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的心愿》说课稿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2019336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雀的心愿》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云雀的心愿》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云雀的心愿》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云雀的心愿》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云雀的心愿》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雀的心愿》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雀的心愿》说课稿(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雀的心愿说课稿云雀的心愿说课稿1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云雀的心愿。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那么,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一、说教材首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9课的文章,本单元主要讲的是生态环境。云雀的心愿文章记叙了云雀和妈妈进行一场特殊的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看到黄沙漫天、洪水泛滥,并逐步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性,也深刻地点出了森林具有大水库和空调器的作用。文章条理清楚,以拟人的修辞手法叙述整个故事的过程,字里行间包含着对生态环境的担忧以及呼吁大家保护生态环境的热情。二、说学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

2、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四年级学生,这个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阅读分析能力较弱,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时,教师着重教学生用默读、略读、指明读等方式展开教学,学生跟随云雀旅行的过程中看森林消失后的恐怖现象,并逐步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三、说教学目标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结合新课标对该学段的具体要求,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文生字新词。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了解云雀旅行的全过程及所见所闻所感。3.情感态

3、度与价值观:体会森林的重要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了解云雀旅行的全过程及所见所闻所感。难点是体会森林的重要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五、说教法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教学中我采用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首先是导入环节,在上课伊始我将采用谈话法进行导入。同学们,在课程开始之前,老师想带领大家一同走进动物的世界,来领略动物们优美的身姿。边看边跟老师来分享一下,你最喜欢的动

4、物是什么?听了刚才大家的分享,老师觉得每个同学都是一个很爱小动物,很有爱心的人。今天,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种可爱的鸟类,看看它身上有什么精彩的故事。一起走进今天的课程云雀的心愿。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这样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快速的带入到课堂中,为本节课的讲解铺设一个良好的感情基调。(二)初步感知对于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该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习惯,整体感知的教学环节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所以此环节,我首先会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回答以下2个环节的问题。1.初读课文,学习词语。土壤枯枝败叶乱砍滥伐树冠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明确:文

5、章记叙了云雀和妈妈进行一场特殊的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看到黄沙漫天、洪水泛滥,并逐步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性,也深刻地点出了森林具有大水库和空调器的作用。最终云雀有一个心愿,沙漠变绿洲。这样的问题解决学生已经把文本的概况了解透彻,为深入研读环节打下基础。(三)深入研读在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所了解之后,我安排了第三个教学环节-深入研读。阅读是深入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要想完成多重关系的对话,就需要我们对文本有着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此环节我会引导学生默读,边读边展开以下几个问题的思考和与讨论:1.云雀的心愿是什么?明确:沙漠变绿洲。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请同学们朗读全文,找一找云雀和妈妈在旅行中都看

6、到了什么?(1)在沙漠上空,漫天飞舞的黄沙,睁不开眼睛。(2)在大河上空,浑黄的河水咆哮不惜,淹没村庄。2.旅行中遇到这样的场景,云雀和妈妈有怎样的感受呢?明确:埋怨、心疼、叹息、害怕。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3.同学们,面对这样的场景云雀妈妈找出了造成这样场景的原因,你能说一说吗?明确:人们对树木的乱砍滥伐,造成上有水土流失严重。4.面对这样的场景,我们该如何改变现状呢?明确:植树,让森林起作用。5.小组讨论:为什么森林能改变现状?明确:森林有“大水库”和“空调器”的作用。(1)大水库:森林可以蓄水,树冠充当大伞的作用,苔藓和枯枝败叶吸收水分存储水

7、分。(2)空调器:夏天遮挡阳光,冬天存储热量。通过以上深入研读环节,学生能对整个文本有一个清晰的把握,也能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有所掌握。(四)巩固提高化身森林小卫士,你该如何保护森林?写几句标语(五)小结作业小结:本节课我们从云雀的心愿感知到了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现在正值植树节,希望同学们能从今天开始有实际的行动,为绿水青山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业:植树节去郊外植树七、说板书设计板书是一堂课的缩影,好的板书应该结构清晰,构思新颖,内容高度凝练。因此,我对本课的板书进行了如下设计。便于学生理解。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再次感谢各

8、位评委老师。云雀的心愿说课稿2一、说教材心愿是个温暖的字眼儿,凝聚着美好的期待与向往。云雀的心愿很简单: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个简单的心愿却是对青翠葱茏水丰草茂的家园一份永恒的眷恋,是对黄沙漫天洪水泛滥的悲剧一份深沉的痛惜。这个小小的童话故事情节生动,语言流畅,采用对话的形式,借小云雀和妈妈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述说了伐树毁林造成的危害,从而说明森林的重要性,揭示人类与自然、生命与自然的密切关系。美好与毁灭、安居与灾难的强烈对比,能唤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二、说学生四年级下期的学生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

9、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有了前面几篇环保题材课文的积累,对本课所表达的森林于环境的重要作用以及“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这一主题比较容易领会和接受。同时,日益被人们重视的环境问题屡屡见诸报端,这使得大部分学生对生存环境恶化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有所了解,但对其产生的灾难性后果缺乏更深刻的认识和切身感受,自然也不能产生心灵的震撼。另外,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有所减弱,但对新鲜事物仍有很强的好奇心,因而,创设情境,让学生直面美好事物被毁灭后的触目惊心的灾难场面,可以成为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点和阅读能力的提升点。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这篇课文需要两课时完成,今天我着重要说的是第二课时。三、

10、说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课标,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能围绕“森林真是太重要了”有条理地说写,并用上“可以也可以”的句型。2、能抓住关键词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充分认识破坏森林给人类自身带来的危害,强化环保意识,产生植绿护绿的愿望。四、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抓住关键词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是理解“森林水库”。五、说教学策略面对这样一篇语言生动,意趣浓厚,主题深刻的课文,自然地想到了我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审美化”所倡导的“点”教学策略。“点”教学策略中

11、的所谓“点”,是全部教学内容的着眼点,是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交合点。这个 “点”总是带起一课书或一堂课的学习任务,“牵一发而动全身”,使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围绕它来进行。云雀的心愿这篇课文,其内容与情感都凝聚在“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一句话上。“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就是这篇文章的教学点。围绕这个教学点可以进行这样的质疑:为什么说“森林实在太重要了”?因为它是“森林水库”,因为它是“空调器”,所以这篇文章教学的关键词是“森林水库”“空调器”。而回答这一问题的语段第10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便是这篇文章教学的典型语段。云雀的心愿说课稿3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以拟人化的手法记

12、叙了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伐树毁林的危害,说明保护森林的重要性。表达了小云雀想把沙漠变成绿洲的心愿。全文共15个自然段,按照云雀飞行的地点可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写人们伐树毁林,森林变成沙漠。第二部分是写人们伐树毁林,河水泛滥成灾。第三部分是写森林是个巨大的空调器。第四部分是写把沙漠变成绿洲是云雀的心愿。本文以小云雀和妈妈对话的形式,寓环保知识于有趣的故事中,语言通俗流畅,富有儿童情趣,是适合学生朗读的好材料。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篇课文在苏教版第八册第六单元中,本单元以“环保”为主题,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深入地感受森林的重要性,认识伐树毁林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3、教学目标根据教材

13、编写意图和新课标对中年段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单元重点、本课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从课文内容中懂得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体会人类植树造林的美好心愿,增强环保意识。4、教学重点、难点本文内容是围绕“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这句话展开的,课文不论是写伐树毁林森林变沙漠,河水泛滥成灾,还是写森林是个大水库,是个巨大的空调器,都是为了突出森林的重要性。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了解森林的重要性。由于受到知识水平的限制,学生理解“森林是大水库,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比较困难,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二、说教法1、朗读教学法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

14、只有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读,才能在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本文是以小云雀和妈妈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的,语言生动有趣,适合朗读。在教学中,我把朗读训练贯穿始终,采用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2、情境教学法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体验文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这样往往比教师单一的讲解更深刻。在本文教学中,我以语言描绘、体验等不同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受课文内容。三、说学法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只有深入文本和文本进行深入的、多层次的对话,才能深刻领悟课文内容。因此,本节课我通过学生用读读

15、、议议的方法,以读悟语,以读促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表达的感情。四、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设疑激趣教学的开始,我先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说说云雀的心愿是什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略)紧接着,我通过“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这一问题导入新课的学习。这样的导入,不但能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更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高学习自觉性,激发学习热情。(二)精读课文,感受森林的重要性1、创设情境,感受伐树毁林的危害出示沙漠的图片并且激发学生:来到沙漠,它们看到了什么?感觉这里的环境怎样?练习一下生活实际说说,如果狂风吹来,沙漠上会出现怎样的情景?指名读课文的(14)段,找出哪些词语说明环境很恶劣啊!通过大家的交流讨论漫天飞舞、贫瘠、睁不开眼等这些词语写出了沙漠的环境是非常恶劣的。那么贫瘠的沙漠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是由于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