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502265515 上传时间:2024-05-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忻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西省忻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西省忻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西省忻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西省忻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忻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忻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生物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某同学把制酒产生的酒糟和水搅拌后,封存在缸中,一段时间后开缸,香气扑鼻,经检测,该过程中产生了醋。下列相关

2、分析正确的是( )A. 产生醋的主要原因是把酒糟封存在缸中B. 利用酒糟制成醋的本质是微生物将糖直接转为乙酸C. 发酵产生醋酸菌种可能来源于空气中D. 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2. 桂林豆腐乳历史悠久,颇负盛名,其制作流程包括磨浆、过滤、定型、压干、霉化、加盐腌制等。制出的豆腐乳块质地细滑松软,表面橙黄透明,味道鲜美奇香,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腐乳制作过程中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B. 腐乳发酵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的参与,起主要作用的是曲霉C. 家庭制作腐乳时,发酵过程的控制有严格标准D. 将豆腐块分层放入瓶中腌制时,随层数加高所加盐减少3. 泡菜腌制过程中

3、会发生反硝化作用,在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下,硝酸盐转化成了亚硝酸盐。已知硝酸盐还原酶在pH为5.0左右时活性最高。某兴趣小组测定了不同盐浓度下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亚硝酸盐是乳酸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物质B. 5%盐浓度下,发酵后期pH下降,可能使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被抑制C. 在泡菜制作过程中,有机物种类和重量随天数增加而减少D. 据图可知,发酵5天左右,泡菜品质较好4.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操作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牛肉膏和蛋白胨都提供了维生素B. 细菌的个体比酵母菌的小,不能用计数板进行观察计数C. 常

4、用的灭菌方法有煮沸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D. 发酵生产中,谷氨酸棒状杆菌在中性、酸性、碱性条件下均易形成谷氨酸5. 利用某方法测定野生菌株B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4个平板上均接种0.1mL样品溶液,菌落数分别为156、178、486、191,经计算得知每毫升原样品溶液中含有目的菌1.75108个。该菌经人工诱变后,形成了某种氨基酸缺陷型菌株C和D,培养情况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接种的菌种一般培养基实验处理和结果野生菌株B能生长不处理诱变菌株C不生长添加氨基酸甲,能生长诱变菌株D不生长添加氨基酸乙,能生长诱变菌株C+D能生长不添加氨基酸甲、乙,都能生长A. 据结果可推测,上述测定过

5、程中样液稀释倍数为1105倍B. 题中“某方法”可以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C. 结果表明菌株C中可能是控制合成氨基酸甲相关酶的基因发生突变D. 结果表明菌株C可能为菌株D提供生长所需氨基酸乙6.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用于溶解DNA和鉴定DNA的物质分别是( )A. 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和二苯胺试剂B. 2molL-1的NaCl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C. 2molL-1的NaCl溶液和二苯胺试剂D. 研磨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7. 基因工程中,常用PCR特异性地快速扩增目的基因,PCR技术的基本原理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下列有 关PCR的叙述,错误的是( )

6、A. DNA模板边解旋边合成子链B. PCR的缓冲液中一般要添加Mg2+C. PCR需要DNA聚合酶但不需要解旋酶D. 复性过程中引物会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模板链结合8. DNA连接酶是“分子缝合针”。下列关于DNA连接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连接酶能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磷酸二酯键和氢键B. E.coli DNA 连接酶不具有专一性,T4 DNA连接酶具有专一性C. E.coli DNA连接酶、T4 DNA连接酶都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得到的D. E.coli DNA 连接酶只能将有互补黏性末端两个DNA 片段连接起来9. 单克隆抗体能准确地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异,与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并

7、且可以大量制备,在多种疾病的诊断和病原体鉴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制备单克隆抗体时,诱导细胞融合后还需要进行多次筛选,下列对相关原因的分析,不会理的是( )A. 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不一定都能融合成功B. 还存在骨髓瘤细胞间、B淋巴细胞间的融合C. 由于B淋巴细胞的差异,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不同D. 大多数杂交瘤细胞失去无限增殖的能力10. AK、DHDPS是玉米中合成赖氨酸的两种关键酶,赖氨酸达到一定浓度就会与两种酶结合抑制它们的活性,如图所示,因此玉米中赖氨酸含量比较低。将AK中第352位苏氨酸变成异亮氨酸,DHDPS中第104位天冬酰胺变成异亮氨酸,该变化影响了其与赖氨酸的结合,使玉米叶片和

8、种子内游离的赖氨酸分别提高5倍和2倍。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玉米中赖氨酸含量比较低与负反馈调节密切相关B. 要替换AK、DHDPS中的氨基酸需要通过改造相应基因来实现C. 改造后的AK和DHDPS 活性提高,导致玉米合成赖氨酸的能力增强D. 改造后的AK和DHDPS空间结构改变,与赖氨酸结合的能力降低11. 应用胚胎工程技术培育良种牛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表示同期发情处理B. 过程表示发情配种或人工授精C. 若过程中再采用胚胎分割技术,则可得到遗传信息相同的后代D. 优良后代1、2的繁殖方式分别是有性生殖、无性生殖12. 病毒可以使人患病并危及生命安全,但

9、合理利用病毒,也可以造福人类。下列有关病毒的应用实践,应当禁止的是( )A. 引入兔黏液瘤病毒控制野兔的数量以保护澳洲草原B. 在适当条件下用灭活的仙台病毒诱导动物细胞融合C. 将外源基因与噬菌体基因融合并使其表达以研究外源基因的功能D. 对流感病毒基因进行改造,使具有某种易感基因的人群感染这种病毒13. ADC即抗体药物偶联物,如图所示,其能精准定位肿瘤细胞释放高效细胞毒素。ADC药物不仅能准确识别靶点,而且对非癌细胞不造成影响,相较于其他化疗药物,ADC药物通过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药效并减少了毒副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DC由三部分组成,其中代表细胞毒素物质

10、B. ADC通过自由扩散或者主动运输进入癌细胞C. ADC的制备是在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基础上实现的D. ADC进入细胞后抗体会与靶细胞中的抗原结合1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类、病毒类和生化毒剂类等B. 治疗性克隆是为了获得治疗所用的克隆个体,且需要严格的监管C. “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需要进行遗传学诊断D. 转基因植物进入自然生态系统后可能因具有较强的“选择优势”而影响生物多样性15.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如图所示,所制得的抗体为鼠源性抗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注射特定的抗原使小鼠产

11、生体液免疫B. 图中B淋巴细胞分泌的抗体不一定都能特异性结合注射的抗原C. 图中获得的鼠源性抗体可直接与药物结合用于人体疾病的治疗D. 图中过程获得的融合细胞培养时不一定都能无限增殖16. 微生物饲料在我国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包括青贮饲料、单细胞蛋白饲料、饲料酶制剂等。某种单细胞蛋白饲料的制造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糖,氨水、空气等工业发酵分离、提纯产品A. 氨水可以为某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一定的氮源B. 图中的工业发酵属于无氧发酵,需要严格控制无氧条件C. 工业发酵时要随时取样检测培养基中的微生物数量、产物浓度等D. 发酵产品分离、提纯时要根据产物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方法17

12、. 育种工作者运用相关工程技术,快速培育出抗除草剂的水稻(2N=24),育种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过程代表花药离体培养,利用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理B. 过程的目的是使单倍体幼苗定向突变产生抗除草剂基因C. 过程需要用除草剂处理,进而筛选出抗除草剂的叶片D. 过程可以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二倍体18. 我国科考船采集了深海冷泉附近的沉积物样品,从中分离出微生物,并进一步研究了其生物学特性,以便更好地利用深海微生物,具体过程如图所示,图中表示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B. 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种时,接种

13、环的灼烧次数比划线次数多一次C. 若在培养过程中向培养基内充满N,则此时的培养基是鉴别培养基D. V过程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进行计数,结果会小于实际微生物数19. 卡铂为一种广谱抗肿瘤药,其通过抑制DNA复制来起效。卡铂微溶于水,其在水溶液中不稳定,溶液中的Cl也会促进其分解。临床上用5%的葡萄糖溶液与卡铂制成试剂后用于注射治疗。某生物小组为验证卡铂试剂的作用,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宫颈癌细胞培养过程中会出现贴壁生长及接触抑制现象B. 组属于对照组,组中M可为5%葡萄糖溶液C. 培养宫颈癌细胞时的气体环境是95%的空气和5%的二氧化碳D. 本实验的预期结果为组的

14、癌细胞数目高于或组的20. PCR定点突变技术是一种基因工程技术,它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的引物,使目标DNA序列发生特定的突变,从而实现对基因的精确编辑。PCR定点突变技术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对应的字母为引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获得片段1所需要的引物为F和R_m,且一次循环即得片段1B. 获得片段2所需要的引物为R和R_m,且一次循环即得片段2C. 图中两种引物F_m和R_m之间,不能够进行碱基互补配对D. 图中PCR扩增所需要的引物F和R最好不配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21. 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酱油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人们将大豆和盐混合并放置在陶罐里,经过

15、一段时间的自然发酵,就酿造出酱油了。某企业通过发酵工程制作酱油的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是传统家庭制作酱油,则米曲霉可来自_。米曲霉的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因此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提供的条件是_。(2)酱油发酵制作原理与腐乳制作原理相似,据图推测,该原理是米曲霉将发酵池中的蛋白质分解成_。(3)从发酵产物的角度分析,在发酵池发酵阶段添加乳酸菌的作用是_(答出1点)。生产过程中发现发酵池表面会形成菌膜,推测该菌膜最可能由酵母菌等形成,而不是乳酸菌,理由是_。22. 木材和树皮具有坚硬、不容易腐烂的特性,这与木材中的木质素有关。木质素是一类复杂的有机聚合物,是植物界中储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生物质资源。为了更好地利用木质素,科研人员从木材场土壤中筛选分离出木质素分解菌,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已知木质素能与苯胺蓝结合形成蓝色复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