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及解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2241565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及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及解析 国学学问竞赛试题及解析一、诗书典籍1. 下列关于诗经的说法正确的是()A.诗经是春秋时期编成的一部上古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到战国末期的诗305篇。B.孕育了民族精神,蕴含着中国古代哲学的萌芽。C.风即国风,为朝廷朝会燕享之乐章;雅即大雅和小雅,多为民间歌谣;颂即周颂、鲁颂和商颂,为祭祀时颂赞之乐歌。D.;六义;所形成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及;比兴;诗学传统,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2. 下列哪一部是杂家学说的代表作?A.公孙龙子B.韩非子C.孙子兵法D.吕氏春秋3. 我们常提到的;小康社会;中的;小康;一词出自于哪一本典籍?()A.高校B.中庸C.诗经D.论语4.

2、 长于()是孟子一书的显著特点,他将逻辑推理的方法运用得非常奇妙敏捷。A.论辩B.寓言C.比方D.修饰5. 论语以当时通俗平易,明白晓畅的口语为主,形成简明深刻,语约义丰,隽永淡远的风格,且句式多变,长短不拘,有很强的表现力,是典型的()A.对话体B.语录体C.论辩体D.寓言体6. 法国闻名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素有;资本主义的百科全书;之称,在中国,也有这样一部书,它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古典小说顶峰;,它是()A.三国演义B.金瓶梅C.水浒传D.红楼梦7. 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 )A、上古B、崇尚C、官名D、人名8. 下列名句出处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 )方今日下,舍我

3、其谁。朝闻道,夕死可矣。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A、孔子孟子老子B、孟子孔子老子C、孟子孔子庄子D、孔子孟子庄子二、传统工艺1. 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 ( )A、面部表情B、舞蹈动作C、器械表演D、杂技2. 平常各类竞赛中常常用到;收官之战;一词,其中;收官;二字最初是()术语。A.书法B.围棋C.绘画D.音律3. 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祖;?()A京剧B黄梅戏C昆曲D越剧4. 一位绘画史学者在其著作中写道:;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鸟禽鱼,则古不及近。;他所说的;古;与;近;,应指何时?A.晋、唐

4、B.唐、宋C.宋、元D.元、明5. 唐三彩是指唐代铅釉陶器,唐三彩中最常见的三种颜色是:( )A、黄、绿、白B、黄、红、蓝C、黄、蓝、红D、黄、白、兰6. 下列哪种青铜器是盛酒器?( )A、鼎B、勺C、尊D、盘7. 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名镇?( )A.汉口镇B.景德镇C.朱仙镇D.佛山镇8. 如今不少人都称自己为吃货,可你对中国八大菜系了解多少呢?请问麻婆豆腐与东坡肉各是哪个菜系的代表?三、节日、习俗1. 民间有个习俗:过年时,把;福;字倒贴在门上;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也时有倒写;福;字的舞台背景。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是借;福倒了;的谐音;福到了;以图吉利,但从何时起倒贴;福;字?()A.

5、宋B.明C.清D.民国2. 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 )A 伍子胥B范蠡C屈原D范仲淹3. 重阳节,即阴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为阳数的代表,二九相遇,故名;重阳节;。重阳的风俗主要是登高、赏菊、饮酒,以避不祥。新时期,我国重阳节已演化为( )A 敬老节B 老师节C 植树节D登高节4. 古时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在这一天,百姓们不起火做饭,只吃凉食。这是为了纪念哪个先人?A 屈原B 晋文公C 介子推D 伍子胥5. 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下列哪项不属于元宵节民间习俗?A 猜灯谜B 踩高跷C 佩香囊D 赏灯6. 下列诗句描写

6、的节日最早的是( )A.但愿人许久,千里共婵娟。B.海上生明月,天际共此时C.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D.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7. 九九歌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流传了几百年的儿歌。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请问是从哪个节气算起?8.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节日寄寓着人们对美妙生活的志向和愿望,呈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在诗歌的绚烂星空里闪烁着传统节日的光辉,请你写出有关春节、七夕的诗句各一句。一、诗书典籍1. DA项应为;春秋中期;。B项,诗经并没有反映哲学思想。C项将风与雅说明反了。因此只有D选项正确。2. D公孙龙子,名家。

7、韩非子法家。孙子兵法兵家。吕氏春秋,杂家。3. C;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经典诗经中:;民亦劳动止,汔可小康;。4. A如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寡人之于国也等等。5. B6. D7. A8. C1项出自孟子: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日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2项语出论语。里仁第四: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3项出自 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二、传统工艺1 B唱指唱功,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

8、武打和翻跌的技艺。2 B收官:围棋术语。 表示最终阶段,虽还没有结束,但已接近结束。所以其他地方引用它"已到收官阶段"就是这个意思。3 C4 B由题目可知;古;时擅画佛像,可知应为佛教兴盛时期。而;近;时擅画花鸟虫鱼,这多是文人画的选材。综合来看应为唐、宋。5 A6 C7 C8 川菜、苏菜。三、节日、习俗1 B2 A3 A4 C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子推。当时介子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即大腿)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子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子推坚决不出山,和他的母亲一起抱树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5 C6 DA、B选项都是描写中秋节,C项为重阳节,D为元宵。7 冬至8 略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页 共1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