的卷烟商标烟标。最初传入中国的香烟牌号有美商的“小美女”、“品海”、“脚踏车”、“火鸡”,英商的“统盘”、“三炮台”、“老刀”以及日商的“孔雀”、“凤凰”等。这些卷烟以其独特的包装和图案吸引了国人,以吸食和携带方便的

7、特点诱导和改变了国人的吸烟习惯。在卷烟传人中国后,外商不惜各种手段在中国各地广泛利用广告大肆宣传,尤其是英美烟公司以其特有的雄厚资力,利用严密控制的销售网,以上海为中心,从城市到乡村,从沿海到边疆,遍布全中国,从而使英美烟公司的卷烟销量达到垄断之地位。 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1905年前后,以三星烟公司、德伦烟厂、中国纸烟公司为代表的我国民族烟草加工业初步形成,又产生了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和华成烟草为代表的两家最大的民族卷烟厂。民族烟厂的崛起,开始了与外来势力的抗争,揭开了民族卷烟工业的历史篇章。南洋烟草股份有限公司1906年投产的“白鹤”、“双喜”、“飞马”

8、以及“黄金龙”、“白金龙”、“大联珠”,华成烟公司的“美丽”、“金鼠”牌等香烟,曾盛极一时。因此,我国的老烟标反映和代表了中国早期卷烟工业的竞争发展史,是一个历史时期的缩影。舶来品烟标中,英国惠尔斯公司的“老刀”算是一个典型。这枚烟标是19世纪末最早打入中国的品牌之一,至1952年英美烟公司被我收归国有,作为舶来品的代表,才结束了它在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从烟标上来看,以大海为背景的水手图,放炮手的动作和炮弹溅落在船群中的浪花,表明西方列强似乎要从海上打开通向中国的道路。正是这枚几乎无人不知的烟标,为历史留下了印记。同样,产生于1916年的“大前门”,最早系英美烟公司的产品,曾和“老刀”、“大

9、英”、“哈德门”、“三炮台”诸牌号一起,在上海风靡一时。为了能在华求得更大的发展和争取更大的产销盘,又少交税款,英美烟公司采用化整为零的手法,自1934年注册建立以华商为名的颐中公司,继续在上海、青岛、天津等地产销。“大前门”的曲折经历,是早期老烟标的继承和发展的运用。它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烟草品牌的一个特殊典型。20世纪初,民族烟草工业尚属萌芽时期,同外资企业的竞争十分激烈。在艰难的发展过程中,民族烟厂从帝国主义手中夺回了一部分市场,促进了中国烟草工业的发展,表现了民族资本的气质。南洋烟草公司香港厂所创的“三喜”牌,1915年问世,大受各界欢迎;华成烟公司推出的“金鼠”牌,因1924年时值甲子

10、年,加之物美价廉,一上市就受到欢迎,销路大开。早于1905年成立的北京爱国纸烟公司曾以“爱国”为牌名,提醒国民的爱国意识。在1908年之前,民族烟厂就已有北洋、隆盛、中国纸烟、三星、广州烟草、南洋、爱国、福华、麟记等近20家,分别诞生于夭津、烟台、上海、广州、北京、香港、汉口等地,在卷烟工业企业中,有些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南京艺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1.2烟标品牌名称的分类及其特点我国的老烟标,泛指新中国成立前的卷烟商标。老烟标是在特殊时期所形成,确切地说,它由民族烟标和舶来品烟标两大类组成。 早期民族烟标的设计,明显受到舶来品的影响。如华成烟公司的“金鼠”牌,其烟标上的英文牌名“RAT,为“来安

11、铁”,当时的广告便证明了这一点:“最高等来安铁香烟又名金鼠牌”。之后在通俗易懂的广告文字中,使得“金鼠”的名声日益高涨,成为上海滩知名的卷烟品牌,尽管中英文的设计成为老烟标的特色,但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烟标更受国人欢迎。“美丽”牌是著名的老牌,烟标上的“有美皆备,无丽不臻”的广告词,运用嵌字的修辞手法,把“美丽”两字分别嵌人联语之中,寥寥八字,短小精悍,自然浑成,音韵铿锵,显示出生产商对产品充满了信心,极具效果。当年这幅对联曾广为流传,成了广告宣传的范例。早期老烟标中以美女为图的比比皆是,“美丽”牌巧妙地利用了人们的国货意识,精心地设计了烟标,广告词又别具匠心,从而使华成烟公司的市场销量长期保持领

12、先地位,一直到全国解放后,“美丽”牌仍是国产烟中的名牌。 当然,舶来品的烟标也有其一定的含义,“绞盘”牌的图案十分简洁,整个画面上仅为固定船舶缆绳所用的绞车。有趣的是,绞盘的剪影,突出的一股缆绳在图案中竟变成了烟卷,似一戴帽者嘴叼香烟,十分形似。这种竖立于甲板上的船用工具,被烟商用作卷烟牌名,或许同“老刀”牌一样,都和航海有关。在烟草历史上,欧洲的永恒主题就是哥伦布,无论是远洋探险的大帆船,还是哥伦布的半身像,或是指南针及至绞盘,除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之外,更是对他为烟草业作出非凡贡献的追忆和怀念。文革标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那个时期的烟标颜色大多以红色为主调,名称多以“

13、红”字命名,或者以“红”字为首尾。如“红满天”,“红红”,“永红”,“红山城”,“东方红”等。另外,烟标上印有“领导人的语录,诗词或一些政治口号也是文革烟标的一大特点。文革时期的烟标,也是“文革文物”之一。在近60年的发展历史中,“中华”烟的烟标样式和图案也经历了多次的改变:第一次改变,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上海烟草工业的印刷厂采用了全新的印刷工艺,将“中华”牌的烟标上的印金商标改为了烫金的商标,这一变化利用了对图案的烫金的效果,使整个的烟标看起来焕然一新,也使“中华”的品牌形象迅速的提升。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它的第二次改变,上海烟草工业的印刷厂大力的进行技术的改造和

14、创新,引进了国内的第一条凹印的生产线,把烫金的印刷变成了较为先进的凹版的印刷,而在其烟标的材质上,也由原来的白卡纸变为了裱铝纸。原来的烫金印刷的工艺较为复杂,均需手工进行操作,印刷的效率也较低,且印刷的质量也不太稳定,这很显然的不符合人们对产量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当变为凹版的印刷之后,其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印刷的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由于使用了裱铝纸,烫金的工艺因此也改为了透明黄的印刷工艺,几乎透明的黄色油墨会把铝纸的金属色泽透射出来,就会呈现出全新的金色感觉;而且其工艺进行改进后,生产的效率也大大的提高了,中华牌烟标的生产从卷筒白纸也进入到了成品中来,生产的速度可达180米每分。第三次的

15、改变,也就是当前阶段,上海烟草工业的印刷厂已经更名为上海烟草包装印刷有限公司。由于裱铝纸表面的铝层非常厚,且不易降解。如今使用是喷铝纸式的印刷,属于降解型的环保类的纸张。与此同时,水性油墨的工艺试制也正紧张地进行着,在未来一年之内,可以替代传统的溶剂类凹印油墨,解决凹印生产时产生的VOC排放问题,真正做到清洁生产的指标。1.3我国烟标的文化底蕴烟标,说到底毕竟还是烟草的一种商标兼包装物,但是由于经历了悠久的年代,中国老烟标不但客观地反映和记录了历史,更有中国文化渗透的背景,使得烟标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讲,历史和文化并不都是写在教科书上的,无论是产生于民族工业初期的“美丽”、“金鼠”、“爱国”,或是宣扬同外来势力抗争以“国货救国”、“中国人应吸中国烟”文字的“十字军”、“双斧”、“金豹”,还是映现一个时代人情风貌的“大上海”、“哈哈笑”、“黄包车”,都有其丰富的 第1章 我国烟标的产生文化和历史的底蕴。老烟标于方寸之中集政治、文化、经济、民俗、风光、艺术等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