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急性胰腺炎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2036511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书报告急性胰腺炎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读书报告急性胰腺炎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读书报告急性胰腺炎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读书报告急性胰腺炎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书报告急性胰腺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报告急性胰腺炎(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书报告-急性胰腺炎2017 级儿科规培医师 向韵 因为在血液儿科轮转期间,接触了数例急性胰腺炎。最近学习了急性胰腺炎的几个经典指南, 有些收获,总结如下: 急性胰腺炎是最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之一,据统计,美国每年有超过27 万人因急性胰腺 炎住院,医疗支出超过26 亿美元,而其总体死亡率约为5%,因此给医疗卫生资源带来了巨 大的负担。急性胰腺炎(acu te pancrea tit is, AP)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 反应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饮酒与胆石症是其最常见的病因,约占所有急性胰腺炎的80%。其 他少见病因包括:1.高脂血症,通常情况下甘油三脂应大于1000mg/

2、dl ; 2.肿瘤;3.药 物(如呋塞米、四环素、少数化疗药物等); 4. 外伤; 5.ERCP 术后; 6. 遗传; 7. 感染 8. 自发性等。诊断标准(满足下面任意两个条件):1. 典型的腹痛症状(上腹、左上腹疼痛,可放射至背部胸部或两侧2. 淀粉酶或脂肪酶高于正常值上限的三倍3. B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提示有胰腺炎表现一、严重程度分级根据最新指南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将AP严重度分为以下3级:轻度AP (mild acu te pancrea tit is,MAP):具备AP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化学改变,不伴有 器官功能衰竭及局部或全身并发症,通常在12周内恢复,病死率极低。中度 A

3、P (modera tely severe acu te pancrea tit is,MSAP):具备 AP 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化 学改变,伴有一过性的器官功能衰竭(48h内可自行恢复),或伴有局部或全身并发症而不 存在持续性的器官功能衰竭(48h内不能自行恢复)。有重症倾向的AP患者,要定期监测各 项生命体征并持续评估。重度AP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具备AP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化学改变,须伴 有持续的器官功能衰竭(持续48h以上,不能自行恢复的呼吸系统、心血管或肾脏功能衰竭, 可累及一个或多个脏器),SAP病死率较高,为36%50%,如后期合并感染则病

4、死率极高。 器官功能衰竭诊断标准参考改良的Marshall评分(其中某个系统评分大于等于2为器官功 能衰竭)。如下图:Tablffi 1 Madrfbed Marshall scoring systEm far 口rqan dysfundEiovispt wnScdpbQ234R5DirP! PaDsTOzIO301*201-300101-200101Rena*sFum( crefltiranEj |jmcl|即3413439(semm creaiin-ire. rnd)t.41.909G. fluid rMpcnEWB90, nu: fluid rHSDonsivH90. pHL39Q. p

5、H7.2Far rm vMYistBd 呼the can be ESDiwtsd tram teow:啤plemfintBl dxwi B/minilFisr%)RgpfP girill225430吧910A of 2 or nw申 斂 叭 sEhti rMres 1he prw颐决 of 叭卿 祜曲BA g 就低 sw 呼:财茁 Hrtii crfrftL:旳師忙 H 间 u 隹 depends P3fl w 1.4 mfrd.TDfl indrvpvE 呂l中art.根据修订后的亚特兰大标准(如下图):1轻度(mild):胰腺仅仅出现间质水肿样改变,没有局部或系统的并发症出现,80%左右的

6、 急性胰腺炎均为此类型。2.中重度(moderately severe):局部并发症(胰周积液、胰腺/胰周坏死、假性囊肿和厚 壁性坏死等)或者一过性(48 小 时 ) 的 器 官 功 能 衰 竭二、AP临床表现特点腹痛是AP的主要症状,位于上腹部,常向背部放射,多为急性发作,呈持续性,少数无腹 痛,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常源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坏死胰腺组织继发细菌 或真菌感染。发热、黄疸者多见于胆源性胰腺炎。临床体征方面,轻症者仅表现为轻压痛,重症者可出现腹膜刺激征、腹水、Grey-Tumer征、 Cullen 征(因胰酶、坏死组织及出血沿腹膜间隙与肌层渗入腹壁下,致两侧胁腹部皮

7、狀呈 暗灰蓝色,称Grey-Tumer征;可致脐周围皮肤青紫,称Cullen征)。腹部因液体积聚或假 性囊肿形成可触及肿块。其他可有相应并发症所具有的体征。全身并发症主要包括器官功能障碍/衰竭、SIRS、全身感染、腹腔内高压(AH)或腹腔间隔 室综合征(ACS)、胰性脑病等。局部并发症包括急性液体积聚(APFC)、急性坏死物积聚(ANC)、胰腺假性囊肿、包裹性坏 死(WON)和胰腺脓肿,其他局部并发症还包括胸腔积液、胃流出道梗阻、消化道痿、腹腔 出血、假性囊肿出血、脾静脉或门静脉血栓形成、坏死性结肠炎等。局部并发症并非判断 AP 严重程度的依据。三、辅助检查1. 血清酶学检查强调血清淀粉酶测定

8、的临床意义,尿淀粉酶变化仅作参考。血清淀粉酶在起病后612h开 始升高,48h开始下降,持续35d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可确诊为本病。 但血清淀粉酶活性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不呈相关性。血清淀粉酶持续增高要注意病情反复、 并发假性囊肿或脓肿、疑有结石或肿瘤、肾功能不全、高淀粉酶血症等。要注意鉴别其他急腹症(如消化性溃疡穿孔、胆石症、胆囊炎、肠梗阻等)引起的血清淀粉 酶增高,但一般不超过正常值2倍。血清脂肪酶常在起病后2472h开始升高,持续710d血清脂肪酶活性测定具有重要临床 意义,尤其当血清淀粉酶活性已经下降至正常,或其他原因引起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时,血 清脂肪酶活性测定有互补作用。同样,血

9、清脂肪酶活性与疾病严重程度不呈正相关。2. 血清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 CRP是组织损伤和炎症的非特异性标志物,有助于评估与监测AP 的严重性。发病72h后CRP150mg/L提示胰腺组织坏死。动态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 平增高提示预后不良。3. 腹部超声:是急性胰腺炎在发病初期2448小时的常规初筛影像学检查。可见胰腺肿大 及胰内、胰周回声异常,同时有助于判断有无胆道疾病。因常受胃肠道积气的影响,对AP 不能作出准确判断。当胰腺发生假性囊肿时,常用腹部超声诊断、随访及协助穿刺定位。4腹部CT:平扫有助于确定有无胰腺炎;增强CT 一般应在起病5天后进行,有助于区分液 体积聚和了解坏死的

10、范围,旨在对胰腺炎程度进行分级。四治疗早期治疗:1. 目标指导性补液:这是急性胰腺炎早期最最最重要的一步处理,通过补液可以在早期改善 微循环状态,降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及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一般说来,可以采 用乳酸钠林格液或者生理盐水,但不推荐使用羟乙基淀粉(可能增加肾功能衰竭以及死亡率)。 补液速度宜5-10ml/kg/h (但应注意患者是否本身合并心功能或肾功能不全)。补液目标是 使心率120次/分,平均动脉压65-85mmHg,尿量0.5-1ml/kg/h,血细胞比容HCT在35%-44% 之间。通常来说,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量在2500-4000ml之间。2. 抗生素的使用

11、即便对于局部并发症如胰腺/胰周坏死来说,所有指南均不推荐预防性的使用抗生素。因为 根据目前的十余个随机对照研究来看,并没有证据认为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可以降低患者坏 死组织继发感染的概率以及其死亡率。3. 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多个随机对照实验表明,早期 ERCP 及括约肌切开并不会降低局部/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 患者死亡率。因此通常情况下,如果患者没有出现进行性胆道梗阻(胆总管扩张,胆红素升 高)或胆管炎的症状,不推荐早期使用 ERCP 进行治疗。此外,对于轻度胆源性胰腺炎患者, 推荐早期进行胆囊切除术以避免胰腺炎复发。而对于坏死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来说(存在局 部并发症),为避免继发感染,应推迟

12、至急性炎症消退、积液吸收或者稳定后进行手术治疗。4. 营养支持 过去认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应该禁饮、禁食,让肠道得到充分休息,以避免对胰腺的进一步 刺激。而目前多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早期开始肠内营养有助于保护肠道粘膜屏障,防止菌 群异位,降低坏死性胰腺炎发生感染的概率。因此各大指南均推荐轻度急性胰腺炎尽早(24 小时内)开始经口进食,如经口进食困难者可经肠内营养管进行营养支持。5. 其他类型胰腺炎的处理 对于酒精性胰腺炎来说,入院后不仅需要接受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同时也要接受酒精戒断的 治疗。而 ERCP 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的概率约为2-4%,重度患者约为 1/500。其中,胆总管 直径以及胆红素

13、正常是ERCP术后发生胰腺炎的高危因素,因此其对于这类人群来说,预防 往往比治疗更重要。下面的三种方式可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1)导丝引导下操 作;(2)胰管支撑引流管;(3)直肠应用 NSAIDs 类药物,如吲哚美辛。并发症的处理1. 腹腔室间隔综合症(ACS,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腹腔内高压(IAH, in tra-abdominal hyper tension)是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胰 腺炎症水肿、腹水、肠梗阻、腹壁顺应性下降等都是导致IAH的原因。其中ACS指的是腹腔 内压力持续高于20mmHg同时伴有新发的器官功能衰竭,由

14、此可见ACS是一种致命性的并发 症。其治疗方式包括:(1)鼻胃管引流、肛管排气;(2)利尿剂治疗,同时防止过度补液(3) 使用镇静镇痛药物降低腹壁张力,必要时进行神经肌肉阻滞。如果上述治疗方式无效,可考 虑进行开腹减张。2. 胰腺/胰周坏死 通常情况下,胰腺/胰周无菌性坏死的处理同前,同时也不需要常规应用抗生素。 而对于坏死组织继发感染处理起来就不太一样了。诊断:(1)有感染的表现发热、白细胞升高;(2) CT 提示胰腺、胰周坏死,坏死组织 中可见游离气体;(3) FNA穿刺证实感染,但值得一提的是FNA有较高的假阴性率,因此其 结果仅作参考。治疗方式:首先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部分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如抗生 素治疗效果不佳,则应考虑进一步干预治疗。干预治疗主要遵循两个原则:1)延迟(delay): 大量证据表明,早期干预将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因此多个指南推荐胰腺炎症状 后4周,坏死组织形成包裹(wall-off)后进行干预效果最佳。2) 逐级(step-up):从影 像学引导下的引流(经皮腹膜后或内镜引流)逐渐过渡到内镜、腔镜或开腹下的坏死组织清 除术。结语:临床治疗中患者病情纷繁复杂,指南作为临床实践中的参考,为各种治疗策略指明了方向, 而医生的扮演的角色就是个体化地、合理地、安全地、成功地执行这些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