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息系统的战略作用分析沃尔玛和凯马特成败原因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1997858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信息系统的战略作用分析沃尔玛和凯马特成败原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从信息系统的战略作用分析沃尔玛和凯马特成败原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从信息系统的战略作用分析沃尔玛和凯马特成败原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从信息系统的战略作用分析沃尔玛和凯马特成败原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从信息系统的战略作用分析沃尔玛和凯马特成败原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信息系统的战略作用分析沃尔玛和凯马特成败原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信息系统的战略作用分析沃尔玛和凯马特成败原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信息系统的战略作用分析沃尔玛和凯马特成败缘由一、 沃尔玛和凯马特的前期状况1、 沃尔玛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前期具体状况如下:1962年: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成立1960 -70 年头初:快速成长1962 年:第一家沃尔玛折扣店开业1964 年:其次家和第三家沃尔玛折扣店开业1970 年10 月:沃尔玛公司股票上市1970年:销售额0.4亿美元2、 凯马特凯马特公司是美国国内最大的打折零售商和全球最大的批发商之一。1899年,塞巴斯蒂安克瑞斯吉(Sebastian S. Kresge)在底特律创办了克瑞斯吉公司( S.S.Kresge

2、 Company )。前期具体状况如下:1899年:凯马特成立1912年,店铺已发展到85家之多,销售额已经超过1000万美元。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克瑞斯吉双喜临门,公司股票上市1940年:运用广告报纸传单1950年:引入结算工作流水线1962年:第一家凯马特折扣商店1966年:375家Kresge店,162家凯马特折扣店,总销售额10亿美元1976年:克瑞斯吉公司一年中开设了271家分店二、 沃尔玛和凯马特信息技术的运用及效果对比1、 沃尔玛山姆沃尔顿早年服役于美国陆军情报部队,所以他特殊重视信息的沟通和信息系统的建设。因此在公司起先进入规模化市场扩张及发展阶段后,沃尔玛公司领先

3、在行业内运用各种先进技术的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化管理模式。1) 以下例举沃尔玛公司信息化过程的一些关键事务:时间措施影响1969运用计算机跟踪存货库存最小化并可跟踪购买趋势1973运用计算机订货系统订货周期缩短,成本降低1978安装了用于顾客分析的收款机在商品跟踪、添置货物、限制库存更有效1979商店与总部之间相联结的卫星网络信息互通、有助于刚好送货和统购1980运用同一商品条形码使信息输入快、精、准,并降低成本1985运用EDI电子数据交换使贸易双方能更快速、更有效且降低成本的进行贸易1988运用无线扫描枪提高扫描速率,降低成本1991通过Retail Link系统与供应商共享预料方法加强与供应

4、商的联系,有助于指导生产和降低成本1996启动WalMart 电子商务网向电子商务方向拓展2001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2001实施高级销售规划系统部件和财务报告系统提高工作效率、信息精确性,进一步降低成本2002与供应商之间的数据交换采纳因特网数据标准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形成数据的标准化2)对以上关键事务的分析可以发觉沃尔玛信息化过程的清晰脉络,它可以归纳为四个阶段和两大工程:19691979年为第一阶段,该阶段的信息化重点是内部的日常关键作业系统;19801993年为其次阶段,该阶段的信息化重点是建立与供应商之间的业务数据共享,达到对存货和物流的高效、低成本的管

5、理;19942001年的第三阶段,该阶段以电子商务(这里的电子商务是指沃尔玛公司供应最终消费者的在线购买方式的业务)作为信息化重点;200l一2004年的第四阶段,该阶段以协助性活动部门作为信息化重点。 两大工程分别是1979年商店与总部之间相联结的卫星网络和1991年与供应商建立Retail Link系统。3)沃尔玛信息化工程实施状况。沃尔玛制定了一项将大量资源投入到信息化过程中,并以此来谋求获得超过竞争对手更多竞争优势的战略。首先沃尔玛把通过信息化来获得竞争优势作为一项战略性投资的意图是明确的,我们可以通过考察沃尔玛的两大工程的具体实施状况得到验证(见下表)。年份项目投入成本当年销售额/利

6、润(亿/百万)其他说明1979商店与总部之间相联结的卫星网络初期投入1600万及60万/年通信费9.003/29.447节约电话费1000万/年1981通过Retail Link系统与供应商共享预料方法等40亿326.016/1291.024总投入成本是当年利润的3倍从上表可以看出1979年商店与总部之间相联接的卫星网络工程一次性投入占当年利润总额超过55%,1991年与供应商建立Retail Link系统的投入是当年利润总额的3倍多。这样的投入和比重剧烈地验证了沃尔玛的战略性举措。4)沃尔玛的信息系统现状沃尔玛全部的胜利都是建立在沃尔玛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优势资源,信息技术战略与零售业整合的基础

7、之上。目前沃尔玛正在应用的信息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a)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沃尔玛制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降低总体成本”的新经营策略和理念,把企业信息资源管理(ERP)提升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通过新型的信息应用,沃尔玛的经营效率得到了革命性的提升。b)供应链管理系统(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 沃尔玛给人们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的一整套先进、高效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系统。沃尔玛在全球各地的配送中心、连锁店、仓储库房和货物运输车辆,以及合作伙伴(如供应商等),都被这一系统集中、有效地管

8、理和优化,形成了一个敏捷、高效的产品生产、配送和销售网络。c)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沃尔玛能够跨越多个渠道收集最具体的顾客信息,沃尔玛超市每天低价广告表面上看与CRM中获得更多客户价值相冲突。但事实上,沃尔玛的低价策略正是其CRM的核心,以“价格”取胜是沃尔玛全部IT投资和基础架构的最终目标。d)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借助数据库管理系统,沃尔玛店的6万件单品、超市中心的10万件单品,以及全球5300多家连锁门店,实行全面数据管理与分析,每件单品记录保持时间65个星期。e)联合

9、预料补货系统(CFAR-Collaborative Forecast And Replenishment) 联合预料补货系统主要是零售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与生产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就某种产品进行各种数据的交换,将这些数据放置在电子揭示板上,双方共同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形成一样的商品生产和销售预料的决策,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制定商品生产、销售、规划、库存和物流等支配。f)射频技术(RF-Radio Frequency) 技术组成包括1个扫描器,1个体积小、功能强并带有存储器的计算机,1个显示器及1个供人工输入的键盘。射频技术接收传发装置通常安装在运输线的检查点、仓库、车站、码头、机场等处的关键点,货物

10、无论到哪个环节,都能通过射频识别标签,并将相关数据传入系统,各级工作人员都能够完全驾驭全部信息。g)条形码(BC-Bar Code) 商品条码技术在1984年不足15000家企业运用,1987年有75000家,采纳商品条形码技术可以代替大量手工劳动,不仅缩短顾客结账时间,而且有利于系统跟踪商品从进货到库存、配货、送货、上架、售出全过程,刚好驾驭商品销售和补货信息,加快商品流通速度。h)有效客户反馈系统(ECR-Efficent Customet Response) 有效客户反馈系统是零售市场导向的供应链策略,商品供应商/制造商、物流配送商、销售商、门店之间紧密协作,由客户引导补货,使高品质的商

11、品和正确的信息经过无纸化的EDI系统,把生产商的生产线和零售商的结账平台连接起来。i)快速反应系统(QR-Quick Response) 1986年,沃尔玛建立了快速反应系统,主要功能是进行订货业务和付款通知业务,通过EDI系统发出订货明细单和受理付款通知,提高订货速度和精确性,节约相关成本。j)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OS-Electronic Ordering System) 电子自动订货系统是指企业间利用通信网络(如互联网)和终端设备,以在线联结方式,进行订货作业和订货信息交换的系统。k)销售时点数据系统(POS-Point of Sale) 沃尔玛的POS系统即是销售时点数据系统(Poin

12、t of Sale),包含前台POS系统和后台MIS系统两大部分。l)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在商品销售过程中的任一时刻,商品的经营决策者都可以通过MIS了解和驾驭POS系统的经营状况,实现了门店库存商品的动态管理,使商品的存储量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削减了不必要的库存。m)自动补货系统(AR-Automatic Replenishment) 自动补货系统是连续补货系统(Continuous Replenishment ,CR)的延长,即供应商预料将来商品需求,负起零售商补货的责任,在供应链中,各成员互享信息,维持许久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

13、关系。n)视频会议系统(V2 Conference ) 目前,在信息化建设上走在了零售业前沿的沃尔玛,采纳了视频会议系统, 以解决传统的电话沟通方式的不便,或者是各地相关员工赶往某地进行会议,花费昂扬的差旅费用,甚至还严峻影响了工作效率的问题。O)沃尔玛公司卫星中心限制系统通过卫星中心限制通讯,进行共同的电脑系统联系统一补货系统、统一EDI条形码系统、统一库存管理系统、统一会员管理系统、统一收银系统等,通过系统可以从一家商店了解全世界商店的资料。沃尔玛的各部门沟通、各业务流程都可以快速而精确畅通地运行。将整个公司的物流信息渠道管理供应系统胜利连接。总部可在1小时内对全球4000多家分店每种商品

14、的库存量、上架量和销售量全部盘点一遍。q)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是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管理机构之间,利用电子通信来传递数据信息,产生托运单、订单和发票,通过供应商、配送者和客户的信息系统,得知最新的订单、存货和配送状况,使得数据传输的打算性与速度大幅提高,削减了纸张在商业交易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而实现“无纸化贸易”。2、 凯马特与沃尔玛相比,凯马特在信息系统运用上就显得落后很多3、 两者的比较比较点沃尔玛凯马特重视程度高效的计算机系统,建立力时间上最先进的电脑管理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电视调试系统的先进技术不重视对管理

15、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对管理技术基础设施的改善技术投资零售业最早斥资对零售信息系统进行投资不愿投资现代信息技术库存管理连续装卸经营战略,做到相对零库存管理没有对库存信息的反应,库存成本高配送体系配送系统完整配送系统混乱资金运用不惜成本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把巨资都用在大肆扩张上,忽视信息系统的应用供应商与供应商共享信息资源没有与共因伤一同担当风险商场员工对补货环节不用过多操劳,用补货系统操作采纳人工算法,手抄补货单选购人员刚好了解货品所需订货方式仍是经理手写,效率低内部限制管理人员能快速驾驭第一手资料信息掌控速度慢三、 沃尔玛和凯马特后期效果对比1、 沃尔玛1)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沃尔玛能够以最低的成本、最优质的服务、最快速的方式进行全球运作2) 1991年,沃尔玛年销售额突破400亿美元,成为全球大型零售企业之一。3) 1995年沃尔玛销售额持续增长,并创建了零售业的一项世界纪录,实现年销售额936亿美元,在财宝杂志95美国最大企业排行榜上名列第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