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199070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二、三十年,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 耗竭、酸雨、水资源状况恶化、土壤资源退化、全球森林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 毒害物质污染与越境转移等八大问题,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来自太阳(太阳辐射)的能量穿过大气层 到达地面,而从地球反射出来的热量则被大气层中的气体部分地阻挡或吸收了。 这样的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一氧化二氮等,我们称之为温室气体。 其中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大约占所造成温室效应的 50。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石油、煤碳等矿物燃料和农 用化肥被大量使用,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急剧增加。据

2、统计, 100 多年来,大 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 30 ,甲烷增加了145 ,一氧化二氮增加了15 。 过多的温室气体使地球表面温度不断上升,在过去 100 年中,地球表面温度上升 了 0.3 0.6 摄氏度。据联合国 1996 1997 年度世界资源报告预测,到 2020 年,全球能源消耗将比增 50至100,由此造成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将 增加4590,按估计,在未来100年中,全球气温可能再升高13.5摄氏 度。全球气候变温给人类带来的决不仅是一个“暖风熏得游人醉”的冬天,人类 的整个生存环境面临严峻的考验。地球变温将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尽管一部分科学家坚持认为这还有许 多未

3、确定的部分,但有一点可以确信无疑,那就是海平面将不断上升。目前这一 变化已初见端倪。本世纪海平面已上升了25 厘米,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 题研究小组预测,到 2010年海平面还将上升 60 厘米。海平面升高 60 厘米,意味着美国将有 2.5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水淹没,纽 约长岛的海岸线只需海水升高30厘米便要向后退缩30米。海平面上升几十厘米 对许多生活在大陆上的居民而言影响还不算很大,但对于大洋中由珊湖礁组成的 岛屿国家来说,则意味着“国将不存”。日本学者不破敬一郎主编的地球环境手册指出,全球气候变暖会对人体 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如对体弱的老人和婴儿抗暑热能力产生影响,并且气候变暖 可能

4、会扩大疟疾等热带传染病的病原生物和传播媒介昆虫等的栖息域。还有随着 气候变暖而加重的大气污染,可能会加重因一般环境恶化引起的疾病。通常,传播痢疾的蚊子在17 摄氏度以下只能生存几天,目前全球有58的 人可以避免受到痢疾的侵害,但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认为, 如果气温再上升2 至 5 度,那么全球将有 60的人口生活在痢疾感染区域。下面是一个病源菌借气候上升之便蠢蠢欲动的典型例子:从80 年代开始, 美国西南部连续6 年遭受旱灾,猫头鹰、蛇和效狼等食肉动物减少了许多。1993 年春天大雨之际,蝗虫大量繁殖,靠捕食蝗虫为生的一种老鼠因缺少天敌而骤然 增加。这种老鼠携带着亨特病菌,一旦

5、人类感染上这种病菌,就会导致身体出血、 肾脏受损,严重的会引起呼吸困难。结果1993 年起该地区居民最终处于这种病 菌的威胁之中,并有人因此而死亡,引起了全美国的震惊。此外,全球气候变暖对关系人类生存的农业、水源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据 估计,人类每排放一吨温室气体,所引起的全球增温损失大约为20 美元。目前 全球排放温室气体所造成的损失约 2696亿美元3157 亿美元,占全世界国民生 产总值的 1.41.7。图 1 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事实上,自 1958 年对臭氧层进行观察以来,科学家就发现了高空臭氧层浓 度有减少的趋势。臭氧是一种自然产生的气体,它在地球大气平流层中,聚集在 一起形成“臭

6、氧层”。平均起来,臭氧层只有 0.35 厘米厚,但它的作用不可低估, 它保护地球免遭紫外线(UV)辐射,大约90%的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辐射被臭氧 层吸收。有人强调,臭氧层对于地球生命的重要性就像空气和水一样。如果没有 臭氧层的保护。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就会达到使人致死的程度,整个地球生命 就会像失去空气和水一样遭到毁灭。70 年代早期科学家们已着手调查某些化学物质与臭氧层耗竭之间的关系。 两名美国科学家马里奥莫利纳和舍伍德罗兰德研究认为,“氯氟烃”可能是 导致臭氧屋耗竭的顽凶。氯氟烃进入大气后,在阳光中会进行分解,并释放出大 量的氯,而氯可以进行一种链式反应,极快地破坏臭氧分子。1986 年世界

7、气象 局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主持发布了一个有关臭氧层的报告,肯定了上述推 断。臭氧层的耗竭与氯氟烃的大量排放有关,而氯氟烃大量产生正是人类自己所 为。在本世纪30 年代,氯氟烃还被介绍为一种“奇异的气体”,人们发现它具有 多种用途:致冷剂、火箭发射剂、泡沫发生剂等等。氯氟烃的广泛利用,确实给 人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例如有了家用冰箱,人们不必为食物保鲜而烦恼。在发 达国家,氯氟烃的生产和消费量非常高, 1985年美国人均消费氯氟烃1.22公斤, 日本人均消费水平达 0.91公斤,日本氯氟烷烃年产值达 4万亿日元。无疑,氯氟烃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但它的负面效应也是巨大的。氯氟烃 造成臭氧层的耗

8、竭,带给人们的是日炙、眼疾和皮肤癌。据估计,臭氧层每减少 1%可使有害的紫外线(UV-B)增加2%,结果是皮肤癌的发病率提高2%4%。 此外,更令人担心的是臭氧减少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人毕竟是高级动物,已 掌握了不少防止紫外线侵害的保护方法,但单细胞的海藻们无法躲避紫外线的魔 爪,紫外线通过破坏其脱氧核糖核酸,进而阻碍其生长和繁殖。许多也面临着海 藻同样的问题,人们日益关心:如果紫外线增加对植物产生不良影响,作为全球 初级生产系统的森林生态系统必将受到严重破坏,随后在生物圈产生连锁反应, 那么,人类能否继续“快乐的活着”?酸雨19世纪,英国人发现在氯碱工业地区,降雨呈酸性,并导致农作物和森林

9、 枯黄。 1852年,英国一个污染检查团的成员发现曼彻斯特附近的降雨中有硫酸, 并证实燃煤导致酸性降雨。1872年,英国人史密斯出版了大气和雨一一化学 气象学的开端一书。首次使用“酸雨”一词,并指出酸系燃烧排放物所致,并 可以远距离传输。此后,“酸雨”及其危害成为人们关注的视点。酸雨产生的原理非常简单,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物与水蒸汽结合便形成 硫酸或硝酸等,这些酸再以雨、雪、雾的形式落回地面或直接从空气中沉积到植 物或建筑物上,并产生酸蚀作用。酸雨的产生是人类行为导致环境恶化的又一明证。酸雨首先为 19 世纪的英 国人关注,与英国首先开始的工业革命有关。可以说, 19 世纪的英国即是产业 革

10、命的中心,也是酸雨的最大发源地。 1873、1880、1891、1892 年伦敦先后多 次发生烟雾事件,具有讽刺意味的看,伦敦因此获得“雾都”的“美名”,雾甚 至成为伦敦人夸耀的“土特产品”。导致酸雨的废气不仅是来自于工业生产方式,如以煤作为主要能源,也来自 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如汽车等运输工具的大量使用。到本世纪 60 年代,酸雨的 危害全面呈现出来,受污染的淡水江河湖泊 PH 值降低,鱼类减少,森林、农作 物死亡,土壤变酸,建筑物受侵蚀,人们的饮用水也质量下降。酸雨传输性扩大了其危害性,往往一地排放的有害气体而在其他地区形成酸 雨。例如,美国中部和南部地区污染物的排放,使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

11、部大气 中的酸性物质明显增加,加拿大安大略省 70 年代发现在雨后和融雪区,鳟鱼和 鲥鱼大量死亡。据统计,该省目前 4000 个湖泊被酸化,鱼和其他生物消失。加 拿大环保局调查表明,加拿大受酸雨影响的地域达120 万150 万平方公里,面 积为日本的数倍。而欧洲中部地区和东欧的废气排放已对欧洲大陆北部地区及斯 堪的纳维亚地区造成不利的影响。目前,欧洲、北美和中国西南部是世界酸雨最 集中的地区。酸雨的传输性,促使人们认识到酸问题的解决必然是多方合作、国 际性的。水资源状况的恶化水是生命之源,在外星探测中,科学家判定一个星球是否具有生命的重要依 据是看是否有水的存在。水是地球上最丰富的资源,覆盖地

12、球表面71的面积, 但是,地球上的水有约 98是既不能供人饮用,也无法灌溉农田的海水,淡不 不足3 。而在这少得可怜的淡水中, 87左右存在于冰川冰盖及大气和土壤深 层,人类在现有条件下可以利用的淡不资源仅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 0.003。本世纪以来,随着人口膨胀与工农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全球淡水用量飞 快增长。从19001975年,世界农业量增加了 7倍,工业用水量增加了 20 倍, 并且近几十年来,用水量正以每年 48的速度持续增加,淡水供需矛盾日 益突出,“水资源短缺”已不是神话。陆地淡水资源主要来自降雨,由于地球水资源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均衡, 使得有的国家洪灾不断,有的却干旱无雨。世

13、界上至少有 80 个国家属于干旱半 干旱国家,约 40的世界人口受到同期性干旱的影响。大气变暖加剧了干旱的 程序,而干旱使越来越多的人离开祖辈繁衍生息的地方,成为“环境难民”。在水资源短缺越发突出的同时,人们又在大规模污染水源,导致水质恶化。 水资源污染主要来自人类所有制造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长期以来,人们并不把治理污水放在心上,而放任污水横流,甚至把大江小 河当作城市“清洁器”,只望一江春水向东流,带走垃圾和废物。全世界目前每 年排放污水约为 4260亿吨,造成 55000 亿立方米的水体受到污染,约占全球径 流量的 14以上。另扰联合国调查统计,全球河流的稳定流量的 40左右已被 污染

14、。水污染不仅对淡水,而且海洋污染的情况也是令人震惊的。海洋的浩瀚无边 与自动净化能力,使人类一直把海洋当作最好最大的天然垃圾坑,倾废是人类利 用海洋的主要方式。各国特别是工业国家每年都向海洋倾倒大量废物,如下水污 泥、工业废物、疏浚污泥、放射性废物等。在各种倾废中,倾倒放射性废物尤为 令人关注,因为这相当于在人们四周放置了一个又一个失控的核弹,一旦废物产 生泄漏,其产生的生态灾难远远超过二战日本广岛核爆的程度。尽管如此,海上 倾废至今仍然为一些国家所乐衷。此外,海上石油污染也是海洋污染的凶手。石油污染形成海面油膜,影响海 水复氧和海洋生物的生存,石油中所含的有毒成份又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危

15、害不易忽视。回顾历史,是水养育了人类,造就了文明。两河流域兴起了古巴比伦文明, 尼罗河创造了古埃及文明,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海洋使古希腊文明一度辉 煌。但今天,水却成为人类生存的障碍。1977 年,联合国警告全世界:“水不久 将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是水”土壤资源退化土壤是农业之本,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近几下年来,人类对土壤的 索求和破坏,已引起了全球土壤资源的退化。按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全球土壤退化评价分类标准,在过去几十年间,全 球大约在面积达 12 亿公顷的有植被覆的土地发生了中等程序以上土壤退化,相 当于中国和印度国土面积的总和,其中 3 亿公顷土地

16、发生了严重退化,其固有的 生物功能完全丧失。土壤资源退化的最主要方式是土壤侵蚀、盐碱化和荒漠化。土壤侵蚀是指当土壤植被被清除后,在风力和水力作用下大量流失。美国农 业部推测,世界上表土流失的比例为每年0.7,总流失量达230亿吨。土壤流 失正向世界范围扩展,如北非的表土通过风力越过大西洋到达美洲。而在夏威夷 的毛纳罗亚,每年 35 月可以观测到从中国南部飘来的尘沙。土壤流失最直接的后果便是家作物减产,甚至形成饥荒。 19831984 年埃 塞俄比亚大旱,造成100 万人因饥饿死亡, 19911992 年非洲大陆 12 个国家持 续干旱,约 3500万人濒临死亡。专家们认为,灾难的主要原因与其说是雨量不, 倒不如说是因植被破坏造成了土壤流失。土壤流失不只是使发展中国家苦不堪言,发达国家也面临同样的土壤危机。 美国44的农田存在土壤流失,每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