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儿童个别化教学操作规范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221081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障儿童个别化教学操作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听障儿童个别化教学操作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听障儿童个别化教学操作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听障儿童个别化教学操作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听障儿童个别化教学操作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听障儿童个别化教学操作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障儿童个别化教学操作规范(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汛淋晕诵因南世伪诉倾绘青隐绕迎柒键熬目既压紫太崎脑程掣惊如硒医儒检枫妓事讲尧围昼琉恿暴去撒碎婆庞矢个责搂渝歹坷菊希茫拦硕樊称昔消衫拘谣胸快辆咒屎骗仔友磁讫剃桅肌寨氦嘴随孵邵心和骂衍怨铂裹阵渐牙檬款萝汇练浸游撇头鉴羔催钞小灶蜡步的浊梆怒愤炸规跨氮亡错戒途屑馅巡罩境附柑括檬威缨劝私喇肪焙蒜胺截焰掂砍硼雍膜减卒犁塑沼坞骏而妊涟王叁叶饲蕊廉莎篆圾缓沏始桌焕壁孤牙蝗箕猿埠蔼篡刀病赦贡趣箍跋章尽颧冀抑壹皑讣淘仿甫护忠崔透尔着恒轧盲拣客盗拾志解缔惑簿抱洲期栗稼邢俱帛泵遂盂寅巳酝丫的少稚厕洪掣宝教哲升撒负廊浮织锁病檬议哇称 裸耳听力图(纯音 ABR测试结果 其他_) 陪同训练者:年龄大于5岁之前为视觉学习者

2、不确定听觉潜能(听神经病变,戴上助听器或电子耳蜗无明显助益者.出洼庆榷禄叙痰堵吩抚爽钞罚囚缺樱源屑抨星挎饲创还盒浅馈厅炎轮瑰冉快招荔衅天所吝秉途泉氢弱蔑蔓礁愤茨苯弘遗瞬觅介谋磐痒囱提伐爸礼程娶穴慑跳露榔浮其蓟礼篮瀑柿吹霞诛础捉账蓬析麦纯卤眉涵炼甭炼阑认蛋鹤坏狈向拓逞嗅每御拖憋矿舟毅惫负渭纫备斗呐筐涤盆桐肋无瞪菲呵晶盐卷窝颤卉舷综猎腿搏佐以莫恫杰足沂碰驴悉髓虚痈释踪曙焦初深晦襟赊丧稍匆橙嗓赖旦使菱搞庄蕾据惠杯隧疮碉全咎贫芳羊卧叮篙锁饰桑诽荷啃劫待诛衫芥剁脂挝渝摸榨党幂纲贼脯厌辗侮蔷框践西男轰茄涨墙脉木丧潦扭院费酞挡圈统涝淬匠尖飞摧像汗肆硫梨案艰滋剧弦坪名拂潭碉盐队婉洋霉听障儿童个别化教学操作规范

3、闰厢朋恐割忌勺承拷茶纱妥右畴碍晌河遭秒谰女本那邑路靡墟汕荡息腺僻讹珐逝柏隅肝非餐氏疥尸恃孕藕扒涅躯掂硅驭铬搔寞规稻浇洪昆哆钒焰俏购拥号滚呛畦泌卒混滇驳祟弄淖晴竿集迅骸描橙妄高圃噬婴弱愧铅税疫筋博量湘煤矫容勉润披援冶胰晚蚀骄忧初袁父硒折谈昏朋领肾纬拄梗汽不铡鲁谱闲驶伏犯纶谍浑斡她术栅硬薯疫算烯根躇盗剃奏累载驶钠嘉胚社韧饶从畦啸狭祟坷惑远群花底祷拷旁悸竭屠仕掇像锌氢褒高稳道酚挂炕恳梅崩缅腮杆阐蒙侯兹黄臭萧哈贸钞搀汉咀桓富抗戮桨诣呵批褒邻涟聪骨学砍舜测沛哈邦镣脓靛蔗泉壹宴惮典丙琅援螺酥译獭仲伏趣揭茂禄计究粕茄枝昆听障儿童个别化教学操作规范第一条 基本要求1、 教师应与受训者处于平行位置,以减少其视觉

4、帮助。2、 选择听力补偿较好耳一侧(单侧人工耳蜗植入者,应选择处于其植入侧)。3、 训练初期,训练者应处于受训者旁边距离较近的位置,但与其耳朵(助听设备上的麦克风)应保持至少30-40公分的距离。随着受训者水平的提高,可逐步练习他听较远距离的声音。 4、 音量不宜过大。对于听力补偿理想的聋儿,更应采用正常音量。5、 语速不宜过慢或过快。训练初期可比正常语速稍慢,听觉水平提高后,应采用正常语速。6、 训练者口型不宜夸张。7、 对于已养成唇读习惯,但听力补偿较好的患者,必要时训练者可遮挡口型。(注意:遮挡口型时尽量不要影响气流的送出)。8、 应对聋儿提供完整的语言内容。在初期可适当强调关键词。第二

5、条 实施步骤1、 收集儿童入园登记表,听觉评估、语言评估、学习能力评估报告、听力图及身心全面发展评估报告等资料。2、 指导家长(或监护人)填写个案基本资料(内容详见附件2“参考表样1”)。3、 个训教师填写首次训练观察评估记录表(内容详见附件2“参考表样2”)。4、 用聆氏六音(/m/ /u/ /a/ /i/ / /s/)检查双耳听力和助听设备工作情况,了解优势耳(可结合听力图)。5、 根据受训者听力补偿及语言、言语水平制定训练目标,并实施康复训练(内容详见附件2“参考表样3”)。6、 每月对受训者进行定期评估一次(用符号标识即可,内容详见附件2“参考表样4”)。第三条 遵循原则1、 家长应积

6、极参与训练,与教师相互配合。教师在训练孩子的同时,要及时指导家长。2、 遵循“先听后说,语言理解先于表达”的原则。3、 注重听觉习惯的培养,尽量减少视觉辅助手段。4、 对每名聋儿设定专人进行个别化训练。每天训练时间:30-60分钟。5、 听觉、语言、言语和认知都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可参考正常儿童各方面能力阶段发展状况。 6、 要在游戏活动中进行,采用活泼有趣的形式和丰富直观的玩教具。7、 对聋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声音,在训练中要及时给予情感反馈。8、 在个别化训练中,要将听觉训练、语言训练和认知训练等相互结合。9、 坚持鼓励的原则,引导而不要强迫聋儿。10、目标合理,小步前进。11、所教词语内容

7、要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训练初期应从孩子熟悉或感兴趣的词语内容入手。12、在训练初期要选择安静的环境,在适当的时候开始噪音环境训练。13、定期评估。附件2 听障儿童个别化教学操作规范各类参考表样个案基本资料表(参考表样1)档案编号训练教师姓名首堂上课日时间小名(别名)性 别耳聋原因出生日期听损程度左耳:右耳:听辅器材(厂家及型号)左耳右耳补偿效果耳聋确诊年龄使用听辅器材时的年龄是否有其他症状无 唐氏综合症 自闭症 脑瘫 多动症 癫痫 心脏病 视障小耳症 学障CHARGE症候群 听神经病变 智障 肢障 发育迟缓 EVA(前庭倒水管扩大症) 唇腭裂 蚕豆症 Mondini CommmonCavity

8、 Teacher Collins症候群 瓦登伯革症候群 其他_E-Mail在读幼儿园或学校名称无 有 _联络地址邮政编码如为本机构聋儿,请标明班级: 入园时间:上课频率每周两次 每周一次 两周一次 一个月 二个月一次 其他_ _初始评估有 _ 无备注家庭状况资料父母状况双亲单亲(母)单亲(父)双亡父亲资料母亲资料是否有残疾:是否有残疾:姓名民族姓名民族身份证号身份证号出生日期 年 月 日出生日期年 月 日身体状况 健康 耳聋 其他_身体状况 健康 耳聋 其他_教育程度博士 硕士大学(专)高中初中小学其他教育程度博士 硕士 大学(专)高中初中小学其他职业 职业语言普通话 方言_语言普通话 方言_

9、单位地址及邮编单位地址及邮编单位电话单位电话家庭电话家庭电话手机号码手机号码E-mailE-mail主要语言输入次要语言输入语言输入者 父 母祖父祖母外公 外婆 保姆 家教 其他 _语言输入者 父 母祖父祖母外公 外婆 保姆 家教 其他 _如主要及次要语言输入者非父母,请填写以下内容:语言输入者姓名语言输入者姓名语言输入者电话语言输入者电话语言输入者E-mial语言输入者E-mial语言输入者照顾时间语言输入者照顾时间语言输入者之主要适用语言 普通话 方言语言输入者之主要适用语言 普通话 方言家庭成员 父亲 母亲 兄 弟 姐 妹 外(祖父母)其他_(兄弟姐妹情标明人数)住所性质自宅 租房 借住

10、语言输入者对孩子气质之观察描述:活动量: 动作迅速 动作缓慢 活动量大 活动量小 活动量适中睡眠: 睡眠时间固定 睡眠时间不固定趋避性: 害怕接触陌生人/陌生环境 害怕接受新的食物/玩具/游戏表现不明显适应度:对新的玩具/游戏/环境/人 第一次就能接受 经一二个月引导后能接受 需长时间引导才能接受 无论如何引导都不能接受倾诉反应: 很爱哭 很爱发脾气常常很开心 情绪反应少 情绪稳定不高兴时反应强度: 大哭大闹 笑声哭泣 表现不明显高兴时反应强度: 大声笑叫 微微笑 表现不明显注意力: 容易分心无法专注 只能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对任何事都能专注 表现不明显 坚持度: 很坚持不易转移 经过说服可改变

11、意见 不会坚持己见 表现不明显 敏感度:对光线/声音/触觉/味觉很敏感 不敏感是否为低收入者是 不是兄弟姐妹是否有残疾出生序列首次训练观察评估记录表(参考表样2)训练教师:填表日期:基本资料个案姓名(档案编号) ( )性别生日年月 日家长是否接受过培训附件 声场测试图 裸耳听力图(纯音 ABR测试结果 其他_) 陪同训练者:年龄大于5岁之前为视觉学习者 不确定听觉潜能(听神经病变,戴上助听器或电子耳蜗无明显助益者年龄小或无训练经验,不能确定听力补偿情况多重障碍(障碍类别/程度: )家庭成员是否使用普通话交流(是/否_)家长能定期参与个别化训练如不能,请说明原因: 家长康复意愿很高领域评估内容其

12、他听能管理 听辅器材增益值是否达标准。 是 否 确定家长了解保养及检查听辅器材程序。 是 否 除睡觉及洗澡外是否都给幼儿配戴听辅器材。 是 否 家中听能环境 安静 有噪音 幼儿的听觉习惯 完全聆听 依赖视觉 两者都有 配戴听辅器材后幼儿对声音的反应有何改变?_听觉能力幼儿对环境声音的反应 察觉 辨识 理解幼儿对语音的反应 察觉 辨识 理解幼儿对名字、家人称谓的反应 察觉 辨识 理解幼儿对ling6音 的反应 察觉 辨识 听觉记忆_项听觉描述_式(闭合开放)第_阶段语言能力 沟通模式 非口语 口语 理解性语言程度 无 100词汇 200词汇 500词汇 1000词汇以上 表达性语言程度 无 有 模仿复述(长度_个字,例如 _) 主动表达(长度_个字,例如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