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复习提纲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1973146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物化学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物化学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物化学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复习提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生物化学与细胞1. 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定义,真核生物的最大特征2. 内质网、溶酶体、过氧化物体、乙醛酸循环体、液泡的功能第二章 氨基酸和蛋白质一级结构一、氨基酸1. 多肽链的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命名、三字母缩写、结构式2. 氨基酸按照极性的分类、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3. 汉德森公式、等电点的定义和计算、缓冲区4. -氨基的反应(醛、DNFB、丹磺酰氯、苯异硫氰酸酯),茚三酮反应5. 肽链的编号和命名方式6. 谷胱甘肽、缩宫素、血管升压素、胰岛素、阿斯巴甜的结构和功能二、蛋白质一级结构1. 盐析和透析的原理,柱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和亲和层析)的原理,电泳分离(P

2、AGE、SDS-PAGE、双向电泳)的原理2. 多肽链的N、C末端残基鉴定方法,氨基酸组成的测定方法、注意事项,氨基酸序列测定方法Edman降解的原理3. 多肽裂解的方法(二硫键、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梭菌蛋白酶、葡萄球菌蛋白酶、溴化氰)所识别的特定位点第三章 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一、概论1. 蛋白质结构的四个层次及其含义,蛋白质的物理特性分类二、二级结构1. -螺旋的方向、螺距、每圈残基数、单个残基上升高度、稳定因素、常见蛋白质2. 特殊氨基酸对-螺旋的影响、烫发原理3. -折叠的残基长度、稳定因素、常见蛋白质,转角的结构、稳定因素4. 胶原蛋白的结构、螺距、每圈残基数、单个残基上升高度、稳定

3、因素,坏血病的原因三、三级和四级结构1. 三级结构的稳定因素2. 超二级结构的含义、常见类型,结构域的含义,四级结构稳定因素、多亚基组成的优势四、蛋白质变性与折叠1. 稳定蛋白质结构的作用力,蛋白质变性的含义、因素2. 蛋白质折叠的途径、特征、其他辅助分子五、常见蛋白质1. 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结构、持氧个数、氧亲和性、氧合曲线、P502. 血红素辅基的配位机理,别构作用的含义3. 正协同性的含义,玻尔效应的解释、应用,BPG的作用机理、含量、影响4. 高原环境适应的体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贫血原因5. 免疫的分类,抗体、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免疫印迹法的概念第四章 酶一、概论1. 酶

4、的特异性的分类、酶的分类,酶催化的机制分类2. 酶活性、酶活性单位、比活、酶活性部位的概念,酶活性部位的特征、结合机理二、米氏方程1. 米氏方程的形式和双倒数形式,Km和Vmax的定义和含义,转化数的概念2. 双底物反应的机制3. 可逆抑制作用的分类、反应特征、动力学参数特征,不可逆抑制作用的灭活机理三、酶活性的影响因素1. pH和温度的影响方式2. 酶原、酶原激活的概念,丝氨酸蛋白酶的激活方式3. 别构作用的定义,别构酶的反应曲线,ATCase的别构调节途径,协同作用的模型4. 共价修饰调节的例子磷酸化5. 同工酶的定义、LDH同工酶的介绍、生物学意义及应用,抗体酶的定义第五章 辅酶与维生素

5、一、概论1. 辅助因子的分类,金属酶和金属激活性酶的区别,辅酶的分类2. 维生素的分类二、各种辅酶的介绍1. NAD+和NADP+,FMN和FAD,辅酶A,硫胺素焦磷酸,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生物素,四氢叶酸,腺苷钴胺素和甲基钴胺素,硫辛酰胺的结构、(维生素)前体、角色、作用、涉及的病变三、各种维生素的介绍1. 维生素C、A、D、E和K的结构、作用,涉及的病变第六章 糖一、单糖1. 单糖分类、最简单的单糖、D型糖的结构、变旋现象的概念2. 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的、结构,Fehling试剂和Tollens试剂的组成二、二糖和多糖1. 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蔗糖的糖苷键类型2. 淀粉的

6、糖苷键分类,螺旋构型,变色机理,相应的分解酶3. 糖原的结构,与淀粉的区别4. 纤维素的结构,分子链构型,分解酶5. 结构多糖的分裂、复合糖的分类、真菌和细菌细胞壁的组成6. 血型抗原的成分、机制第七章 脂和生物膜一、概论1. 脂的定义、分类,生物膜脂的成分,脂肪酸的命名二、膜脂1. 三酰甘油:皂化数的定义,甘油磷脂的结构、主要成员2. 鞘脂的结构、主要成员,胆固醇的结构特征、作用三、生物膜1. 流动镶嵌模型的定义,膜蛋白的分类、各自位置、结合方式、分离方式2. 膜的流动性的含义、影响因素四、跨膜转运1. 被动转运的概念、载体分类,载体的各自结构、功能、举例2. 主动转运的概念、转运类型,Na

7、+-K+ ATP酶的功能、意义第八章 核酸一、核苷酸1. 核酸的功能,五种碱基的结构,糖苷键的位置,核酸的一级结构二、DNA的结构1. Chargaff法则,双螺旋结构要点,螺旋的结构参数,稳定因素、最重要因素、影响因素2. 松弛型DNA的含义,超螺旋公式,拓扑异构酶的分类、作用方式三、DNA合成技术1. DNA变性、复性的概念,增色效应的概念、原因,熔解温度的定义、意义、影响因素2. 变性、复性的过程,减色效应的概念,杂交的定义3. 核酸酶的定义、分类(底物、切割部位)4.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含义、功能、来源、切口类型及其定义5. DNA核苷酸序列测定的过程,重组DNA技术的概念、关键步骤,

8、导入宿主细胞的方法6. PCR的概念、酶和引物的类型、步骤第九章 DNA复制一、概述1. DNA复制的底物、引物、生长机制、能量来源、复制特点(3),半不连续复制的过程二、原核生物的DNA复制1. 三种DNA聚合酶及其主要功能、生理活性2. 原核生物的DNA复制过程(DNA回旋酶、解旋酶、SSB、引物合成酶、DNA聚合酶3、DNA聚合酶1、DNA连接酶、Tus抗解旋酶、DNA拓扑异构酶4)三、真核生物的DNA复制1. 三种DNA聚合酶及其主要功能,与原核生物复制的不同点,端粒的合成方式2. 逆转录的定义,逆转录酶的生物活性,逆转录病毒的侵染过程,逆转录过程四、DNA修复1. DNA损伤和突变的

9、不同,DNA修复的分类、各自的修复过程、使用的酶、典型例子第十章 RNA复制一、概述1. 基因的定义,转录的产物、延伸方向,DNA双链模板的分类2. RNA合成和DNA合成的区别二、原核生物转录1. 启动子、操纵子的概念,启动子的碱基特点,转录的过程2. 转录起始的步骤,亚基的功能;转录延伸的过程,转录终止的机制3. 转录调控的分类;阻遏作用的操纵子名称、机理、诱导物举例4. 分解代谢物抑制作用的操纵子名称、机理、生理意义、激活方式5. 弱化作用的操纵子名称、阻遏蛋白的调控方式、弱化作用的调控方式三、真核生物转录1. 与原核生物的最大差别2. 转录mRNA的最主要的酶,转录因子的概念,TATA

10、框的意义四、RNA初级转录物的加工1. 需要进一步加工的初级转录物,内含子的4种剪接类型、辅助因子、分布位置2. 1型、2型内含子的剪接过程,真核生物mRNA第三种内含子的剪接过程第十一章 蛋白质合成一、概述1. 密码子、术语密码子、无义密码子、简并性、同义密码子、密码子第三碱基简并性2. 密码子的读写方向,起始终止密码子的碱基,移码突变的含义二、tRNA1. tRNA的结构特征(臂、环),稳定因素2. tRNA的反密码子方向、配对方式、摆动位置,同工tRNA的概念,tRNA的最少数目3. 氨酰-tRNA的合成方程式、个数,第二套遗传密码,氨酰-tRNA合成酶的功能三、原核生物的翻译1. 核糖

11、体的组成、位点,SD序列的概念,起始tRNA分子的结构2. 起始复合物的组成、组装过程,总的ATP消耗量第十二章 代谢导论一、概论 1. 代谢反应的分类,共同的分解代谢化合物,代谢途径的区室化的概念、意义 2. 线粒体、胞质溶胶中的代谢反应 3. 代谢调控的途径二、热力学公式 1. 标准状态的重新定义 2. G0与K的关系,G0与G的关系,能斯特公式,G0与E0的关系第十三章 糖酵解一、概述1. 葡萄糖的三条代谢途径;糖酵解的定义、酶数、反应位置、能量变化、反应式二、糖酵解1. 十步反应的概述(酶、反应、是否产生ATP、是否有Mg2+参与、是否不可逆)2. 葡萄糖转化为甘油醛-3-磷酸时的C原

12、子位置,砷酸盐的毒理3. 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定义,2,3-BPG的合成;糖酵解的三个调控酶及其调控方式三、丙酮酸、其他单糖的代谢1. 酒精发酵的定义、酶、反应式、总反应式;乳酸发酵的定义、酶、反应式、总反应式2. 乳酸的代谢方式,巴斯德效应的定义3. 果糖、半乳糖、甘露糖的关键酶、主要代谢反应、代谢场所、涉及的病变第十四章 柠檬酸循环一、乙酰CoA的合成1. 细胞呼吸作用的三个阶段;乙酰CoA的酶、位置、反应式、能量变化、反应的调控二、柠檬酸循环1. 8步反应的酶、反应式、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底物水平磷酸化、位置2. 柠檬酸循环的能量产出、总反应式,甘油磷酸途径和苹果酸穿梭途径的不同点3. 1分

13、子葡萄糖有氧代谢ATP净产生数;柠檬酸循环调控的关键酶、激活剂、别构抑制剂三、乙醛酸循环1. 乙醛酸循环的定义、位置,乙醛酸循环涉及的氨基酸、重要中间产物、反应式第十五章 糖原代谢、糖异生和戊糖磷酸途径一、糖原降解与合成1. 糖原降解的位置、产物、降解开始位置、需要的酶、涉及反应、糖原代谢的能量变化2. 糖原合成的位置、需要的酶、能量提供者、引物二、糖异生1. 糖异生的位置、三个旁路、各自的关键酶、调控方式、能量变化、酶的位置2. 糖异生的反应式、总的能量变化、生理意义、底物提供方式3. 底物循环的概念、生理意义、调控方式三、戊糖磷酸途径1. 戊糖磷酸途径的别称、用途2. 氧化阶段的主要酶、调

14、控方式、反应式,非氧化阶段的主要酶、产物第十六章 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一、概述1. 还原型辅酶的来源,电子传递链进行的位置2. 红肌白肌的区别;两种穿梭途径的名称、比重、能量变化二、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1. 四种复合物的名称、电位顺序、质子浓度梯度的贡献、阻断剂的作用位点2. 复合物5的名称,一对电子可能引起的H+梯度、ATP合成数,P/O数的定义3. 化学渗透假说的内容,偶联反应的体现,解偶联剂的机理、结构第十七章 光合作用一、概论1. 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各自反应式、发生部位、总反应式2. 类囊体膜的两种结构、叶绿素分子的特征、辅助色素的作用3. 光系统的分类、各自的叶绿素分子、空间分离的

15、目的,参与光反应的四种酶二、光反应1. 光反应的不同途径、各自过程、非循环的总反应式、改变质子分布的四个位点2. 循环电子传递与循环电子传递的不同点,二者的调控方式三、暗反应1. 暗反应的三个阶段,C3途径的两个别称2. C3途径的重要酶、两个阶段、总反应式、光对于C3循环的调控3. RuBisCo的亲和性,光呼吸的定义、意义4. C4途径的由来、执行细胞、过程、不存在光呼吸的原因、改进途径及其意义第十八章 脂代谢一、概论 1. 脂类的分类,脂肪的消化吸收、降解调控,甘油的去向二、-氧化1. 脂肪酸氧化的位点、位置,激活的位置、过程和能量变化,转运位置2. -氧化的反应过程、物质变化、能量变化,总的能量变化3. 脂肪酸氧化为CO2和H2O的三个阶段4. 糖储存能量低的原因,脂肪的优势,糖的优势;奇数碳脂肪酸氧化的不同点三、酮体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