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深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2031537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深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深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深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深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深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深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深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一、电化教学势在必行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 ,教师们认识到:深化教学改革 ,特别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目前 ,在课堂教学上 ,“少、“慢、“差、“费等现象还很严重。这种现象导致了学生不爱学习、不懂学习、不会学习。不少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 ,因而产生了厌学心理。因此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 ,必须改革课堂教学。通过对传统教育教学得失的反思 ,人们认识到 ,“一支粉笔一张嘴 ,一块黑板讲到尾的现象早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了。因此 ,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迫在眉睫。二、电化教学符合人们的认

2、知规律我们知道 ,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吸收信息 ,而这些 ,大脑起决定性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说明 ,人的大脑在结构上几乎分为结构相等的左右两个局部 ,“大体说来 ,大脑左半局部主要起处理语言、逻辑、数学和次序的作用 ,即所谓的学术学习局部。大脑右半局部处理节奏、旋律、音乐、图像和梦想 ,即所谓的创造性活动。大脑的这两个局部“将抽象的、整体的图像与具体的、逻辑的信息连接起来?学习的革命?。不可否认 ,教学中 ,严密的理性分析有助于左脑的发挥 ,然而 ,长期下去 ,右脑就不可防止地会受到无视。所以 ,我们应该在运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将那些直观的、形象的、

3、活动的而又带有思辨的现代化媒体引入教学 ,充分发挥右脑的功能 ,通过直接思维、发散思维、形象思维 ,同时开发学生左右脑的功能 ,提高学生的能力。三、电化教学的初步尝试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 ,其中更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 ,有的描写山川景物等自然风光 ,抒发作者的赞颂之情;有的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反映社会的风貌 ,从而激发人们的同情、赞美或憎恶。文学作品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美的对象 ,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感知、体验、欣赏、鉴别作品的情感和艺术形象 ,使其语言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步提高。任何作品都离不开语言。文学

4、语言具有独特的特点 ,即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含蓄性。优秀的作家 ,正是通过对声、色、形、情等方面的描绘 ,来感染读者的。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抓住这些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就可以更好地突出语言特点 ,强化其作用 ,营造作品的情感气氛 ,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利用语音手段 ,辅助教学。茅盾先生的小说?春蚕?中 ,描写小轮船的汽笛的声音是:“呜!呜 ,呜 ,呜 ,只用了四个字 ,三种标点符号。如果我们把它单纯作为科学语言来看 ,那么启发读者的感官 ,让其联想 ,具体说明了老通宝被第一声汽笛从沉思中惊醒 ,随即他又听到了两声短促的汽笛叫声。再进一步分析 ,这四个字 ,三种标点符号 ,反映了帝国主义

5、武装侵略、经济渗透已经深入到了我国的农村 ,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社会现实 ,揭示了老通宝以及千千万万个劳动人民贫穷落后的根源。学习这一段时 ,教师请同学们朗读 ,并录下音 ,反复比拟 ,然后再进行分析 ,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再如白居易的名诗?琵琶行? ,其中一大段通过描写琵琶女弹奏的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 ,里边十四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四弦一声如裂帛 ,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 ,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 ,调动了人的视觉与听觉。这里 ,作者不仅表现了再现音乐的才华 ,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 ,展现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 ,为下面的述说身世作了音乐性的渲染。学习这首诗

6、,有的学生可能会对这些描摹理解不深 ,但我们如果借助CSC备课系统的多媒体朗读 ,便可使学生进入到一种放松的状态中 ,进行联想、比拟 ,学生理解起来就方便多了。利用幻灯片、录像片 ,辅助教学。鲁迅先生的?药?中 ,描写一群人观看杀夏瑜的场面时 ,这样写的:“老栓也向那边看 ,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 ,仿佛许多鸭 ,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 ,向上提着。对这群看客 ,要是制作一张幻灯片:一边是一只被手提着的鸭子 ,一边是一群伸长颈项的人。制作时再夸张一些 ,教学中一放 ,不用教师多讲 ,学生就会有一个形象而深刻的印象。孙犁的?荷花淀?第二段:“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 ,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

7、 ,也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 ,全淀的芦苇收割 ,垛起垛来 ,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 ,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 ,淀水涨满 ,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 ,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制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 ,白洋淀席!’这一段描写 ,如果不深入分析 ,轻易地无视过去 ,就不能很好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目的。这段文字 ,前半局部描写了白洋淀水乡的辽阔无垠以及盛产芦苇的富饶景象;而后半局部却是通过大家对白洋淀席的赞誉 ,表现白洋淀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理解到这个程度还是不够的 ,还要深究

8、此处的描写同表现作品的主题以及展开情节的关系。因为 ,水乡是这样的美丽富饶 ,白洋淀人民又是这样的勤劳智慧 ,那么 ,当日本鬼子的铁蹄践踏这块美好的土地、威胁着这些勤劳勇敢的人民的时候 ,只要稍有一点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人 ,能不奋起斗争、保家卫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和侵略者进行殊死的搏斗吗?以水生为代表的年轻人的参军 ,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年轻妇女们在斗争中的锻炼成长 ,都是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出现的。这里的景物描写 ,起到了突出作品主题、促进情节开展的作用。学习时 ,如果先放一段录像 ,既能给学生一个生动形象的印象 ,又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利用计

9、算机 ,辅助教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展 ,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 ,为语文教学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各种教学软件的开发、推出 ,大大方便了教师与学生。把计算机引入课堂教学 ,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如学习?风景谈?一课时 ,可以让学生自己利用计算机制作六幅画面 ,借助声、像的巧妙结合 ,更好地理解作品。如“沙漠驼铃一幅画面 ,先推出自然风光辽阔、平坦、空旷、寂静、燥热、单调的沙漠;然后 ,推出人的活动驼队出现 ,声色俱备 ,顿时使荒原充满生机 ,从而突出“自然是伟大的 ,然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主题。当然 ,其它文体的课文、不同的课型一样可以利用以上手段。例如说明文?景泰蓝的制作?中 ,制胎、掐丝、点蓝等工序 ,如果借助计算机 ,学生很容易理解。这里不再赘述。总之 ,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到课堂教学中 ,既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 ,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便于学生储存记忆 ,又可以使学生展开联想。这是时代的呼唤 ,素质教育的要求。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