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主张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2223481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主张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外国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主张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外国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主张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外国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主张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外国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主张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国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主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主张(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国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主一一、格拉底的教育思想1、课程论:“美德即知识。2、格拉底方法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体、德、智、美和谐发展:首先训练其身体,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阅读、书写,乃至绘画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的实际效用,音乐教育是和谐发展的核心。三、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约公元35年-100年)是古代罗马教育史上最著名的教育思想家。著有雄辩术原理。重视幼儿教育。强调保姆必须是一个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说话准确的人,因为她

2、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幼儿。主应尽早让儿童接受学校教育。在他看来,家庭教育容易使孩子 养成冷淡、自夸和羞怯的习性。对教学原那么和方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倡导因材施教,主按照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课程,坚决反对体罚。四、蒙田的教育思想蒙田(15331592),法国作家和教育思想家,古代希腊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是散文集。培养判断力是教学的头等大事和中心任务,也是全部教学方法的基础和出发点。蒙田提出的教学方法具体有,1、不要死记硬背。“即便我们的肚子装满了肉,如果没有消化,有什么用处呢如果它不转变为我们的东西,如果不给我们营养,增强我们的力量,又有什么用处呢2、不要轻易服从权威,不要

3、盲从。“仅仅跟着别人走的人,不会去探索什么东西,也寻不到什么东西。3、不要只学书本知识。“把世界作为书房。4、要因材施教。如果“采取同样的讲课方法和教育方式来指导很多体质和性情都不相同的儿童,那可能其中只有二三个人可以获得良好的结果。5、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多引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6、多练习。“不要孩子多背诵功课,而是要他行动。他应该在行动中复习功课。7、培养儿童探索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培养对学问的兴趣和爱好,否那么我们将只是教育出一些满载书籍的傻子。五、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是泛智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大教学论163

4、2世界图解(1658)、母育学校(1628)等。一泛智论和教育适应自然原那么所谓“泛智,是指广泛的、全面的智慧。一是普及教育,二是“人人均需学习一切。二论教学原那么1、便易性原那么。使教学的过程来得容易而且快意。2、彻底性原那么。教学应该只教真正有用的学科;教学应该考虑整体性;教学应该注意彻底打好基础。3、简明性与迅速性原那么。教学应该采用班级授课制。三论道德教育夸美纽斯认为,人类有了道德,也就“高出一切造物之上。因此,他强调指出,道德应当通过学校这个“人类的锻炼所来培养。学校应当着重培养的德行是“持重、节制、坚忍与正直。德育应当尽早进行。六、洛克的教育思想英国教育家洛克(1632-1704)

5、是绅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论(1690)、人类理解论(1690)、教育漫话(1693等。绅士教育思想:一论体育“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能出人头地,也必须先有强健的身体。二论德育在洛克看来,德育应当培养儿童理性、礼仪、坚忍、节制等品德。鉴于德育的重要意义,洛克建议应当及早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一是要用“说理的方法。二是利用榜样的力量。三是多练习,少讲规那么。明确反对体罚,因为它“所养成的也是一种奴隶式的脾气。三论智育洛克主智育应以智力发展为重,要求教师记住:教师的工作“不是要把世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都教给学生,而要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

6、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教学的原那么和方法的论述:洛克反对强迫儿童学习,要求诱导儿童学习。他主,宁可让学生迟一年学会读书,也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憎恶的心理。洛克主应鼓励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洛克建议:第一,儿童无论提出什么问题,你不可制止他、不可羞辱他,也不可使他受到讥笑。第二,采用一些特殊的称赞方法。第三,儿童提出的问题不可忽视,同时也应格外注意,不可使他们得到虚妄的答复。洛克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能集中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最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且保持他的注意。洛克主教学应由浅入深,分量适中。七、卢梭的教育思想法国教育家卢梭(1712-1778)是自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7、。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社会契约论(1762、爱弥儿(1762)等。一教育要顺应自然卢梭认为顺应自然的教育必然也是自由的教育,因为人最重要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他要求要尊重儿童的自由,让儿童享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然的、自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儿童的身心发育水平和个别差异。二教育要培养“自然人卢梭所憧憬的“自然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不受传统(等级、阶段、职业)的束缚,按本性发展;第二,不依附于他人,能够自食其力,具有独立性;第三,具有社会适应性,能够承当社会责任;第四,体脑发达,身心健康,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三教育要注意人的年龄特性1、在婴儿期,主

8、要是进行体育。主应该让婴儿在乡村环境下自然地生长,注意婴儿对于食物的自然选择能力。他反对用襁褓去束缚婴儿,更反对对婴儿娇生惯养。2、在儿童期,主要是进行感觉教育。这一时期儿童还不适宜进行抽象的概念和文字知识方面的教育。应该指导儿童锻炼及发展各种感觉器官,积累丰富的感觉经验,为下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感觉教育上,卢梭指出首先是发展触觉,其次是发展视觉,最后是发展听觉。卢梭提出了感觉的具体方法,并把游戏、绘画、唱歌等活动看作是感觉教育的最好途径。此外,还提出应加强儿童的体育锻炼,以促进感觉能力的发展。由于儿童的理智还处于睡眠状态,因此,不要强迫儿童去读书。卢梭认为,在儿童根本不喜欢读书的时候,读书

9、对他们是无用的。在纪律教育方面,卢梭反对体罚,也不赞成口头说教,而让儿童在同自然的接触中,体会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和过失带来的自然后果。3、在少年期,主要是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卢梭认为,智育的任务不在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而在于发展儿童获得知识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儿童不能学习一切东西,只需要学习应该学习的东西。不要教给儿童正确的答案,而应该让儿童自己去获得,引导儿童独立解决问题。他指出,劳动是每个自由人的社会义务,只有靠劳动而生活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4、在青年期,主要是进行道德教育。由于青年人处于激动和热情的阶段,需要用道德准绳的力量加以调节,指导他们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

10、之间的关系。道德教育的主要容是培养善良的情感、正确的判断和坚强的意志。卢梭指出,应该通过各种善行练习,即通过道德的实践来培养儿童坚定的意志。同时,他指出,应把道德教育放在城市中进行。八、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17461827)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创立了爱的教育理论和要素教育理论,是要素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林哈德与马德(17811787)、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1801)、天鹅之歌(1826)等。“要素教育: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理解的、易于儿童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步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以促进儿童各种天赋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九、赫尔巴特的教育思

11、想赫尔巴特(17761841)是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主知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普通教育学(1806)和教育学讲授纲要1835等。1、教学阶段论赫尔巴特认为,教师应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他把教学过程分成4个连续的阶段:一是明了;二是联想;三是系统;四是方法。2、教育性教学在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并论证了“教育性教学的思想,把教学作为道德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和手段。3、训育一是限制,二是赞许,三是责备,四是惩罚,五是建立有益健康的生活制度。十、帕克的教育思想美国教育家、“进步教育之父帕克(1837-1902是“进步教

12、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关于教育学的谈话(1894)等。1、论活动的课程与方法从批判传统的课程与方法出发,帕克尝试在一些来自于儿童心理规律的教学原理基础上采用活动的课程与方法。他强调说:“儿童必须是教育经验的中心,所教的每件事都必须对儿童有意义。由于儿童每日每时都在学习各方面知识,即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已经自发地和无意识地学习每一门科目,因此,帕克强调教学中要注重使儿童有兴趣的活动。帕克强调活动的课程与方法,人们一般称之为“昆西制。2、论教师帕克指出,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为儿童从事充分的活动提供必要的和适当的条件。在他看来,教师应该很好地引导儿童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他们具有观察

13、和学习自然界的能力。帕克十分重视教师培养工作。十一、德可乐利的教育思想德可乐利(1871-1932是比利时教育家,是科学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整体化的功能:整体化现象在教学中的作用(1927)、比利时德可乐利的新教育法等。1、论学校教育的目的德可乐利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应是为儿童未来的生活作准备。要求学校应该同社会密切地结合起来。2、论兴趣与教学兴趣是德可乐利教学方法的核心。德可乐利生动形象地比喻道,“兴趣是个水闸,用它开启注意的水库,并使注意有了方向。它也是一种刺激,脑力依赖它而冲出。兴趣与儿童的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十二、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联教育家马卡连柯(1888-1939)是集

14、体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教育诗篇(1925-1935)塔上旗(1938)、父母必读(1937)等。一集体教育原那么马卡连柯认为,维埃教育方针概括地说来就是,建立合理的集体,建立集体对个人的合理影响。1、尊重与要求相结合原那么。教育经验的本质是“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他指出,在集体初建时期,领导者应当以“不许反对的方式提出要求。以后,集体本身就能向其成员提出要求。2、平行教育影响原那么。马卡连柯认为,集体首先是教育的基础。其次,集体是教育的手段。最后,集体是教育的目的和对象。马卡连柯认为,每一项针对集体开展的教育活动应收到既教育集体又教育个人的效果。3、前景教育原那

15、么。马卡连柯认为,教育应当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和工作,防止享乐主义情绪的产生。二集体的作风和纪律集体的作风是指五常的共同的态度。这种共同的态度主要表现为5个特点:第一,集体应当朝气蓬勃。集体应当充满“强烈的快活情绪。第二,集体成员之间应当团结和睦。第三,集体成员应当具有坚定不移地主持正义的观念。第四,集体成员要具有积极性。第五,集体成员应当养成“抑制的习惯。纪律既是集体教育的结果,也是集体教育的手段。所谓纪律,正是一个人能够愉快地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三论教师集体和家庭中的集体教育没有一个良好的教师集体是培养不出良好的学生集体的。在他看来,建设教师集体应当注意4个方面,第一,教师集体应当是一个合理的组织。第二,教师集体应当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坚定的政治信念。第三,教师集体要团结,行动要一致。第四,教师集体和学生集体要建立密切的联系。家庭中的集体教育也是马卡连柯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卡连柯提了以下建议:第一,要尽早地让儿童知识父亲和母亲在什么地方工作,做什么工作,这种工作是如何的困难,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取得了什么成就;第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