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基础王伟明版课后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203699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科学基础王伟明版课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气科学基础王伟明版课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气科学基础王伟明版课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气科学基础王伟明版课后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气科学基础王伟明版课后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气科学基础王伟明版课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科学基础王伟明版课后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气科学基础王伟明版课后答案选择题、填充题、简述题1通常北半球各个纬度地区盛行风。 答:0-30低纬:东北信风;30-60中纬:盛行西风(西南风);60-90高纬:极地东风(东北风)2地球的冷热极。答:冷极:南极乔治峰,最低气温-90热极:索马里境内,最高温为 633干洁大气中的成份 答:干洁空气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 气体,简称干洁空气。它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其 容积含量占全部干洁空气的 99.99%以上。其余还有少量的氢、氖、氪、氙、臭氧等。(P20)4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变化,最小、最大。答:变化:090 最小: 最大:正午5.通常一天中相对湿度最值

2、最有可能出现时间。 答:白天温度高,蒸发快,进入大气的水汽多,水汽压就大;夜间相 反。每天有一个最高值出现在午后,一个最低值出现在清晨,在海洋 上,或大陆上的冬季,多属于这种情况。但是在大陆上的夏季,水汽 压有两个最大值,一个出现在910时,另一个出现在2122时。在 910 时以后,对流发展旺盛,地面蒸发的水汽被上传给上层大气, 使下层水汽减少;2122 时以后,对流虽然减弱,但温度已降低,蒸 发也就减弱了。与这个最大值对应的是两个最小值,一个最小值发生 在清晨日出前温度最低的时候,另一个发生在午后对流最强的时 候。 而相对湿度的大小,不但取决于水汽压,还取决于温度。气温 升高时,虽然地面蒸

3、发加快,水汽压增大,但这时饱和水汽压随温度 升高而增大得更多些,使相对湿度反而减小。同样的道理,在气温降 低时,水汽压减小,但是饱和水汽压随温度下降得更多些,使相对湿 度反而增大。所以相对湿度在一天中有一个最大值出现在清晨,一个 最小值出现在午后。6.大冰期一般持续时间。答:全球已出现过 3 次大冰期和 2 次大间冰期。大冰期持续时间约 1,000万2,000万年,气温和雪线下降;大间冰期持续时间约3亿 年,气候变暖,冰川退缩,气温和雪线上升,中纬度温度变化幅度高 达 10C。7我国东部的总体气候特征 答;季风性显著,大陆性强 8地面和大气所放射的辐射类型 答: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人、地面、大

4、气辐射是长波辐射 10.在夏季影响我国的气团中,影响范围最广的气团是哪个 答:最广的:【热带太平洋气团】(东部地区)、热带大陆气团 (西 部地区)、赤道气团(长江以南地区)、西伯利亚气团(长城以北、大西北)、极地太平洋气团(东北地区)12.一天中,地面最高温度出现在地面热量如何变化时间答:一天中地面最高温度、地面最低温度出现在地面热量收支相抵(平衡)的时刻。对于北半球而言,一年中地面最热月温度,一般出现在7月或8月,地面最冷月温度一般出现在1月或2月。13一天中近地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即日常所指的气温)出现时间。夏季冬季最高气温1415h1314h最低气温0506h0405h14 饱和水汽气

5、压和温度的关系 答:炮和水汽压分为纯水面饱和水汽压和纯冰面饱和水汽压。一定温 度下,纯水汽与水或冰处于相态平衡的水汽压,称为纯水(冰)面饱 和水汽压。实验表明,饱和水汽压仅于温度有关,是温度的函数,随 温度升高而增大。而在同一温度下,纯冰面上的饱和水汽压要小于纯 水面上的饱和水汽压。15.摩擦层中,在气压场随高度不变的前提下,风速随高度的变化 答:高度上升,风速增大16 北半球,高压、低压控制区内水平气流旋转方向 答:北半球:高压顺时针,低压逆时针控制区内水平气流旋转方向17 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迁中,最近的一次大冰期被称为 P342 答:第四纪大冰期延伸:全球已出现过 3 次大冰期和 2 次大

6、间冰期大冰期持续时间约 1,000 万一2,000 万年,气温和雪线下降;大间冰期持续时间约3亿年,气候变暖,冰川退缩,气温和雪线上升,中纬温度变化幅度高 达 10CO1 震旦纪大冰期 2 寒武纪石炭纪大间冰期 3 石炭纪二叠纪大 冰期 4三叠纪第三纪大间冰期 5 第四纪大冰期(全球性变冷,同 时又曾出现多次冷暖、干湿波动。)18 我国常见天气过程有那些。答:寒潮天气过程、大型降水天气过程、台风天气过程和对流性天气 过程 延伸:自然界中有哪些途径和方式使空气中的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 答:1 增加水汽 使水汽压超过当时温度下的饱和水气压 2 降低 温度,即使含有一定量水汽的空气冷却,使饱和水气压减

7、小到小于当 时实际水汽压。也可以使两种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冷却包括:绝热冷却 辐射冷却 平流冷却 混合冷却 接触冷却19 在欧亚大陆东岸暖温带盛行气候,冷温带盛行气候答:20在台风生命史的四个阶段中,台风强度减弱,影响范围缩小的是答:台风的生命史分为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亡期四个阶段,强度减弱、影响范围缩小的是衰亡期。21我国的梅雨季节发生的时间地点 P253 答:时间:每年初夏(6 月中旬-7 月上旬)时期(20 天) 地点:我国长江流域到日本南部22 赤道地区一年中太阳高度角随时间的变化。 答:春分日(每年的3月 21日(或20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纬线 上,极圈移动到南北极点上,全球

8、昼夜长短相等;正午太阳高度角赤 道上 90直射,由赤道越往两极太阳高度越低,极点上太阳高 度角为 0。秋分日在每年的 9 月 23 日(或 22);太阳直射点在赤道纬线上; 极圈移动到南北极点上;全球昼夜长短相等;正午太阳高度角赤道上 90直射,由赤道越往两极太阳高度越低,极点上太阳高度角为 0。夏至日在每年的 6 月 22 日(或 21);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 (23.5N);极圈移动到南、北极圈纬线上(66.5S、66.5N);赤 道纬线上昼夜长短相等;北极圈以北是极昼、南极圈以南是极夜,所 以越往北白天时间越长夜晚时间越短,越往南白天时间越短夜晚时间 越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

9、长;正午太阳高度角北回归线 上 90直射,距离北回归线越远太阳高度越低,南北极圈纬线 上太阳高度角为 0。冬至日在每年的 12 月 23 日(或 22);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 (23.5S);极圈移动到南、北极圈纬线上(66.5S、66.5N);赤 道纬线上昼夜长短相等;北极圈以北是极夜、南极圈以南是极昼,所 以越往北白天时间越短夜晚时间越长,越往南白天时间越长夜晚时间 越短,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南回归线 上 90直射,距离南回归线越远太阳高度越低,南北极圈纬线 上太阳高度角为 0。23中国冬季风与夏季风的特点(P311)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渐进北上,冬季风突

10、进南下24 南京、广州位于什么气候带内 南京位于东部季风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处于副热带气候带。 广州属副热带气候带。25我国湿润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等年降水量线)答:沿大兴安岭一阴山山脉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脉一线,其中中段大致与我 国古长城一线吻合延伸: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沿秦岭 淮河一线向西折向青藏高原 东南边缘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上,为湿润 地区,此线以西以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下,为半湿润地区。它 的地理意义是:等降水量线传统意义上南方与北方分界线北方旱地与 南方水田的分界线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 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

11、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 林与温带落叶阔叶分界线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等等。400毫 米年等降水量线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 东端 一线,它同时也是我国的半湿润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森林 植被与草原植被的分界线。是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 线。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400mm降水量线把我国大致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1200毫米年 等降水量线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经河西走廊西部以及藏北高原一线, 此线是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也是中国沙漠区与非沙漠区的 分界线。26按温度铅直结构分,大气层分层(P28)答:对流层、

12、平流层、中间层、热层27 冬季影响我国的气团主要有那些? 答:西伯利亚气团(绝大部分地区)热带太平洋气团(东南沿海)南 海气团(云南)28大气中常见的光散射现象答: 答:1.蔚蓝天空,2.霞光,3.暮曙光29常见的光折射现象答:1.蒙气差 2.海市蜃楼3.彩虹 4.晕30. 常见的地方性风 答:海陆风、山谷风、焚风、峡谷风31. 台风入侵我国的路径。 台风的路径也有三条 答:1.西移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移动,进入南海,在我国广 东、海南或越南沿海登陆。2. 西北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移动,穿过台湾岛或琉球 群岛,在我国福建、浙江、江苏沿海一带登陆。3. 转向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

13、西北移动后,转向东北,袭击 日本群岛和朝鲜半岛。32. 大气的组成。 答:自然状态下的大气是由混合气体、水汽和悬浮颗粒组成。除去水 汽和悬浮颗粒的空气称为干洁空气。(一)干洁空气 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以及它们在空气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二)水汽 大气中的水汽比氮、氧等主要成分少得多,但其含量在大气中随时间、 地域以及气象条件的不同变化很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干旱地区 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可低到0.02%,而温湿地区可高达6%.(三)悬浮颗粒 自然状态下的大气悬浮颗粒主要来源于岩石的风化、火山爆发、宇宙 落物以及海水溅沫等。它的含量、种类以及化学成分都是变化的。33. 一天中,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类型

14、。答:日垂直分布:1.日射型(受热型);2.辐射型(放热型);3. 上午转变型(由辐射型向日射型过渡)4. 傍晚转变型(由日射型向辐射型转变) 年垂直分布:放热型(冬季),受热型(夏季)和过渡型。34. 大气中常见的降温实现凝结的过程。 答:1.辐射冷却,2.混合冷却3.接触冷却,4.绝热冷却35. 寒潮冷空气从关键区入侵我国有四条路径。答:1.西北路(中路)冷空气从关键区经蒙古到达我国河套附近南下, 直达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地区。循这条路径下来的冷空气,在长江以北 地区所产生的寒潮天气以偏北大风和降温为主,到江南以后,则因南 支锋区波动活跃可能发展伴有雨雪天气。2. 东路冷空气从关键区经蒙古到我

15、国华北北部,在冷空气主力继续 东移的同时,低空的冷空气折向西南,经渤海侵入华北,再从黄河下 游向南可达两湖盆地。循这条路径下来的冷空气,常使渤海、黄海、 黄河下游及长江下游出现东北大风,华北、华东出现回流,气温较低, 并有连阴雨雪天气。3. 西路冷空气从关键区经新疆、青海、西藏高原东南侧南下,对我 国西北、西南及江南各地区影响较大,但降温幅度不大,不过当南支 锋区波动与北支锋区波动同位相而叠加时,亦可以造成明显的降温。4. 东路加西路:东路冷空气从河套下游南下,西路冷空气从青海东 南下,两股冷空气常在黄土高原东侧,黄河、长江之间汇合,汇合时 造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接着两股冷空气合并南下,出现大风和明显 降温。36.气候系统。答:气候系统气候系统是一个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 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 物理系统。大气圈:大气圈是气候系统中最活跃、变化最大的组成部分。1)大气圈的组成: 大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组成的,此外,还悬浮由一些固体杂质和液体 微粒; 大气的气体组成成分:主要成分氮、氧、氩,99.96;微量气 体成分二氧化碳、臭氧、甲烷等;干洁空气:90km以下可以看成是分子量为28.97的“单一成分”的 气体; 大气中臭氧的形成、分布与作用;大气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