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4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1951544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4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4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4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4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4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导学案编写人:杜堆余 巩义市第三高中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学习目标:1、了解东北地区的范围、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本特点。2、理解东北地区因地制宜组织生产,形成不同特色的农业布局。3、理解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形成原因及特点。4、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5、理解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6、学会分析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布局特点的基本方法。7、了解区域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区域农业可持续

2、发展方法和途径的能力。学习重点: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3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学习难点:1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体收集地理信息及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地理信息,如结合本地的农业、发展条件,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理论和方法对本地区的农业地理信息进行梳理、分析、解释,得出本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发展中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2、关注中央的农业政策和经济发展的策略调整,了解全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知识链接:1、影

3、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及各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最难以改造)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生产季节、农事活动等 地形农业生产类型(平原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区适宜发展林果也) 土壤(质量、类型)农作物的品种和产量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劳动力(数量、素质)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技术农业科技水平 交通市场区域的范围2、中国农业分布概况(商品粮、棉、糖生产基地等)3、东北地区农业状况知识结构区域农业发展地理条件地形、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农业布局特点农业发展方向畜牧业区林业和特产区耕作农业区商品粮基地建设大规模专业化生产西部草原区平原区山区原理:

4、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1.农业的大方向:需考虑自然条件、 条件、 条件,以及 需求,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2.农业生产布局:根据区域内部的 特点,因地制宜调整 ,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使区域的农业发展与区域内特定的 条件、 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 、 和 的统一。要点自主学习1范围: 、 、 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2地位:我国重要的 基地、 基地和 生产基地。一、地理条件地理条件影响学习方法气候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 湿润、 气候区。雨热同季。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 的影响。耕作制度: 农事活动: 农作物品种: 农作物生长季节: 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

5、造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 、 和 等。地形、土壤条件西部高原地势 ,降水较多中部和东北部 周围山地环绕土壤肥沃,广泛分布 、黑钙土,土层深厚, 含量高。是优质 。面积占全国平原总面积的 资源丰富,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总量的 。有利于农业生产。地形条件往往影响 的类型。一般来说,平原地区适宜发展 ,而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 。社会、经济条件是我国重要的 东北地区交通 ,对外联系方便。 、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人口密度小, 多形成 、 格局 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区发展 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利于农业经营 ,且利于 农业和 的发展。工业为农业提供 、 等生产资料;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

6、业,如 、 、乳品加工等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 的发展理解:1。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的内在联系2工业、交通、人口等对东北农业发展的影响拓展活动:1、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的去向比,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3、P62活动。二、农业布局特点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原理:因地制宜,根据 、 、 、和 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 的不同划分。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业区分布主要粮(树、畜)种特殊分布此外,广大农区的 发展较快, 发展较快,并向 和 方向发展。拓展活动:1、阅读课本图4.3、图4.4和图4.5,思考并回答下

7、列问题。 (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 (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3)、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2、课本P64活动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目前在全国的地位:全国 、比较稳定的 基地2商品率:商品率达 以上,其中 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3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特点(与我国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 生产的突出特点。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农场 大,有利于推广 ,实现 。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地区专业化生产农业生产的 是商品化的前提。在 的基础上,东北商品粮基地已经形成了 的地区

8、专业化生产。重点记忆: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的东北平原地区。(图410)主要粮食作物品种主要分布区 东部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小麦(以春小麦为主)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 松嫩平原,这里已经形成我国著名的“玉米带”理解:拓展活动:课本P66活动。四、农业发展方向1存在问题:自20世纪以来,东北地区人口激增。高强度的 ,造成土地的 ,导致农业 。例如, 和黑土退化严重, 、盐碱化和 加剧,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等,给农业 带来威胁。2发展方向:原则:从改善农业 人手,坚持 、 与 、保护相结合,坚持 、生态效益的统一。目标:该区有条件建设

9、成我国最大的 基地和高水平的 区域。该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平原区西部草原区山区农业发展方向面向国内 需求市场,继续强化 、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围绕 与增加 两大主题,结合 、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 和 以 为核心,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半山区实现“ ”;山区发展 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重点以增强 能力为重点,发展优质、专用品种,提高 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 。推进农业向 、 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 基地强化 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 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 草食性畜牧业林木、人参、养鹿、林蛙、食用菌、中草药材、水果及山野

10、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 并举的转变活动拓展:课本P68活动。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北大仓”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小麦种植业2“北大仓”的耕作方式应为( )A.精耕细作,小农机具作业 B.国营农场,大型机械化作业C.小农经营 D.粗放经营3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区域就是指东北三省B东北区域跨三个温度带,四个干湿带C三面环山,是我国最大林区D耕地面积广大,但人均耕地少4三江平原土地肥沃,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开垦,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 A东北地区粮食过多,出售困难B将剩下的荒地作为今后发展用地C近些年气候干旱,土壤肥力降低D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5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东北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 )商品粮基地 商品棉基地 林业基地 畜牧业基地A B C D6关于东北地区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A大部分平原地区是黑钙土,其有机质含量全国最高B山环水绕;平原相间分布,不利于农业大规模机械化C可耕荒地多,自然肥力高D人多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高7我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是( )A江淮地区 B三江平原 C江汉平原 D东北平原读右图,回答810题。8一般情况下,河流R( )A只有春汛 B只有夏汛 C只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