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福宁古五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502265068 上传时间:2024-05-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1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宁德市福宁古五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福建省宁德市福宁古五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福建省宁德市福宁古五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福建省宁德市福宁古五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福建省宁德市福宁古五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宁德市福宁古五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宁德市福宁古五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宁古五校教学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生物试题(满分100分,75分钟完卷)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0题每题2分,11-15题每题4分)1. 下列细胞中,不具有细胞周期的是()A. 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细胞B. 人的早期胚胎细胞C. 人的神经细胞D. 人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周期指是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时期。【详解】A、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细胞能进行连续的分裂,具有细胞周期,A正确;B、人的早期胚胎细胞分裂能力强,具备细胞周期,B正确;C、人的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C错

2、误;D、人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可以分裂形成为数更多的造血干细胞,具有细胞周期,D正确。故选C。2. 植物学家希尔发现将离体叶绿体悬浮液(含H2O不含CO2)与黄色的高铁盐(Fe3+作为氧化剂)混合,照光后发现叶绿体有气泡放出,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Fe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实验说明没有CO2,叶绿体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 气泡中的物质可在线粒体内膜与NADPH结合产生H2OC. 本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中C与H2O结合生成甲醛,进而生成(CH2O)”是错误的D. 遮光条件下重复上述实验也有气泡产生【答案】C【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在类囊体膜上发生的光反应阶段和在叶绿体基质中发生的

3、暗反应阶段;光反应的发生条件需要光照,过程中消耗水并产生氧气与还原氢;暗反应的发生不需要光照,过程中CO2进入卡尔文循环最后产生三碳糖。【详解】A、没有CO2,离体叶绿体只是进行了光反应,不能进行完整的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A错误;B、气泡中的物质为O2,可在线粒体内膜与NADH结合产生H2O,B错误;C、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是叶绿体在光照条件下生成的氧气将Fe3+氧化为Fe2+,证明“光合作用中C与H2O结合生成甲醛,进而生成(CH2O)”是错误的,C正确;D、遮光条件下不能进行光反应,不能产生气泡,D错误。故选C。3. 下列有关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乙两个小桶的小球总

4、数一定要一样多B. 每个小桶内两种彩球的数量一定要一样C. 每个彩球的大小、形状、材质一定相同D. 每次抓取后的彩球一定要放回原小桶内【答案】A【解析】【分析】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2)两小桶中小球数可以不相等,但每个小桶中两种颜色的配子必须相等。(3)要随机抓取,且抓完一次将小球放回原小桶并搅匀。(4)重复的次数足够多。【详解】AB、甲、乙两小桶中小球数可以不相等,但每个小桶中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必须相等,代表产生两种配子的比例相等,A错误,B正确;C、每个

5、彩球的大小、形状、材质一定相同,这样才能避免在抓取小球时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保证抓取两种不同小球的几率是相同的,C正确;D、每次抓取后的彩球一定要放回原小桶内,这样才能保证每一次抓取两种不同小球的几率是相同的,D正确。故选A。4. 为研究毒品海洛因的危害,将受孕7天的大鼠按下表随机分组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处理检测项目对照组连续9天给予海洛因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活胚胎数/胚胎总数(%)100766555脑畸形胚胎数/活胚胎数(%)0335579脑中促凋亡蛋白Bax含量(gL-1)6.7751012.5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A. 吸食海洛因可导致胚胎流产B. 吸食海洛因促进Bax含量提高会导致

6、脑细胞凋亡C. 经海洛因诱导,Bax基因才会表达D. 吸食海洛因可影响子代智力水平【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凋亡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属正常死亡。根据表格数据,使用海洛因会降低活胚胎的数目,增加畸形胚胎数目,提高促凋亡蛋白Bax含量,促进细胞凋亡。【详解】A、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低剂量海洛因使活胚胎数的比例降低,使脑畸形胚胎数的比例升高,所以低剂量海洛因即可严重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A正确;B、BaX为脑中促凋亡蛋白,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与对照相比,海洛因处理组的Bax含量升高,故海洛因促进Bax含量提高会导致脑细胞凋亡,B正确;C、对照组即不用海洛因处理的大

7、鼠脑中促凋亡蛋白Bax含量6.7gL-1,说明相关基因也会表达,C错误;D、根据表格的数据,海洛因的使用使活胚胎数降低,畸形胚胎数增加,有造成子女智力障碍的风险,D正确。故选C。5. 细胞周期检验点是检测细胞是否正常分裂的一种调控机制,图中1-4为部分检验点,只有当相应的过程正常完成,细胞周期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在真核细胞中,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是启动细胞DNA复制的必需蛋白,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复制前复合体”形成,进而启动DNA复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Cdc6基因在G2阶段选择性表达B. “复制前复合体”组装完成时间点是检验点1C. DNA复制抑制剂处理后细胞将停留在S

8、阶段D. 检验点4到检验点4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所经历的时间。据图分析可知,图中从44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其中G1期、S期、G2期为分裂间期,M期为分裂期。【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Cdc6是启动细胞DNA复制的必需蛋白,而DNA复制发生在S期,所以Cdc6基因在G1阶段选择性表达,为S期DNA的复制做物质准备,A错误;B、根据题意,“复制前复合体”能启动DNA复制,因此组装完成的时间点是S期前的检验点1,B正确;C、若用DNA复制抑制剂处理,DNA复制不能正常进行,细胞将停留在S阶段,C正确

9、;D、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所经历的时间。据图分析可知,图中从检验点4到检验点4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其中G1期、S期、G2期为分裂间期,M期为分裂期,D正确。故选A。6. 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一对褐眼夫妇生了一个蓝眼女孩。他们准备生二胎,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是()A. 1/2B. 1/4C. 1/6D. 1/8【答案】D【解析】【分析】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若相关的基因

10、用A和a表示,依题意可知:一对褐眼夫妇生了一个蓝眼女孩,说明褐眼夫妇基因型均为Aa,二者结婚生下一个蓝眼女孩aa的几率是1/41/2=1/8,ABC错误,D正确。故选D。7.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的植物,玉米与豌豆都有甜与非甜之分,且非甜对甜为显性。分别将纯种非甜玉米和甜玉米、非甜豌豆和甜豌豆间行种植。叙述正确的是()A. 玉米的甜与豌豆的非甜为一对相对性状B. 非甜玉米的植株上可发现甜玉米籽粒C. 甜豌豆的植株上可结非甜豌豆籽粒D. 非甜豌豆的子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答案】D【解析】【分析】玉米是单性花,且雌雄同株,纯种甜玉米和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既有同株间的异花传粉,也有不同种间的异花传粉,

11、甜玉米上的非甜玉米,是非甜玉米授粉的结果,而非甜玉米上的没有甜玉米,说明甜是隐性性状,非甜是显性性状。【详解】A、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为相对性状,玉米的甜和非甜性状是一对相对性状,A错误;B、玉米自然状态细胞随机传粉,非甜对甜为显性,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籽粒,B错误;C、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为自花授粉,且严格闭花授粉,且非甜对甜为显性,若甜豌豆的植株上做母本,其自花传粉,可在甜豌豆的植株上只能结甜豌豆籽粒,C错误;D、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为自花授粉,且严格闭花授粉,纯合非甜的子代不发生性状分离,D正确。故选D。8. 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复

12、制的基因随姐妹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使测交后代呈现1:1的分离比B. 减数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之分离C.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 受精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随之自由组合【答案】B【解析】【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测交后代呈现1:1的分离比的原因是亲本是杂合子与隐形纯合子杂交,杂合子产生的配子显性基因:隐性基因=1:1导致的结果,A错误;B、基因的

13、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正确;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错误;D、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随机结合,D错误。故选B。9. 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基因所在位置如图1所示,减数分裂过程中,部分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该生物精细胞形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B与b等位基因分离可发生在减数分裂和减数分裂B. 该生物可产生数量相同的AB、Ab、aB、ab四种精子C

14、. 上述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 B与b交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答案】A【解析】【分析】图示为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详解】A、由于交叉互换的发生,同源染色体上和姐妹染色单体上均存在等位基因,故B与b等位基因分离可发生在减数分裂和减数分裂,A正确;B、图1所示染色体上AB连锁,故正常情况下只能产生AB、ab两种配子,但由于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可能形成Ab和aB配子,但AB、ab配子数量多于Ab、aB配子,B错误;C、由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B与b交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

15、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D错误。故选A。10. 研究小组从野生型高秆(显性)玉米中获得了2个矮秆突变体,为了研究这2个突变体的基因型,该小组让这2个矮秆突变体(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发现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若用A、B表示显性基因,则下列相关推测不正确的是()A. 控制玉米茎秆高度的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 矮秆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C. F2矮杆个体中,纯合子占1/6,极矮秆个体都为纯合子D. 让野生型高秆玉米与极矮杆玉米杂交,F1和F2均可能获得上述相同结果【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2个矮秆突变体(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发现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符合9:3:3:1的变式,因此控制两个矮秆突变体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2个矮秆突变体(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发现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符合9:3:3:1的变式,因此控制两个矮秆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