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综合检测(二)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2021021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综合检测(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单元综合检测(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单元综合检测(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单元综合检测(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单元综合检测(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综合检测(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综合检测(二)(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教版地理必修2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单元综合检测(二)(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下图是巴西利亚的城市布局示意图,回答13题。1该城市盛行风的主导风向是 ()A东南 B东北C西南 D西北2该城市的最主要职能是 ()A文化中心 B商业中心C行政中心 D经济中心3商业中心最宜布局的区域是 ()A BC D13.解析第1题,由居民住宅区与工业区的相对位置关系可判断出,居民区一般位于上风向。第2题,巴西利亚是巴西在内陆高原上新建的政治中心,从功能区的类型上可知。第3题,商业中心大多位于交通便利的城市中心。答案1.A2.C3.D30多年前,深圳还是个人烟稀少的小渔村

2、,自设立经济特区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成了一个常住人口超过500万人的特大城市。据此回答47题。4深圳兴起的主导因素是()A地理位置 B交通位置C政治因素 D科技因素5今后,影响该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环境 B科技C交通 D旅游6深圳市在城市发展中将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交通拥堵用地紧张水质恶化酸雨劳动力紧张A BC D7城市化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规模无限扩大城市人口迅猛增长城市管理水平落后城市设施很不完善A BC D47.解析第4题,由题干材料或根据所学知识,均可得知深圳兴起的主要原因是其被确立为经济特区后,迅速壮大并成为了一个特大城市。第5题,今后影响深圳进一步发展的主

3、要因素是交通运输。第6题,深圳市在城市发展中将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交通拥堵、用地紧张、酸雨、劳动力紧张等问题。第7题,城市化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和城市规模的无限扩大。答案4.C5.C6.B7.DA城市介于4512N至46N之间,12642E至12739E之间,A城市性质定位为以机电、轻纺、食品工业为主的H市的卫星城市。读图,回答89题。8在城市化的过程中,A城市的作用可能是()A扩展H市市区的功能B增加H市市区人口密度C限制H城市城市化的进程D吸引市区相关产业和人口向卫星城转移9如图所示,H城市群的空间拓展最可能()A沿地形延伸 B沿河流延伸C沿交通线延伸 D沿人口密集区延伸89

4、.解析第8题,此题考查卫星城的作用。卫星城可以分散城市职能,吸引中心城市的人口、工业、商业向卫星城迁移,避免中心城市规模过度扩张。第9题,由图可知,H城市群最有可能沿交通线南北延伸。答案8.D9.C读下图,回答1011题。10图中a、b、c、d四个位置,最容易形成城镇的是 ()Aa BbCc Dd11在上述城镇的城市化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 ()A土地生产力的大小 B水资源的多少 C基础设施的建设 D经济规模的设想 1011.解析第10题,本题考查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最容易形成城镇的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由图例可知a、b、c、d四个位置处,只有b的位置最优越,位于大的绿洲、河流交汇、铁路经过的地方

5、。第11题,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由于此处有绿洲、沙漠,说明这个地区比较干旱,所以首先要考虑的是水源的多少问题。答案10.B11.B(2011上海)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受多种因素影响。据此完成1213题。12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区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影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土地价格发展历史交通条件生活习惯A BC D13目前,一些城市选择近郊到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影响该决策的主导因素是()A土地价格 B地租支付能力C交通条件 D土地利用效率1213.解析第12题,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

6、素。引起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差异的因素主要是地租,引起地租高低的因素一是离市中心的远近,二是交通通达度,故B项正确。第13题,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应选在地价低的区域建造,近郊到远郊地区地价低,利于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故A项正确。答案12.B13.A(2011海南)下图示意某城市交通、工业区的分布。读图完成1415题。14该城市传统工业区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受地形影响 B运输方便C考虑盛行风向 D接近居住区15该城市新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在于接近()A高速公路 B市中心C运河 D机场1415.解析第14题,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影响因素。由图可知,图中传

7、统工业区主要沿运河呈条带状分布,主要原因是运河沿岸交通便利,有利于传统工业区的发展,故B项正确。第15题,本题考查工业区布局的区位优势。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新工业区主要布局在城市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故A项正确。答案14.B15.A2009年,北京在优先保证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优势产业用地供应的原则下,制定了城市建设土地供应计划。读图回答1617题。16商业服务用地较少的原因是()A公用事业的发展B该市服务范围覆盖全国C金融业和工矿业的发展D商业服务高度集聚17该项土地供应计划最有利于该市()A改善人居环境 B促进工业发展C调整产业结构 D推动科教事业1617.解析第16题,商业服务业集中分布

8、于市中心或交通便利处,所以商业服务用地较少。第17题,由图示可看出住宅商品房、经济适用房的用地面积比较大,故可改善人居环境。答案16.D17.A产业密度通常是用来反映产业空间布局状况和土地利用效率的指标。下图显示的是我国东部某城市不同年份的产业密度的变化。读图回答1819题。18与1995年相比,2009年()A市区制造业密度加大B远郊区制造业与服务业密度均减小C近郊区服务业密度减小D市区、近郊区、远郊区服务业密度均加大19该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变化对市区的影响,将可能表现在()A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加大B环境压力有所减缓C绿地面积大幅度地增加D城区土地租金下降1819.解析第18题,与1995年相

9、比,2009年市区制造业密度减小;远郊区制造业与服务业密度均加大;近郊区服务业密度加大。故D项正确。第19题,由图可知,2009年该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变化是市区制造业密度减小、服务业密度加大。制造业属于第二产业,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对环境的影响较小。该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变化对市区的影响表现在环境压力有所减缓、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减小, C、D项叙述不能确定。答案18.D19.B“城市用地紧凑度”是用来考察城市发展空间填充程度的一种度量指标。各种有形物质如产业、资金、人口、交通、城市设施等密度越大,紧凑度越高。“城市扩展强度”是指某段时间内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量占城市初始面积的百分

10、比,是衡量城市扩张速度的指标之一。据此回答2021题。20有效提高城市紧凑度的关键在于()A发展城市交通,提高交通用地面积比例B提高居民私家车拥有量C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D严格划定城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界线21对城市扩展强度的分析合理的是()A自然因素对城市扩展强度没有影响。B政府政策是决定城市扩展强度的根本因素C城市扩展强度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D城市扩展强度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经济发展速度2021.解析第20题,城市用地紧凑度是指城市发展空间的填充程度。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能充分利用城市土地,有效提高城市紧凑度。第21题,由题干可知城市扩展强度体现了城市的扩展速度,体现了城市

11、建成区面积的增加率,所以城市扩展强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经济发展速度。答案20.C21.D读世界某大城市在某段时间内工厂数量增减变化示意图,回答2223题。22影响该市工厂数量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交通信息地价技术环境A BC D23工厂的大量外迁会造成郊区()A就业压力增大B环境质量提高C政治文化地位提升D人口的年龄结构发生改变2223.解析第22题,由图可看出此城市中心附近工厂数量减少,城市边缘工厂数量增多,是因为城市边缘土地价格低,交通便利,为降低城市中心环境污染,工厂向城市边缘移动。故影响该市工厂数量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地价、交通和环境,B项正确。第23题,工厂的大量外迁会造成郊区

12、青壮年劳动力数量增加,使郊区人口的年龄结构发生改变。工厂迁到郊区,增大了郊区的就业机会,郊区环境质量会下降,郊区经济地位得到提升。答案22.B23.D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来表示这个最大城市的首位度,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我国各地区首位度统计(下表),回答2425题。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平均值广东平均值湖北平均值青海1984年2.335.222.517.624.9610.261997年1.993.852.325.884.17

13、8.3924.关于我国城市首位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1984年城市首位度均高于1997年,说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郊区化的趋向B东部地区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C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是导致城市首位度较高的主要原因D城市首位度大致与区域的经济发展呈正相关25造成从1984年到1997年的13年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经济特区的设立城市化进程的推动逆城市化现象的推动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和资产外迁A BC D2425.解析第24题,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城市首位度越高,人口分布越不均衡,主要集中分布于最大城市。1984年城市首位度均高于1997年,说明我国大城市发展迅速,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东部地区政策优惠,大、中、小城市发展均衡,首位度数值较小;西部地区人口集中分布于大城市,导致城市首位度较高,是由于其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中小城市与大城市人口规模相差较大;城市首位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第25题,广东省城市首位度大幅降低的原因应选择导致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因素。答案24.C25.B二、综合题(共50分)26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和表现。北京是祖国的首都、全国的窗口。北京市交通拥堵严重,已成为世界最大“堵城”之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右图是2009年我国城市居民认为有效解决交通拥堵的主要措施统计图。(1)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