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502264352 上传时间:2024-05-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解析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考生注意: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1第1章至第5章第2节。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四种生物中,细胞结构与其他三种生物有明显区别的是()A. 菠菜B. 发菜C. 酵母菌D. 变形虫【答案】B【解析

2、】【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详解】发菜是一种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菠菜属于高等植物,酵母菌属于真菌,变形虫属于单细胞动物,它们都是真核生物,故细胞结构与其他三种生物有明显区别的是发菜,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 脂肪、葡萄糖和ATP共性是( )A. 均含有C、H、O、N、PB. 均为细胞的能源物质C. 均可以在细胞中大量储存D. 均可以水解【答案】B【解析】【分析】脂肪具有储藏能量,缓冲压力,减少摩擦,保温作用;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ATP是生物体内直接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是细胞内能量转换的“中转站“。【详解】A、脂肪和葡萄糖的元

3、素组成都是C、H、O,ATP的元素组成是C、H、O、N、P,A错误;B、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脂肪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葡萄糖是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B正确;C、ATP在细胞中含有很少,不能大量储存,但ATP和ADP的转化速度很快,可以满足生物体的能量需求,C错误;D、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被水解,D错误。故选B。3. 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图中序号代表不同的化合物,面积不同代表含量不同,其中和代表两大类化合物。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B. 与均可参与构成细胞结构C. 中共有的化学元素是C、H、OD. 若代表蛋白质,代表糖类和核酸,

4、则代表脂肪【答案】D【解析】【分析】此图表示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据图示含量可知,为无机物,为有机物,为水,为无机盐,为蛋白质,若为脂质,则VII为糖类或者核酸。【详解】A、据图示含量可知,为无机物,为有机物,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A正确;B、为水,为无机盐,均可参与构成细胞结构,B正确;C、为有机物,包括蛋白质、糖类和脂质、核酸等,中共有的化学元素是C、H、O,C正确;D、代表有机物,若代表蛋白质,则代表糖类和核酸,代表脂质,D错误。故选D。4. 瑞典生物学家、进化遗传学家斯万特帕博最为杰出的工作是发现距今45万年历史的尼安德特人的DNA序列和现代人类的DNA序列具有相似之处。下图

5、甲为某种核苷酸的结构,图乙是某核苷酸链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中核苷酸与图乙中的4名称相同B. 图甲中核苷酸是构成DNA的原料C. 通常由2条图乙所示的核苷酸链构成一个分子D.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以DNA作为主要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图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乙图是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片段。【详解】A、图甲中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碱基为腺嘌呤,因此该核苷酸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图乙中的4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A错误;B、图甲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A的原料,B错误;C、图乙所示的核苷酸链为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链,DNA通常是由2条图示的脱氧核苷酸链

6、构成一个DNA分子,C正确;D、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C。5. 信号学说阐明了附着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的特殊性,该学说的一个观点:分泌蛋白的合成也是从游离核糖体开始,先合成一段特殊序列的多肽,这段序列叫做信号肽。 其中能合成信号肽的核糖体将成为附着核糖体,与内质网结合,不能合成信号肽的核糖体成为游离核糖体,仍散布于细胞质中。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 内质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 信号肽合成缺陷的细胞中,分泌蛋白会聚集在内质网中C. 附着核糖体合成蛋白质不需要细胞供能D. 附着核糖体的形成与信号肽的合成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内分泌蛋白合成的过程最初

7、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然后由内质网产生的囊泡包裹运输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又由囊泡包裹蛋白质将其移动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2、根据题意,分泌蛋白先在游离的核糖体合成,形成一段多肽链后,信号肽使核糖体与内质网结合成为附着核糖体。【详解】A、内质网膜属于生物膜系统的一部分,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A错误;B、据题,能合成信号肽的核糖体将成为附着核糖体,与内质网结合,不能合成信号肽的核糖体成为游离核糖体,仍散布于细胞质中,故信号肽合成

8、缺陷的细胞中,分泌蛋白会聚集在细胞质中,B错误;C、附着核糖体合成蛋白质过程是耗能过程,需要细胞供能,C错误;D、能合成信号肽的核糖体将成为附着型的核糖体,与内质网结合,故附着核糖体的形成与信号肽的合成有关,D正确。故选D。6. 研究发现,真核细胞的核外膜可与粗面内质网相连,核膜上分布着许多核孔。细胞代谢越旺盛,核孔的数量就越多,核孔并非中空的通道,而是由核孔复合体(一类亲核蛋白)构成,控制着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高尔基体、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B. 人体胰岛B细胞核膜上核孔的数量比口腔上皮细胞少C. 粗面内质网与核膜相连有利于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D

9、. RNA、DNA等大分子物质可自由地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详解】A、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高尔基体是单层膜形成的囊状结构,A错误;B、人体胰岛B细胞能合成胰岛素,而口腔上皮细胞功能简单,合成并不旺盛,因此胰岛B细胞核膜上核孔的数量比口腔上皮细胞多,B错误;C、粗面内质网与核膜相连有利于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10、,这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C正确;D、RN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但也不是自由出入的,因为核孔具有选择性,且DNA不会通过核孔从细胞核中出来,D错误。故选C。7. 下列叙述符合“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的是( )A. 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能控制物质进出B. 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有利于水分的吸收C. 细胞核有核孔有利于各种物质出入,核仁是遗传物质储存的场所D. 内质网膜可与高尔基体膜、细胞膜直接相连,有利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答案】B【解析】【分析】1、液泡分布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能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2、内质网

11、膜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3、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4、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是系统的边界。【详解】A、植物细胞的系统边界是细胞膜,细胞壁具有全透性,不能控制物质进出,A错误;B、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有利于水分的吸收,B正确;C、细胞核有核孔有利于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而不是各种物质出入,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C错误;D、内质网膜可与核膜、细胞膜相连,有利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D错误。故选B。8. 下列哪项不是使细胞渗透失水进而发生质壁分离的必备条件( )A. 植物细胞是活的而且有液泡的B. 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

12、差C. 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D. 液泡要含有色素【答案】D【解析】【分析】质壁分离利用了渗透作用原理,渗透作用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半透膜和浓度差,成熟的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产生浓度差。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详解】 A、植物细胞是活的而且有大液泡,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的原生质层是发生质壁分离的结构基础,A不符合题意;B、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外因就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即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B不符合题意;C、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就是原

13、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C不符合题意;D、液泡中含有色素,只是便于观察,不是质壁分离的必备条件,D符合题意。故选D。9. 分别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处理某种植物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原生质体相对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曲线代表用乙二醇处理植物细胞时原生质体相对体积的变化B. 120s后,乙二醇溶液中细胞细胞液的渗透压逐渐变小C. 该实验中,原生质体相对体积变化的基础是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D. 60s时,若将蔗糖溶液中的细胞置于清水中,原生质体无变化【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分析,某种植物细胞处于乙

14、二醇溶液中,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发生质壁分离,质生质体体积变小,细胞液浓度增大;由于乙二醇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使细胞液浓度增加,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而植物细胞处于蔗糖溶液中,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发生质壁分离,质生质体体积变小;蔗糖不能进入细胞,不会发生自动复原。【详解】A、甲曲线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现象,故甲曲线代表用乙二醇处理植物细胞时原生质体相对体积的变化,A正确;B、120s后,乙二醇溶液中细胞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增加,说明细胞发生了复原,细胞吸水,细胞液的渗透压逐渐变小,B正确;C、120s后,乙二醇溶液中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而蔗糖溶液中的细胞不能发

15、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是因为蔗糖分子不能进入细胞,而乙二醇能进入细胞,故该实验中,原生质体相对体积变化的基础是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C正确;D、60s时,若将蔗糖溶液中的细胞置于清水中,由于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清水的浓度,故原生质体相对体积增加,D错误。故选D。10. 核酶是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单链RNA分子,可降解特定的mRNA序列。下列关于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酶与脂肪酶仅有三种元素相同B. 核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C. 核酶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活化能D. 核酶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的作用特性包括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温和。【详解】A、核酶本质是RNA,元素组成是C、H、O、N、P,脂肪酶本质是蛋白质,元素组成是C、H、O、N等,两者共有的元素有C、H、O、N,A错误;B、核酶本质是RNA,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B错误;C、核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活化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