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502264948 上传时间:2024-05-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解析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试卷生物学测试卷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核糖体是广泛存在于细胞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细胞器。研究表明,在形成肽键时,由rRNA组成的肽酰转移酶中心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细胞内的核糖体在细胞核的核仁内合成B. rRNA具有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C. 有些细胞器如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存在肽酰转移酶D. 肽酰转移酶能催化相应氨基、羧基间发生脱水缩合【答案】A【解析】【分析】在形成肽键时,由rRNA组成的肽酰转移酶中心发挥着重要作用,rRNA起催化作用,有降低

2、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详解】A、核糖体的合成地点并非核仁,rRNA的合成发生在细胞核内,但一旦rRNA合成后,它们会被运输到细胞质中,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成熟的核糖体,且对原核生物来说,没有细胞核;A错误;B、肽键形成的催化反应是由rRNA执行的,B正确;C、在线粒体、叶绿体中都存在着核糖体,故存在肽酰转移酶;C正确D、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rRNA作为肽酰转移酶催化相应氨基、羧基间形成肽键。D正确故选A2. 清华大学俞立教授团队发现鞘磷脂在迁移体中富集,并确定鞘磷脂合成酶2(SMS2)是迁移体生物发生的必需蛋白。迁移体是一种可以释放至细胞外的单层膜细胞器。迁移体能够促进细胞受损线粒体的排除,维持

3、细胞内线粒体的稳态,也可在细胞间横向转移mRNA和蛋白质,调控下一个细胞的状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迁移体膜属于生物膜,由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支架B. 迁移体可能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介导细胞间通讯的功能C. 温度降低、能量不足可能会影响迁移体的合成D. 迁移体可在细胞间沿细胞骨架运输mRNA和蛋白质【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详解】A、迁移体是一种可以释放至细胞外的单层膜细胞器,迁移体膜属于生物膜,由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支架,A正确;B、迁移体可在细胞间横向转移mRN

4、A和蛋白质,调控下一个细胞的状态,故可能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介导细胞间通讯的功能,B正确;C、鞘磷脂合成酶2(SMS2)是迁移体生物发生的必需蛋白,能量不足、温度不适宜都会影响酶的活性及生理功能,进而可能会影响迁移体的合成,C正确;D、细胞骨架位于细胞内,而迁移体介导的mRNA和蛋白质的转移是细胞间,D错误。故选D。3. 组成细胞的物质分为无机物、有机物两类,不同生物同一物质含量不同,同一生物不同时期同一物质含量也不尽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北方冬小麦在冬天来临前,结合水的含量逐渐上升最终多于自由水B. 油菜种子脂肪大多含不饱和脂肪酸,企鹅脂肪大多含饱和脂肪酸C. 甘蔗叶和茎秆都含有

5、较多还原糖,是检测还原糖的良好材料D. 土豆中储藏的大多是淀粉,用双缩脲试剂处理不会出现紫色【答案】B【解析】【分析】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详解】A、北方冬小麦在冬天来临前,结合水的比例上升,但总含量远低于自由水,A错误;B、油菜属于植物,植物脂肪大多含不饱和脂肪酸,室温下呈液态,企鹅属于动物,动物脂肪大多含饱和脂肪酸,B正确;C、甘蔗主要含蔗糖,蔗糖不是还原糖,错误;D、土豆中储藏的大多是淀粉,但仍含有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处理会出现紫色,D错误。故选B。4.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从蚕豆保卫细胞中检

6、测出K+通道。1998年,美国科学家麦金农解析了K+通道蛋白的立体结构。下图甲为K+通道模式图,图乙为载体蛋白模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细胞都有K+通道、水通道蛋白基因(除少数高度分化的细胞外),但不一定都有K+通道、水通道蛋白B. K+通过甲时,不需要与其结合,但通过乙时,必须与其结合且会引起构象改变C. 通过甲乙两种蛋白质过膜的方式都可能不需要消耗细胞提供的能量D. 麦金农拍摄K+通道蛋白的立体结构图片属于物理模型【答案】D【解析】【分析】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

7、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详解】A、人体细胞均由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细胞中均有全套遗传物质,但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不同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因此人体细胞中都有K+通道、水通道蛋白基因(除少数高度分化的细胞外),但不一定都有K+通道、水通道蛋白,A正确;B、物质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但通过载体蛋白时,物质需要与载体蛋白结合,而且载体蛋白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B正确;C、协助扩散需要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包括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但不消耗能量,C正确;D

8、、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但照片不属于物理模型,D错误。故选D。5. 下图1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观察果蝇精巢内细胞分裂时绘制的ag共7个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分子的数量图,图2甲是果蝇体细胞示意图,乙、丙是果蝇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行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1细胞a中含有X染色体或Y染色体,细胞中的DNA数量大于染色体数量B. 图1细胞b、d、e中核DNA正在复制,f中可能发生染色体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 图2乙细胞所示的R、r基因属于等位基因,位于相同染色体上,图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D. 图1细胞g与图2乙都表示有

9、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细胞质均等分裂#【答案】B【解析】【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和有丝分裂前期、中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但核DNA是体细胞的二倍,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形成的子细胞内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一半,核DNA与体细胞相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详解】A、细胞a中染色体数和核DNA数都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说明细胞核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含X染色体或Y染色体,细胞质中也含有DNA,因此细胞中DNA的数量大于染色体的数量,A正确;B、b中染色体数是正常体细胞一半,说明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不可能进行复制,d、e中的核DNA数量在2n4n之间,说明核DNA正在

10、复制,f中核DNA为4n,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均可能发生染色体互换,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还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B错误;C、图2乙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所示的R、r基因属于等位基因,位于相同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所得)上,图丙细胞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C正确;D、图1细胞g(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均为4n)与图2乙(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染色体均分到细胞两极)都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细胞质均等分裂,D正确。故选B。6. 某双子叶植物种子胚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表型有橙、黄、红三种。橙色植株甲

11、与黄色植株乙杂交,F1均为红色,F1自交,F2中红:橙:黄的比例为9:4:3。用A、B、a、b四种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甲、乙细胞的DNA进行PCR扩增,并用A基因特异性引物对F2中红色丙、用B基因特异性引物对F2中红色丁的DNA进行PCR扩增作为标准参照。PCR产物电泳结果如图所示。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条带1、2、3、4对应的基因分别为A、a、B、bB. 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C. F1的基因型为AaBb,丙基因型不可能是AAbbD. F2的橙色个体之间随机传粉,子代的表型均为橙色【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

12、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B、F2中红橙黄的比例为943,属于9331 的变式,可以推断F1的基因型为AaBb。又因为红色丙只用A基因的特异引物进行扩增,所以丙对应的条带4为A,同理,根据用B基因特异性引物对F2中红色丁的DNA进行PCR扩增,可知条带2为B,根据橙色植株甲含有A,黄色植株乙含有B,二者杂交,F1均为红色,可知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故可推知条带1为a,条带3为b,A错误,B正确;C、F1的基因型为AaBb,丙含有条带4表示的A,表现为红

13、色,故基因型为AABB、AABb、AaBb,不可能是AAbb,C正确;D、甲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为橙色,故F2中橙色个体(占4/16)的基因型为1AAbb2Aabb1aabb,该群体随机传粉,后代基因型为_ _bb,表型全部是橙色,D正确。故选A。7. 下图甲表示真核生物某生理过程,其中一条链具有“不连续合成”的特点;图乙表示真核生物基因的遗传信息从DNA转移到RNA上之后,对有效遗传信息进行“剪断”与重新“拼接”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表示DNA复制,图中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向都是由5端延伸到3端B. 图乙过程需要DNA聚合酶的参与,过程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合成C. 图乙过程

14、表示在核糖体上进行的翻译过程,该过程需要两类RNA的参与D. 由正常mRNA逆转录形成的cDNA与S基因完全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图甲为DNA的复制,图乙表示转录,表示RNA的加工,表示翻译过程。【详解】A、图甲为DNA的复制,因为DNA聚合酶只能按照5端往3端的方向进行延伸合成新DNA链,所以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向都是由5端延伸到3端,A正确;B、图乙过程表示转录,需要RNA聚合酶参与,图乙过程为RNA的加工,剪接体对有效遗传信息的“剪断”与重新“拼接”,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合成,B错误;C、图乙过程表示在核糖体上进行的翻译过程,该过程需要三类RNA的参与,C错误;D、S基因转录形成的m

15、RNA经过了加工(剪接),因此正常mRNA逆转录形成的cDNA与S基因不完全相同,D错误。故选A。8. DNA甲基化,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乙酰化等修饰会影响基因的表达。DNA甲基化引起染色质的紧密程度发生变化,引起转录水平降低,从而降低表达水平。而乙酰化能降低染色质的紧密程度,增加基因启动子的可访问性,从而促进基因的转录和表达。研究发现玉米中茎腐病抗性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甲基化会导致玉米容易患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DNA甲基化可能会使染色质螺旋化程度加大,降低与RNA聚合酶的结合几率B. 玉米茎腐病抗性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甲基化会导致该基因的基因频率升高C. 若玉米茎腐病抗性基因启动子区域发生乙酰化,玉米患病几率会降低D. 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乙酰化不会引起该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表观遗传属于可遗传变异【答案】B【解析】【分析】DNA甲基 化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像这样, 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 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表观遗传;除了DNA甲基化,构成染 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 酰化等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详解】A、DNA甲基化引起染色质的紧密程度发生变化,引起转录水平降低,从而降低表达水平,可以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