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外升内贬”还将继续吗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205715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币“外升内贬”还将继续吗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民币“外升内贬”还将继续吗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民币“外升内贬”还将继续吗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民币“外升内贬”还将继续吗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民币“外升内贬”还将继续吗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币“外升内贬”还将继续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币“外升内贬”还将继续吗(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币“外升内贬”还将继续吗山西财经大学 杜鸥、彭一帆、赵文博摘要2005年7月我国实施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攀升,而与此同时,国内通货膨胀率一直在高位运行。这种现象显示了人民币一方面对外升值,另一方面又对内贬值,然而一国货币的价值是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的集中体现,所以人们感觉这是一种价值的背离。那么,事实究竟如何,人民币价值是否真正存在对外和对内的价值背离呢?如果存在,这种背离是逐渐扩大还是有所缩小呢?本文针对这两个问题展开分析,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变动情况,进而回答了两个疑问。文中涉及的变量分别来自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国际清算银行(BI

2、S)官方网站、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EIA),部分数据为处理后使用。【关键词】 外升内贬;状态空间模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名义有效汇率Abstract RMB exchange rate has continued to rise since China implemented RMB exchange rate reform. But at the same time , domestic inflation rate has been a high level. This kind of phenomenon shows RMB appreciates on one hand and dep

3、reciates on the other hand. So people think this is a kind of value deviation. What is the fact and does the value deviation exist? If it exists, what is the trend of the deviation? To solve the two problem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MB nomin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and th

4、e consumer price index. The data in this paper were from CEI, BIS and EIA.【Keywords】value deviation;state space model;CPI;NEER目录摘要2目录1一、问题描述1(一)、提出问题1(二)、研究综述1二、数据描述3(一)、CPI与NEER3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32、名义有效汇率(NEER)33、描述性分析3(二)、文中涉及的其它数据4三、模型建立5四、求解和检验7(一)、数据的平稳性检验7(二)、模型估计8五、模型结果分析9(一)、结果分析9(二)、原因探索10结论和

5、建议11参考文献12附录1一、问题描述(一)、提出问题2005年7月我国央行实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2005年7月,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为1美元兑换8.24元人民币,而到2011年4月已达到1美元兑换6.53元人民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幅度已超过26。与此同时,国内物价水平也一直处于高位运行,自2005年7月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已累计上升21.67,除了2009年2月到10月的同比出现下降以外,其余月份均处于同比上升阶段,可以说我国的通货膨胀率整体处于上升通道。一国货币的价值是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的体现

6、,对内支撑国民经济的流通领域,衡量各种商品的价值,对外可与他国货币进行兑换,进而购买外国商品。所以,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货币的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应该保持一致,因为他们均体现的是货币的购买力。而人民币汇率升值代表对外价值上升,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则表示对内价值下降,这种“外升内贬”表现出了一种价值的背离。事实的情况真像我们所看到的这样么,人民币价值是否真正存在对外和对内的价值背离呢?如果存在,这种背离是逐渐扩大还是有所缩小呢?本文就针对这两个问题展开分析。(二)、研究综述人民币“外升内贬”问题其实可以作为两个独立的问题进行研究,“外升”代表了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内贬”代表了国内通货膨胀问题。将汇

7、率同物价联系起来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于购买力评价理论的汇率决定研究,另一方面是汇率变动对物价的传递效应。自Cassel在1918年提出购买力平价理论(PPP)以来,对购买力平价问题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许多学者从各个方面对购买力平价是否成立做了广泛研究,但是,这些研究依然没有定论。在国外,Meese和Rogoff(1988)利用单变量模型研究认为,实际汇率变动服从随机游走过程;Kim(1990)基于5个工业化国家1900 -1987年间的经济数据,研究认为使用批发价格指数更有利于支持购买力平价理论;Kugler和Lenz(1993)基于15个国家1973 -1990年间的消费价格指

8、数统计数据,研究发现有10个国家的数据支持购买力平价理论。在国内,张晓朴(2000)基于1979 -1999年间人民币名义汇率、中美两国消费价格指数的月度数据,发现PPP理论不适用于1979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实际变动;邱冬阳(2006)基于1997 -2005年间中美两国生产者价格指数的月度数据,研究认为约束条件下的PPP不成立,而非约束条件下的PPP则成立;吴信如(2007)基于1984 -2006年间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中美两国消费价格指数的年度数据,研究认为PPP理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人民币名义汇率的走势;张根文(2010)利用1994-2009年中美两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及人民币对美元

9、名义汇率的月度数据,研究认为购买力平价在中国是失效的。汇率对物价变动的传递效应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关注点在于传递效应是否显著及传递效应的大小。在国外,McCarthy(2000)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框架分析汇率的传递效应,研究认为汇率对物价的传递效应较微弱;Talor (2000)认为汇率对CPI传导效应的下降,原因是各国成功实施货币政策的结果;Gagnon和Ihrig(2001)通过对11个工业化国家汇率对消费者价格的传导效果的检验,研究认为汇率对CPI的传导效应普遍下降;Choudhri和Hakura (2006)实证研究了71个国家汇率传递程度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证明它们存在正相关关

10、系。在国内,卜永祥(2001)采用协整和Phillips-Hansen两阶段方法,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研究认为汇率变动对零售物价水平和生产者价格水平有显著影响;封北麟(2006)采用McCarthy(2000)递归的VAR模型,估计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国内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及其分类指数的传导效果,研究认为我国汇率传导效果并不显著,且影响时间较短;刘亚,李伟平,杨宇俊(2008)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以消费者价格指数衡量的国内物价上涨的传递效应,研究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以CPI衡量的物价上涨水平的传递是不完全的且存在明显的时滞;周

11、杰琦(2010)运用长期约束的结构VAR,研究认为当发生汇率冲击时,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国内各类价格水平的传递是不完全的,汇改后我国汇率传递效应趋于强化。专门研究人民币“外升内贬”问题的文献多为对现象的描述和原因的探析(史焕平,2007,张明,2011),缺少相关的实证研究。本文则以“外升内贬”为出发点,结合汇率对物价变动的传递效应理论,建立计量模型来进行研究。二、数据描述(一)、CPI与NEER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本文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国内通胀水平的体现,即人民币对内价值的体现。国家统计局所每月公布的CPI数据为同比数据,即物价相比于上年同期的变动情况,而本文的分析

12、物价水平的长期持续变化,需要的数据为定基数据。因此,本文选用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的数据,它提供的数据为月环比数据,本文将其换算为以2001年1月为基期的定基数据(2001年1月100)。2、名义有效汇率(NEER)一国会与世界上其它许多国家有贸易往来,因此就存在着该国货币同许多国家的兑换,我们所经常看到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仅是其中之一。要想反映人民币对外价值,仅仅考虑与美元的相对情况是不够的,需要考虑与许多国家货币的相对情况,因为,一国货币在对某种货币升值时也可能同时在对另一种货币贬值,即使该种货币同时对其他货币贬值(或升值),其幅度也不一定完全一致。而有效汇率则可以反映这种情况,本文选取的数据

13、来自国际清算银行(BIS)官方网站,全称为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它虽然不是绝对数,但也可反映出汇率变动,本文选取宽口径数据,也就是人民币相对于58个国家的一篮子货币的有效汇率。3、描述性分析图2-1 CPI与NEER上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为CPI定基曲线和NEER曲线。从CPI曲线可以看出,物价水平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在2003年5月之前增长幅度不大,之后一直到2008年1月都呈现增长趋势,并且在进入2010年后出现了快速增长。而NEER曲线所反映的现象和我们平常所认为的有所不同,在2005年汇改之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了相当长时间的1美元兑换8.27元人民币,而图中却显示在2005年之前,名义有

14、效汇率呈现下降趋势,而且从2009年3月开始也呈现了下降趋势,这与人民币汇改以来对美元持续升值是不一致的。对比两条曲线可以直观的发现,“外升内贬”的情况不是一直都存在的,但仍明显的存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其中的变化趋势如何,并不能直观反映出来,仍需要通过计量模型结合相关理论来反映。(二)、文中涉及的其它数据1、货币和准货币(M2) 选取M2口径的数据作为货币供应量的代表,数据来自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以人民币计价。 2、外汇储备(FE)外汇储备的数据来自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以美元计价。3、国际原油价格(OILP)国际原油价格数据来自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EIA)官方网站,选取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原油价格,单

15、位是美元/桶。4、进口商品价格指数(IPPI)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数据来自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它提供了历年的同比指数和自2005年1月以来的上年全年为100的指数。本文通过换算,将进口商品价格指换算为以2005年1月为基期的定基指数。换算方法为先通过上年全年为100的数据得出2005年全年的以1月为基期的定基指数,再采用2002年1月2011年3月的同比指数得出其它时间点的定基数据。三、模型建立本文关心两个问题,一是,人民币价值是否真正存在对外和对内的价值背离?二是,如果存在,这种背离是逐渐扩大还是有所缩小呢?通过前文的描述性分析,发现“外升内贬”的情况不是一直都存在的,但仍明显的存在了很长的一段

16、时间。因此,我们不妨大胆做出假设:假设1,人民币存在对外和对内的价值背离;假设2,人民币的价值背离有逐渐缩小的趋势。要验证这两个假设,本文将汇率对物价的传递效应模型作为理论基础。Goldberg和Knetter(1997)针对半开放经济体建立了一个汇率传递方程,本文借鉴该方程建立模型,该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其中,表示国内价格指数,表示国外控制变量集,通常衡量的是与本国对外贸易有关的外部成本等,表示名义有效汇率,表示国内控制变量集,通常是本国的经济、货币情况。本文将CPI作为被解释变量,代表国内价格指数;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NEER)作为解释变量;国外的控制变量选取国际原油价格(OILP)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IPPI),代表外部价格变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