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十大名茶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1973428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国十大名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3年中国十大名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3年中国十大名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3年中国十大名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3年中国十大名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中国十大名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国十大名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中国十大名茶 “中国十大名茶”你知多少? (2023-08-08 14:52:22) 转载原文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中国十大名茶”你知多少?作者:茶缘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西湖龙井 名茶之所以有名,在于品质烩炙人口、韵味独具与斐誉中外的美名,故为人们所珍爱。在中国名茶艺苑中,茶的种类至少超过两百种,其中以西湖龙井、铁观音、祁门红茶、碧螺春、黄山毛峰、白毫银针、君山银针、蒙顶茶、冻顶乌龙茶及普洱茶等十种最具代表性,称为中国十大名茶,陆续介绍于后。 清新可喜的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茶,因产于景色优美的杭州西湖山区龙井而得名。一般称为西湖龙井,简称这种色香味形别具特色的茶叶为龙井。龙井,是

2、地名,也是泉名和茶名。龙井茶以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绝深受品茗者喜爱。西湖龙井,正是三名巧合,四绝俱佳。 龙井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叶片为剑形、叶细嫩、条形整齐、宽度一致、黄绿色,一芽一叶或二叶,芽长于叶,一般长在3cm以下,芽叶小巧玲珑。龙井茶味道清香,茶汤呈明亮的黄绿色,滋味甘醇活泼,带有淡淡的豆香,清新爽口,假冒的龙井茶则多带有青草味。 龙井茶采摘十分细致,要求非常严格。高级龙井茶,在清明前后采摘。清明采制的龙井茶,称为明前。明前龙井,是龙井茶中之极品,产量极少,珍贵异常。龙井茶,又可分莲心、旗枪、雀舌等花色。 喝龙井茶是一种享受,西湖龙井像清晨的朝露,洋溢着清新的气息,又宛如三月的阳

3、光, 洒满一身的灿烂,茶香回味甘甜,令人为之心动。 泡龙井茶更是一种享受,看茶叶在杯中飞舞翻转,恰似飞扬的青春,又像是流转的人生, 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与美丽。 中国十大名茶之二 中国茶的瑰宝-铁观音 中国茶的瑰宝铁观音,是中国乌龙茶的极品,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又称安溪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茶历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称。据载,安溪铁观音茶起源于清雍正年间。安溪县境内多山,气候温暖,雨量充足,茶树生长茂盛,品种繁多,姹紫嫣红,冠绝全国。有一千多年产茶历史的安溪,素有“茶树宝库”之称,制茶品质以铁观音种为最优。 相传清乾隆年间,安溪县农民魏饮,每天必以一杯清茶供奉观音像前。一天忽见山岩上有株茶,长得奇异,便移

4、回家栽培,制成之茶色深且沉重如铁,香味极佳,因喜为观音所赐,故取名“铁观音”。 铁观音属半发酵的青茶,冲泡后,香气清高馥郁,滋味醇厚甜美,入口不久,立即转甘,具有一种特殊的风韵,称为“观音韵”,简称“官韵”。这是铁观音茶最大的特色。 品尝铁观音时,领略“观音韵”,是品茶行家和乌龙茶爱好者的乐趣。 铁观音由于香郁味厚,耐冲泡,叶片多呈螺旋形,色泽砂绿,光润,绿蒂,具有天然兰花香,汤色清澈金黄,叶底开展,青绿红边,肥厚明亮,每颗茶都带茶枝,因此有“青蒂、绿腹、红娘边、冲泡七道有余香”之称。假茶叶形长而薄,条索较粗,无青翠红边,叶泡三遍后便无香味。 铁观音像是成熟的妇女,历经人世沧桑,雕刻出岁月的痕

5、迹,滋味越醇越香。铁观音独具兰花香,饮之口齿留香,通体舒畅,茶香与茶韵带来品尝铁观音茶的双重乐趣。 中国十大名茶之三 茶中珍品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醉。”碧螺春历史悠久,自古就是茶中珍品。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洞庭出名茶,形曲、色玉、香兰、味甘”,可能就是指碧螺春。另史书记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吓煞人香”。有一次,康熙皇帝游览太湖,巡抚宋公进“吓煞人香”茶,康熙品尝后觉香味俱佳,但觉名称不雅,遂题名“碧螺春”。也有人认为,碧螺春之名是因茶形卷曲如螺,色泽碧绿,采于早春而得名。 洞庭碧螺春,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中外。碧螺春产于江苏省太湖洞庭

6、山,气候温和,鸟语花香,处处是江南秀丽风光,土壤呈微酸性,极适茶树生长。洞庭碧螺春产区,亦是中国著名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等果木交错种植,茶吸果香,花荫茶味,陶冶出碧螺春茶水果味的天然品质。 碧螺春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初展的嫩叶,叶形卷如雀舌,故称“雀舌”。500公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 6.87.4万颗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高档极品碧螺春,都在清明前或清明时节采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即早春茶树新发出的茶芽,刚长到一芽一叶,就及时采下。茶叶总长度为1.5cm,牙为白毫卷曲形,叶为卷曲清绿色,叶底幼嫩,均匀明亮,假的碧螺春为一芽二叶,芽叶长度不齐,呈

7、黄色。 品茗碧螺春别有一番情趣,用玻璃杯冲泡碧螺春,瞬间白云翻滚,雪花纷飞,清香袭人,碧清、香郁、回甘、贵如珍宝,为绿茶的典型代表,令人心旷神怡。 中国十大名茶之四 白茶极品 白毫银针的传说 在福建的政和盛产一种白茶,色白如银,形状似针,全身满披白绒,名为“白毫银针”。白毫银针是白茶品种中的极品,珍贵异常,据说有明目降火的奇效。 关于白毫银针流传着一则美丽的故事:很久以前,政和一带久旱不雨,因此引发瘟疫。据说在东方的洞宫山上有一口龙井,井旁的仙草能治百病,村民们为救治瘟疫,纷纷去寻访,但皆一去不返。 村中的一户人家有兄妹三人,三人决定轮流去寻找仙草。大哥临走时,拿出祖传鸳鸯宝剑,交给弟妹说:“

8、若宝剑生锈,则兄已遭不测。”大哥来到洞宫山下,遇见一位白发长者,告诉他仙草就在龙井旁,但是上山后只能前行,不能回头。大哥一路前行,身后有各类喊声,他都置之不理。但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大喝:“你敢往上闯。”大哥一惊回头,立刻变成石头。 家中弟妹殷殷期盼,却发现宝剑生锈。悲痛之中,二哥登程,行前拿出一枝铁簇箭交给小妹,并告之相同言语。二哥在洞宫山下亦得老者告诫,上山寻草,走至半路忽闻大哥呼救,二哥惊而回首,也变成石头。 小妹在家苦等,却发现箭已生锈,心知二兄皆遭不测。满怀悲痛,启程寻访仙草,山下老者告诫她,千万不可回头,并送她一块烤滋粑。小妹一路上听到各种古怪声音,灵机一动,将滋粑塞入双耳,声音即消失

9、,历经万难,终于来到龙井边。姑娘带着仙草下山。途中,白发老者让她将草汁滴在石上,石头便变回成两位兄长。兄妹三人回去后,在山上种满仙草,用其芽叶治愈了瘟疫,这种仙草便是茶树。从此,这里年年种植这种仙草般的茶树,即是闻名中外的“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属于白茶类,即弱发酵茶,是中国福建的特产。因为是用春天萌发的新芽来制造的,所以珍贵异常,自古帝王雅士就已经懂得欣赏它馨香甜润的茶香。 由于鲜叶原料全部是茶芽,白毫银针制成成品茶后,色白如银,形状似针,白毫密被,因此被命名为“白毫银针”。其针状成品茶,长三厘米多,茶芽白绒遍披,熠熠闪光,令人叹为观止。 白毫银针的采摘十分细致,要求非常严格,号称十不采:雨

10、天不采、露水未干时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头不采、风伤芽不采、人为损伤不采、虫伤芽不采、开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态芽不采。 泡出的茶汤呈杏黄色,清澈晶亮,满室溢香,带有淡淡的水果清香,入口清鲜爽润,香气清芬。滋味会因产地不同而略有不同:福鼎所产银针滋味清鲜爽口,回味甘凉;政和所产的银针汤味醇厚,香气清芬。杯中景观也使人情趣横生,冲泡白毫银针,即出现白云飞舞,浮花朵朵,杯中茶芽徐徐下落,慢慢沉至杯底,芽芽挺立,美不胜收。 白茶具有极佳的抗老、解压、抗氧化、平衡情绪的疗效。目前许多美国的大学研究证实,白毫银针的白茶多酚有优秀抗老化及防护效果,是抗氧化成分最佳首选,能中和体内多余的自由基,所以白茶

11、亦具有保护肌肤的神奇功效。 由于白毫银针的售价高,向来被视为高档茶种,欧洲贵族喝红茶时,也喜欢加一些白毫银针来增添茶趣与高贵感。喝好茶会让你通体舒畅,茶趣无穷,茶友不妨一试。 中国十大名茶之五 黄金之水蒙顶茶 蒙顶茶的历史悠久,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被视为茶中故旧,名茶先驱。 蒙山是中国茶的发祥地之一,蒙山被誉为“仙茶故乡”,蒙顶茶被称为“仙茶”。蒙顶茶声名远扬,是历代文人吟诵的对象。唐诗人白居易琴茶诗“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即是赞美蒙山茶的佳句。 蒙山位于邛崃山脉之中,山势巍峨,绝壑飞瀑,林木苍翠,云雾弥漫。每年初春,烟雨不断,雨季长达9个月,年降雨量约2200毫米。这种独特的自然

12、环境是茶树生长的理想之地。 蒙顶茶,是蒙山所产各种花色名茶的统称,自唐代开始成为贡茶,称“蒙山雀舌”,一直沿袭到清朝。早期的贡品,大都为细嫩的散茶,品名有雷鸣、雾钟、雀舌。以后又有凤饼、龙团等紧压茶。现在,蒙顶名茶种类有甘露、黄芽、石茶、玉叶长春等,其中以蒙顶黄芽最具代表性。 蒙顶茶茶汤清亮、香气清雅、味醇而甘、汤黄微碧,叶嫩芽壮,紧卷多毫、色泽翠绿、鲜嫩油润,具有高山茶的独特风格,是闻名中外的好茶。 蒙顶茶之所以名贵,除了独特的自然条件外,便是采摘和加工精细,蒙顶茶一般在清明前后5天采摘,要求采一芽一叶。初展的嫩尖,制茶时,需经过杀青、初揉、炒二青、二揉、炒三青、三揉、炒形、烘干等工序精制而

13、成。 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蒙顶茶陪中国人走过千年的岁月,尽管在历史的更迭中,蒙顶茶却没有战乱的烟硝,有的只是山中隐士的平和,滋味令人玩味不己。 中国十大名茶之六 白鹤茶君山银针的传说 君山银针产于中国湖南洞庭湖中君山岛,属于黄茶类针形茶。君山被称为洞庭湖中的明珠。李白诗云:“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即是描述君山如诗如画的风景。万年谆亦有诗云:“试把雀泉烹雀舌,烹来长似君山色”。 相传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归天于九嶷山下。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奔丧途中,行船至洞庭湖,遭遇风浪,船不幸翻沉,危急之时,湖面上飘来72只青螺,将二妃托起。这72只青螺变成了72座山,峰聚成君山,又叫青螺山。

14、据说君山茶的第一颗种子就是娥皇、女英播下的。 早在千年前,君山银针已是世间名茶。唐朝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时,就曾选带君山茶。五代时期,君山银针被列为贡茶。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品尝君山银针,对之赞不绝口。 据说后唐第二个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一次上朝时,侍臣为他捧杯沏茶,开水往杯里一倒,看到一团白雾腾空而起,慢慢地出现了一只白鹤。这只白鹤对明宗点了三下头,便冲天而去。 再往杯子里看,杯中的茶叶都悬空竖立起来,宛如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笋。过了一会,又慢慢下沉,就像是天空中飘然落地的雪花。 明宗感到奇怪,就问侍臣是什么原因。侍臣回答说:“这是君山的白鹤泉(即柳毅井)水,泡黄翎毛(即银针茶)缘故。” 明宗十分高兴

15、,立即下旨将君山银针列为“贡茶”,君山茶因此又名为白鹤茶。 冲泡君山银针时,看见白云飞舞,杯中茶芽挺立,真是美不胜收,心旷神怡。 君山银针采芽叶制成针形黄芽茶,其历史悠久,是中国黄茶的珍品。 远在清代,君山茶就有“尖茶”和“兜茶”之分。采回的芽叶,要经过拣尖,把芽头和幼叶分开。芽头如箭,白毛茸然,称为尖茶。此种焙制成的茶,作为贡品,则谓之贡尖。拣尖后(即将茶芽拣出),剩下的幼嫩叶片,叫做兜茶,制成干茶,称为贡兜,色黑毛少,不作贡品。 君山银针属于黄茶类,基本制茶工艺与绿茶相仿,但在制茶过程中加以闷黄,即是覆盖或用纸张包起焗黄。 君山银针的采制要求很高,采摘茶叶的时间只能在清明节前后7-10天内。它的特点是由茶叶的嫩芽制成,平均每千克有四十五万个芽头,挺直匀齐,满布白毫,香气清鲜,汤色金黄明亮,滋味爽甜纯厚,有“金镶玉”之美称。 君山银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