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制度汇编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1969542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3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制度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制度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制度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制度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制度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制度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制度汇编(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制度目录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2、健康教育工作制度3、预防接种工作制度4、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制度5、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制度6、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制度7、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制度8、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制度9、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制度、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工作制度、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科工作制度、首诊测血压制度1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医师职责15、XX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报送制度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首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更新信息、保存档案;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2、负责将相关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及时汇总、更新至健康档案;市卫生局医改办负责健康档案的监督与管理。二、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医疗卫生单位,要注意保护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通过多种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及时更新健康档案信息。已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医疗卫生单位应保证居民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信息能自动汇总到电子健康档案中,保持资料的连续性。四、统一为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采用17位编码制,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以村(居)委会为单位,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同时将

3、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作为身份识别码,为在信息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奠定基础。五、按照国家有关专项服务规范要求记录相关内容,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础内容无缺失。各类检查报告单和转、会诊的相关记录应粘贴留存归档。六、健康档案管理要具有必需的档案保管设施设备,按照防盗、防晒、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等要求妥善保管健康档案,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保证健康档案完整、安全。电子健康档案应有专(兼)职人员维护。七、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城乡居民提供中医健康服务,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健康档案管理。健康体检表的中医体质辨识内容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医务人员或经过培训的其他

4、医务人员填写。八、电子健康档案在建立完善、信息系统开发、信息传输全过程中应遵循国家统一的相关数据标准与规范。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应与新农合、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系统相衔接,逐步实现各医疗卫生机构间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居民跨机构、跨地域就医行为的信息共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一)确定建档对象流程图服务对象分类确定建档对象到机构接受服务者否您的健康档案信息卡(医疗保健调取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更新档案内容卡)?已经建档您是在本辖区常住么?十复诊尚未建档吗?您建立过健康档案您愿意建立4健康档案吗?(解释、.健康档案作用)新生儿访视还不想建立辖区重点管理人群孕产妇携带相关材料做

5、好建档准备发放健康档案信息卡(医疗保健卡)入户服务等户前责任人员检查受访者是否建立了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和维护核查填写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必要时更新个人基本信息填写个人基本信息表一般人群就诊者询问病情,并填写接诊记录检表填写各相关服务记录表健案库案填写档案封面*06儿童核查归档保存发放健康档案信息%卡(医疗保健卡)重占八、管理人群传染病患者相关重点人群管理记录表孕产妇填写传染病报卡流程*1是填写转、会诊记录表到机构就诊者或随访者出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医疗保健卡),调取就诊者健康档案。入户服务或随访重点管理人群由责任医务人员调取管理对象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一、乡镇

6、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村卫生室应配备专(兼)职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每年接受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少于8学时。树立全员提供健康教育服务的观念,将健康教育与日常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结合起来。二、具备开展健康教育的场地、设施、设备,并保证设施设备完好,正常使用。三、制定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保证其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健康教育内容要通俗易懂,并确保其科学性、时效性。健康教育材料可委托专业机构统一设计、制作,可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闻媒体开展健康教育。四、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和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资料等文件,并存档保存。每年做好年度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结评价。五、加强与镇政府、街

7、道办事处、村(居)委会、社会团体等辖区其他单位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六、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作用,接受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技术指导和考核评估七、要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在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方面,对城乡居民开展养生保健等中医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音像资料宣传栏以及讲座、咨询活动等方面,应有一定比例的中医药内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工作流程预防接种工作制度一、接种单位必须是市卫生局指定的预防接种单位,并具备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链管理制度并按照要求进行疫苗的领发和冷链管理,保证疫苗质量。二、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

8、师、执业护士资格,并经过县级或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方可上岗。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积极通过公安、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等多种渠道,利用提供其他医疗服务、发放宣传资料、入户排查等方式,向预防接种服务对象或监护人传播相关信息,主动做好辖区内服务对象的发现和管理。四、根据预防接种需要,合理安排接种门诊开放频率、开放时间和预约服务的时间,提供便利的接种服务。五、应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等相关规定做好预防接种服务工作。六、接种单位应将接种信息及时录入计划免疫管理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预防接种服务工作流程06岁儿童

9、健康管理工作制度一、开展儿童健康管理的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二、从事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按照国家儿童保健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儿童健康管理。三、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通过妇幼卫生网络、预防接种系统以及日常医疗卫生服务等多种途径掌握辖区适龄儿童数,并加强与托幼机构的联系,取得配合,做好儿童的健康管理。四、加强宣传,向儿童监护人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儿童家长自愿接受服务,并在单位显著位置告知免费服务内容。五、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应与预防接种时间相结合。鼓励在儿童每次接受免疫预防

10、接种时,进行体重、身长(高)测量及化验等检查工作,并提供健康指导服务。六、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录入电子档案七、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儿童提供生长发育与疾病预防等健康指导基本公共卫生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流程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制度一、开展孕产妇健康管理的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服务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二、从事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孕产妇保健专业技术培训,按照国家孕产妇保健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孕产妇全程追踪与管理工作。三、加强与村(居)委会、妇联、计生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孕产妇人口信息。四、加强宣传,公示

11、免费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使更多的育龄妇女自愿接受服务,提高系统管理率。五、将每次保健服务的信息及检查结果准确、完整地记录在孕产妇保健手册和随访记录上,并纳入健康档案管理。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如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产后康复等),开展孕期、产褥期、哺乳期保健服务。基本公共卫生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流程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制度一、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村卫生室应当具备服务内容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二、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三、每次健康检查后及时将相关

12、信息记入健康档案。具体内容详见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对于已纳入相应慢病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本次健康管理服务可作为一次随访服务。四、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五、通过各种方式,每年组织辖区老年人免费进行一次包括血尿常规、血脂、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的检查。基本公共卫生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流程预约: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体格检查询问慢性疾病常见症状健康状态自评生活自理能力评估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口腔、视力、听力和活动能力的粗测判断1. 辅助检查;检测血常规、尿常规、空腹血糖、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询问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饮食

13、所患疾病治疗情况根据评估结果一*进行分类处理目前用药情况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制度一、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由责任医生负责,应与门诊服务相结合,对未能按照管理要求接受随访的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务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联系,保证管理的连续性。二、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预约和家庭访视等方式。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可通过本地区门诊服务、健康体检等途径筛查和发现高血压患者。并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四、发挥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治并发症中的特色和作用,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开展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五、加

14、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患者和居民愿意接受服务。六、每次提供服务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患者的健康档案并录入电子档案基本公共卫生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流程(一)高血压筛查流程图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第一次发现收缩压 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复查非同日3次血压若高于正常,即收缩压 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有必要时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二)咼血压患者随访流程图辖区内35岁以上确诊的原发性高7血压患者测量血压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

15、收缩压Al80mmHg舒张压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心前区疼痛血压高于正常的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评估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症状评估并存的临床症状评估并记录最近一次各项辅助检查结果测量体重、心率,计算BMI评估患者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等评估患者服药情况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类干预有上述情况之一紧急处理后转诊,凋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血压控制满意即收缩压140mm且舒张压90mmHg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初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Al40mmHg(或)舒张压s90mmH下同或有-药物不良反应连续2次随访血压控制不满丿意、连续2次随访药物不良反应没有改善有新的并发症出现或原有并发症加重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制度一、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由责任医生负责,应与门诊服务相结合,对未能按照健康管理要求接受随访的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