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学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2017253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学摘 要:当前的一些初中英语教学跟不上形势的需要,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任务型教学法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在做的过程中学习,英语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变传统式教学为任务型教学,从而更好地把握英语语言教学的特点, 关键词:兴趣 自主学习 任务型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 常规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的目的做了如下阐述: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

2、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基本的语言动用能力,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所以在教学中要达到这些要求,教师应在教学之余努力扩通自己,充实自己,虚心学习,在常规教学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应能动备课,充分利用一切时间学习教学理论,尤其是现代教学理论,研究教法和学法,因材施教。能根据教材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在常规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 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教师在备课时,应抓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演绎与归纳并

3、举。要备而能用,既要有利于教,也要有利于学生的学。让孩子们将正确的语言运用到合适的场景中,成为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现代中学英语教学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运用系统教学模式指导教与学,便可达到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指导教学活动,创造性备课,定能师生和谐共处,教学相长,事半功倍。 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形式,逐步达到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

4、教师要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施教,使学生能在任务型教学方式下感受成功,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和调整学习策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其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任务型课堂的教学就是把课堂活动任务化,以任务为核心,计划教学步骤,所以“任务“设计的质量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设计的任务应具有挑战性,能让学生体验成功。所以我们必须认真作好学生需要分析,切实了解学生想做什么,会做什么,该做什么,需要设计学以致用的任务,与生活有关的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该科知识的历史发展,又要重视知识间、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也要重视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重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注意跨文

5、化教育,使之形成有血有肉的有机整体。任务型教学的主要优点1.以教师为主导。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2.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3.以语言训练为主线4.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5.以培养“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为目标,它靠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方式发展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以人为本。这是现代课堂教学追求的发展方式,是高效率、高质量的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实施任务型模式教学应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活动的目的、任务必须明确并且具有可操作性。英语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活动的任务是使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具体化。有了明确具体的目标,才

6、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使教学任务落到实处。我们在设计、组织活动时,要考虑教学任务、条件和环境,注重活动的层次性,递进性,延伸性。既要了解学生的“底子”、个性特征、情感态度,又要善于改善环境,利用语境,创造情境,寻找出最佳“链结”方式,使学生能够参与,乐于参与,在做(参与)中得学。所设计的活动不能脱离学生教材所要学的内容,其设计要遵循先模仿后复用、先单项后综合、先机械后灵活的原则,在进行同桌/小组活动前,应先花上2-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考虑一下,并列出要讲的提纲。使学生知道学什么、做什么和怎样学、怎样做,这样的教学任务就具有了可操作性,有时也可由学生自己设计活动,组织活动,让他们能自主的运用英

7、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来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形成良好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二、活动应该尽可能真实、接近或类似现实生活。教学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师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工作。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而有创造性的设计出贴近学生生活经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活动的设计应从课文和有关的话题开始,在情景中导入,以学生熟悉的事物,身边的事实或材料、事例入手,使新知在不同的活动中得到练习,然后自然地过渡到其他。活动的设计要科学,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我们要结合自己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班级的实际,做灵活的改变和调整。教师可以直接从真实生活中选择适合

8、在课堂上开展的真实任务进行语言教学。这样,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有话可说,学生都能积极“动”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中要坚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创设语言情景。教师要学会“整合”教材,在“活化”教材上狠下功夫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删减;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扩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调整教学顺序和教学方法等。三、活动中必须使用语言做事情。在活动中学生必须以某种形式(包括图表、图画、体态语、借助于环境等)获得、处理和传达信息,学习和使用英语,在完成任务中,体验用英语学习、学会用英语做事情。在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

9、。学生则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合作精神,并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译的技能,使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四、不要只是把小组活动简单地看作是几个人围在一起讨论就行了。实际上有些小组活动开展得好,有些不好,这恐怕和小组成员在活动中担任的不同角色有关。国外学者把小组活动中各个成员的自然角色分成:组织者(organizer),鼓励者(encourager),协调者(harmonizer),贡献者(contributor),煽情者(agitator),搞笑者(joker),随大流者(fol

10、lower)和旁观者(observer)。每个人对自己心理角色的认同是与其个性以及他在集体中的位置和责任有关的。如果小组成员能在某种程度上了解自己的心理角色,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意识地去完善它,小组活动的意义就会远远大于活动本身。五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活动设计1、任务的设计要有兴趣性,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任务,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应抓好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使其学习动机强烈,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成绩提高。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改革英语教育被动的现状,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

11、中注意贯穿“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的精神,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点。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贯穿兴趣的精神呢?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做到“好之”和“乐之”呢?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尽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例如:学习jefc book ii lesson23who has the coin教师可创设如下活动:(1)简单介绍游戏规则,同时处理新单词和词组。(2)在教师指导下做游戏。(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游戏的规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角,通过亲身参与活动,通过描述游戏规则,使其口头表达能力有较大的提高2、任务的设计要有层次性任务越容易,参加任务的人就越多,获得的成

12、功体验也就越多,学习兴趣就会越浓厚。因此,在设计任务时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刚开始设计的任务应稍微简单些,让大部分学生都容易参与进来。随着任务的渐渐深入,学生对任务信息的了解不断增加,稍难的任务也会显得容易起来3、任务的设计要有多样性语言交际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多设计一些能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任务型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1)名片/地图式。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名片,画一幅自己居住地的地图,并编一个对话。(2)辩论式。设计一个话题让学生进行辩论。六、任务必须有一个结果。在任务完成以后,学生应该有一个成果。可用分小组口头报告、书面报告、教师进行评价等方

13、式展示出来。我们的评价应该让学生对活动的结果产生成就感,使学生在师生民主、和谐的情感氛围中交流,在完成任务中获知,在激励中成长、发展。 使完成任务的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综上所述,理论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教学定是“粗放”式教学。在大力开展现代课堂教学的今天,广大中小学外语教师都应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科研理论,把有长远价值的知识教给学生,把有普遍用途的能力教给学生,把大众认同的道德教给学生。使我们的教育教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倘若如此,我们的学生一定“乐学”,我们的教师一定“乐教”。 任务型教学法是语言教学的有效途径,同时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大胆实

14、践,积极探索,使任务型教学模式能够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上发挥出最大的效应。 1.要善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情境,开展形式多样的、有声有色的英语课内外活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内课外的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从“要我学”进而发展为“我要学”。进而长久保持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我坚持每节课堂上均有“动容”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尝试在每一节课的首尾时间,请一名同学用英语讲一个笑话或幽默,或者是一个感人的小故事。还

15、有,一位教育家在每周末的英语课中,充分利用录音机、计算机等电化教育手段,让学生通过英文歌曲来强化兴趣,发:LoveYou For Ever YesterdayOncemore;SayyouSayme;TheRiverValley;SadMovieAlwaysMakeMe Cry;MoonRiver;MyHeartWillGoOnandOn等,也给我的英语兴趣教学带来很大的启发。2.重视师生间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陶冶情操,发展健康和谐的人格(3)。教学中应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护良好的心境,保护学生的

16、自信心,这对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学生初学英语时都兴趣盎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容量的增多和学习难度的加大,学习英语兴趣程度也会因人而异,出现变化,有的学生甚至完全丧失兴趣。针对这种现象,许多老师抱着“天要下雨,娘家要嫁”的态度,这种态度往往更大地伤害了学生的兴趣。一般说来,学生对自己喜“好”的事物总是持积极的态度。当学生喜欢学习,热爱学习,能从学习中得到一种“乐”趣时,他的学习态度是极为积极的。 3.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性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5)。“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布鲁纳语)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的侧重点不应再是“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