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精品】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4.15 蜀道难每课一练含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2058610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精品】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4.15 蜀道难每课一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名校精品】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4.15 蜀道难每课一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名校精品】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4.15 蜀道难每课一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名校精品】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4.15 蜀道难每课一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名校精品】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4.15 蜀道难每课一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名校精品】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4.15 蜀道难每课一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精品】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4.15 蜀道难每课一练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精品资料语文15 蜀道难(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6分)A鱼凫(f) 茫然(mn)巉岩(chn ) 飞湍(tun)B喧豗(hu) 砯崖(pn)吮吸(shn) 黄鹄(h)C崔嵬(wi) 峥嵘(zhn )参宿(shn ) 万壑(h)D猿猱(no) 秦塞(s) 咨嗟(ji ) 趑趄(z j )解析D项“塞 ”读si。答案D2.下列对加点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6分)A其险也如此也:副词,表示“同样”、“也是”B胡为乎来哉乎:语气助词,无义C黄鹤之飞尚不得过之:用于主谓之间,结构助词D所守或匪亲所:与“守”一起组成“所”字结构解

2、析句中语气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答案A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6分)A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逆折:回旋,倒流B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茫然:前途迷茫的样子C扪参历井仰胁息胁息:屏住呼吸D侧身西望长咨嗟咨嗟:叹息解析茫然:指时间久远。答案B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6分)A.B.C.D.解析A项都是连词,“虽然”;B项介词,“比”;C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D项介词,“用”。答案C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57题。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

3、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5诗人极写山势的高危,状入蜀道路之难行。请从文段中找出正面描写山高的句子。(6分)答:_答案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连峰去天不盈尺。6“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两句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6分)答:_答案反衬。极写山势高危,状蜀道难行。山高得连黄鹤也不得飞度,猿猴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难上加难。7

4、诗人主要从哪两方面摹写青泥岭难行?请作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以人在岭上曲折盘桓、手摸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动作,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悚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难行之状如在眼前。二、课外拓展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 一水:亦作“二水”。(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答:_(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

5、_答案(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2)比喻。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9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双调大德歌春关汉卿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1)这首元曲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2)这首元曲哪一句起到了反衬作用?请指出并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1)这首元曲表现了闺中少妇(少女)在丈夫(恋人)道是春归人未归时,对丈夫(恋人)的期盼、思念之情。(2)这首元曲的末句“则见双燕斗衔泥”起到

6、了反衬作用。一对春燕比翼双飞,为筑爱巢而忙碌着,比赛着衔泥,这令孤居独处、落落寡欢的少妇(少女)无比羡慕,更增添了她对丈夫(恋人)的期盼、思念之情。10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张养浩也不学严子陵七里滩,也不学姜太公磻溪岸,也不学贺知章乞鉴湖,也不学柳子厚游南涧。俺住云水屋三间,风月竹千竿。一任傀儡棚中闹,且向昆仑顶上看。身安,到头来无忧患;游观,壶中天地宽。【注】 傀儡棚中闹:指戏棚里演戏的情景,这里喻指元代世情的纷纷扰扰,宦海的险恶。(1)曲中连用了四个“也不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答:_(2)作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心境?请结合全曲内容简要赏析。答:_答案(1)连用四个“也不学”表现了作者自己的隐居完全出于本心,并非模仿古人,表达了作者在选择人生道路时的那种特立独行、超群脱俗的精神和旷达的内心境界。(2)作者把古人的行为与自己立誓跳出世情的纷扰、宦海的险恶而追求“身安”“无忧患”“壶中天地宽”的理想进行对比,表现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