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之后)某造船厂扩大生产能力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2022195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目录之后)某造船厂扩大生产能力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目录之后)某造船厂扩大生产能力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目录之后)某造船厂扩大生产能力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目录之后)某造船厂扩大生产能力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目录之后)某造船厂扩大生产能力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录之后)某造船厂扩大生产能力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目录之后)某造船厂扩大生产能力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 论某造船有限公司占地面积585万平方米,可利用码头岸线长达6公里。该造船基地民船项目一期工程的生产纲领为年造船212万载重吨,已于2004年9月开工建设,于2008年上半年开工造船。在该造船基地民船项目一期工程中,由于投资原因和部分重大生产设施需经国家批准,对部分项目进行了压缩和缓建。为了全面实现该造船公司2012年350万载重吨的实际生产目标,实现生产能力增量增效,达到整体生产均衡发展,经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批准,该造船基地民船扩大生产能力项目对以上一期工程缓建项目进行设计和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的有关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产业政策,从

2、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识别该造船基地民船扩大生产能力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评价该项目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为其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该造船有限公司于2008年12月委托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对该造船基地民船扩大生产能力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1 对象与方法1.1 评价范围评价范围主要为该造船基地民船扩大生产能力项目,包括突堤舾装码头1座(370m),顺岸舾装码头1座(212m),总段组装场地,分段涂装车间(2喷3涂),涂装、分段堆场及预舾装场,零件集配场,生产指挥综合楼、技能培训中心、夜班宿舍等配套工程。该

3、造船基地民船项目一期工程、及本项目建设期的相关内容不在评价范围内。1.2 评价内容依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2,对以下内容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等。1.3 评价方法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和初步调查分析,对本项目职业病危害采用类比法、经验法和检查表分析法等进行综合评价。1.3.1 类比法3,4通过对与拟评价项目相同或相似工程(项目)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检测以及对拟

4、评价项目有关的文件、技术资料的分析,类推拟评价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对职业病危害进行风险评估,预测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1.3.2 经验法评价人员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和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对照职业卫生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借助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对拟评价项目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1.3.3 检查表分析法5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通过对拟评价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部位、项目、内容、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拟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2 结果2.1

5、 生产工艺流程2.1.1 船舶生产工艺总流程该造船基地民船生产工艺总流程见图1,本扩能项目舾装码头、突堤码头、总段组装场地、涂装车间、涂装、分段堆场及预舾装场、零件集配场等涉及相关生产工艺见图注。钢板预处理钢材加工(钢板边缘加工、成形加工)部件装焊分段装焊(平面分段、曲面分段、上层建筑分段)码头舾装、预码头试验航行试验、交船船坞造船舾装船舶下水分段堆场及预舾装场总段制造、区域性舾装分段预舾装分段预舾装总段预舾装钢料堆场(理料)分段涂装图1 船舶生产工艺流程图图注: 为本扩能项目涉及的生产工艺。2.1.2 舾装码头生产工艺本项目212m顺岸舾装码头和370m突堤舾装码头主要将配套齐全的管件、电气

6、制件和舾装件安装到船舶上,并进行船舶的最后调试,生产工艺流程见图2。零件集配场平板车、起重机运至船舶装配、切割、钻孔焊接打磨修整船舶调试噪声、高温粉尘、噪声化学毒物、粉尘、噪声、高温等粉尘、噪声图2 舾装码头生产工艺流程图2.1.3 舾装生产工艺本项目涂装、分段堆场及预舾装场主要进行分段的堆放和预装管系、电缆托架等舾装件;总段组装场地主要进行总段的舾装;舾装生产工艺流程见图3。下料焊接打磨修整装配检查、验收粉尘、噪声化学毒物、粉尘、噪声、高温等粉尘、噪声图3 舾装生产工艺流程图2.1.4 分段涂装车间生产工艺分段涂装车间主要包括喷砂、钢丸回收、喷漆固化等工序。喷砂间内四周铺钢板,钢砂由扫砂车(

7、或推砂车)扫入皮带输送机上方的集丸斗内,集丸斗上部的格栅和网孔板将垃圾杂物留在地面,在集丸斗的下口设闸门以调节向皮带输送机的输送量,确保钢砂回收系统的正常运行。喷涂涂装采用高压无气喷漆泵。生产工艺流程见图4。管件、阀件等保护包扎打扫清洁喷砂表面处理喷砂固化、涂装验收粉尘、噪声粉尘、噪声粉尘、噪声调漆、喷漆化学毒物、噪声图4 分段涂装生产工艺流程图2.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2.2.1 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11种化学毒物:苯、甲苯、二甲苯、丙酮、酯类等有机溶剂,锰及其化合物、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铁、铬等金属氧化物,二氧化

8、硫;粉尘:电焊烟尘、金属粉尘:噪声、高温、电焊弧光、工频电场等。2.2.2 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本项目舾装码头、总段组装场地有部分电焊作业在船舱小室内进行,属密闭空间作业。本项目以手工作业为主,且一班、两班工作制度工人居多,该项目可能存在劳动强度过大、长时间不良体位、姿势等人体工效学因素。2.3 类比调查结果2.3.1 类比工程的选择根据本项目的初步设计,分析该造船基地民船扩大生产能力项目的基本情况,选取广州市某造船厂舾装车间和涂装车间作为本项目的类比工程,其原辅料及产品、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生产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等与本项目基本相似,具有较好的可比性。2.3.2类比项目检测结果2

9、.3.2.1 化学毒物类比工程职业病危害因素化学毒物检测设5个检测点,检测11种化学毒物。检测结果显示,所检项目大部分未超标,只有喷漆岗位的二甲苯浓度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6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2.3.2.2 粉尘类比工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设8个粉尘检测点.检测结果显示,所检项目大部分未超标,只有喷砂间及其打扫岗位的粉尘浓度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2.3.2.3 噪声类比工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设7个噪声检测点,检测结果显示,打磨修整操作位、喷砂间的噪声强度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

10、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2.2-2007)7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其余检测点均正常。2.3.2.4 紫外辐射类比工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设2个紫外辐射(电焊弧光)检测点。检测结果显示,所检测的焊接操作位面罩内眼部和面部的电焊弧光辐照度未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2.2-2007)规定的接触限值,面罩外和肢体的电焊弧光辐照度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2.2-2007)规定的接触限值。2.3.2.5 高温另外,选取广州另一造船厂电焊操作岗位作为本项目高温类比岗位,工作场所高温检测结果显示,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所检测的WBGT指数低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

11、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2.2-2007)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2.4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预评价2.4.1 选址参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8,运用检查表分析法对本项目的选址进行评价。本项目拟建于华南地区某造船基地,功能定位与所在区域的规划功能定位相符。本项目能够结合水文、地质、气象以及保障和促进人群健康需要进行选址,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2.4.2 总体布局参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运用检查表分析法对本项目的总体布局进行评价。本项目总体布置中能够结合工厂生产特点及建设场地的形状,对厂区进行总体规划,使功能分区明确,物流顺畅、短捷。本项目的总体布局

12、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2.4.3 建筑卫生学2.4.3.1 通风与空调本项目涂装车间控制室拟采用分体式一拖一空调器;涂装车间变电所设轴流风机进行全室换气;漆泵间设防爆轴流风机进行全室换气,换气次数大于12次/小时。本项目生产综合指挥楼拟采用智能变频一拖多中央空调系统,室内设吊顶式换气扇;生产指挥综合楼的卫生间拟设机械排风。技能培训中心、船东楼等拟采用分体式一拖一空调器;技能培训中心焊接训练间侧墙设轴流风机进行全室换气。建议项目单位参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中对于工人所需新鲜空气量的基本要求进行设计。2.4.3.2 采光与照明本项目车间照明拟选用金卤灯光源的工厂灯,

13、办公区选用荧光灯,室外作业选用高杆灯,道路及室外一般照明采用道路灯、庭院灯。大车间设夜间值班照明。部分有爆炸危险的厂房选用防爆灯具。建议项目单位按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9和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10进行照度和采光的设计。2.4.4 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参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运用检查表分析法对本项目的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进行评价。本项目所用生产设备以工艺路线为基础,布置在各生产区域内,将同类设备和工艺特征相同的工序布置在同一区域或同一作业水平面,减少不同卫生学特征设备之间的相互影响。本项目的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基本符合国家职业

14、卫生标准的要求。2.4.5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2.4.5.1 防尘设施(1)本项目舾装码头、预舾装场地、总段组装场地等多为露天作业,以自然通风为主。(2)项目单位拟在涂装车间喷砂间设全室通风系统,在钢砂回收过程中设局部除尘系统,通过抽风除尘将钢砂中灰尘除去,并采用旋风除尘和滤筒除尘相组合的方式,粗颗粒在旋风除尘器内除去,细尘由滤筒除尘器除去。(3)技能培训中心有48个焊接培训工位,作业时可产生大量焊接烟尘,项目单位拟在每个焊接工位设置一根160三维移动手臂,该移动手臂带吸尘罩,可在三维空间自动定位,每只吸尘罩设计风量1700 m3/h,并由风管接至滤筒式净化器进行集中治理,滤筒式净化器净化效率

15、大于98。另外,在焊机分散区设置5台KLK型移动式焊接烟尘净化器,每台处理风量为1700 m3/h。类比工程喷砂间及其打扫岗位粉尘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其他岗位粉尘浓度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但舾装码头、总段组装场地、预舾装场地的电焊作业岗位较多,特别是部分电焊作业在船舱小室(密闭空间)内进行时,电焊人员与电焊烟尘可发生近距离接触,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进行电焊作业时,接触的电焊烟尘浓度较高,可能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综合以上分析,建议项目单位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等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防尘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在每个焊接岗位设置移动式焊烟净化机组、在打磨修整岗位设置移动式除尘罩,并在防护设施初步设计中明确净化器和除尘器的型号、类型、功率及设置位置等。在舾装码头、总段组装场地、预舾装场地的船舱小室(密闭空间)内进行焊接作业时,移动式焊烟净化机组的排气管应设置在舱室之外,以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另外,项目单位可为喷砂岗位的生产工人佩戴头盔和面罩,并接供应空气的呼吸器,以及防护服和外批罩衣、手套、长筒胶鞋等;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