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法知识点汇总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2017877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道法知识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八年级道法知识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八年级道法知识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八年级道法知识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八年级道法知识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道法知识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道法知识点汇总(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我与社会、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有哪些?到农村、社区、工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阅读报纸、收看电视。上网查询。2、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人

2、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着不同的身份。5、在不同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身份的表现。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在小区我们是业主、社会关系的类型。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1.在社会中成长、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通过父母的抚育、与同伴交往、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技能不断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2、为什么说个人离不开社会?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3、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意义、要求。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意义: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要求: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1网络改变世界1、为什么说网络改变世界?()网络丰富日常生活。(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2、网络丰富日常生活体现在哪些方面?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

4、际交往。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3、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或网络的优势。)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寻医问药、休闲娱乐。4、网络推动社会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5、网络对保障公民的哪些权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6、网络中存在哪些消极影响?(或网络的弊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7、侵犯隐私的行为表现、危害。表现: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危害:这些行为会给被侵害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

5、慌和不安。2.2合理利用网络、我们如何合理利用网络?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要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2、如何做到“信息节食”?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3、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恪守道德、遵守法律。4、如何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宣泄极端负面情绪,5、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

6、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3.1维护秩序1、社会秩序的含义、内容、重要性。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内容: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重要性: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2、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作用。含义: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种类:道德、纪律、法律等。作用:(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的关系:)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

7、会秩序的实现。.2遵守规则1、谈谈你对自由的理解。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障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进行。、怎样自觉遵守规则?()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自律的要求是什么?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做到自觉遵守规则。5、怎样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

8、,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6、我们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1尊重他人1、尊重的含义、表现。()含义:尊重即尊敬、重视。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2)表现: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尊重他人的重要性。(1)个人:受到他人尊重会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2)社会: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怎样尊重他人?(怎样做到尊重从我做起?)(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2)平等对待他人。(3

9、)学会换位思考。(4)学会欣赏他人。4、平等待人的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42以礼待人、礼的含义、表现。(1)含义: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表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文明有礼的重要性、要求。(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文明礼貌的含义。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2)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3)需要在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5、我们

10、参加社交活动时应注意什么?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做到着装得体、举止稳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4.诚实守信1、诚信的含义。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2、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3、怎样践行诚信?(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树立诚信意识。运用诚信智慧。珍惜个人诚信记录。4、失信的危害。如果一个人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5、一个企业只有怎样做,才能赢得客户?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

11、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6、如何对待承诺?我们不能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就不应逃避、不推脱,勇于承担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5.法不可违1、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是:法律2、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不违法3、法律的规范作用:(1)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和方向。()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有效的准绳。4、违法行为的含义、种类:含义: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种类:民事

12、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法行为违反的法律承担的法律责任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民法民事责任较轻行政违法行为行政法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较轻刑事违法行为刑法刑罚处罚最严重5、一般违法行为的含义: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成为一般违法行为。6、行政违法行为的表现: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线、殴打他人等。、两种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8、民事活动包括哪些?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经营创业、结婚等。9、遵章守法的原因、要求:(1)原因: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2)要求: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

13、范自己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生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5.2预防犯罪1、刑法的内容、作用:(1)内容: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2)作用: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2、犯罪的含义、基本特征:(1)含义:犯罪是一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2)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3、犯罪的后果:刑罚4、刑罚的含义、种类:含义:刑罚又称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

14、方法。种类: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5、犯罪的危害: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6、如何加强自我防范?(1)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3)我们要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自觉遵纪守法。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5.3善用法律1、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怎么做?要积极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服务和救助的机构有哪些?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寻求法律的救济途径有哪些?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4、诉讼的含义、地位、类型:()含义: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2)途径: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3)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行使诉讼。5、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必要性: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6、怎样应对违法犯罪?(1)当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