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马说复习导学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1949435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下马说复习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下马说复习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下马说复习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下马说复习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下马说复习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下马说复习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马说复习导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说复习课导学案主备人:王福娈复备人: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审核人:王福娈 时间:复习目标:1、积累有关常识:积累文中重点的字、词、句;2、会背诵、默写课文;会翻译重点句子;3、理解文章的内容,会判断托物寓意的写法。复习方法:知识整理法背诵法 提问法课时:一课时复习过程:一、知识整理(一)文学常识积累韩愈,字,朝著名文学家,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 称,作品都收在(二)、文言词语句子积累1、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3)一食或尽粟一石(5)才美不外见()(7)策之不以其道(8)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0)其真无马耶

2、?其真不知马也。)2、翻译下面的句子(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里。(2)不以千里称也(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6)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7)食之不能尽其材()(9)执策临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二、课文内容理解(一)理解性默写1、 文中表明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 是:请用一个短语概括文中千里马的处境或遭遇: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4、表现食 马者的愚妄 无知是:5、文章的中心句是:6、有一位哲人说过:“世上不

3、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以 联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是:(二)内容探讨1、文章每段末尾的“也”各表现了什么样的语气? 痛惜、惋惜;愤怒、谴责;嘲讽2、体会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 了样的写法?千里马比喻什么? 伯乐比喻什么?食马者比喻什么?千里 马不遇伯乐比喻什么?三、拓展延伸1. 作者认为,自己是个人才,只是缺少伯乐的发现。那么,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 你是怎么看待伯乐的作用呢?(1)伯乐的作用很重要,但并不起决定作用。(2)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3)在21世纪,并不是缺少伯乐,而是千里马

4、太多。我们要做的是让完美的自己出 类拔萃,这样才能吸引伯乐的目光。2. “千里马的命运”在现实社会中是否存在呢?如果自认为是千里马,又没有伯乐, 自己该怎么办?请结合实际谈一谈。(1)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是金子总会发光,埋没只会在一时,而不是一世,(2)如果觉得自己是个人才,要毛遂自荐,大胆展示自己的才华,3.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与本文阐述的观 点是否相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不矛盾。两者的角度不同,马说强调的是要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而龚自珍 强调的是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四、中考链接(甲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

5、于 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 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文)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 材也。(节选自岳飞论马)注:介:披上战甲。褫(chi):解除。1. 解释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日啖刍豆数斗() 不以千里称也()比行百余里()2. 翻译下列句子。(4分)其真无马邪?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3)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3. 甲文表明观点的句子是;乙文表明观点的句子是;甲文提示马“才美不外见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乙文中直接描写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4分)4. 请根据下面两个句子,比较甲乙文所写人物对马的不同态度。(1分) 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答:5. 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际都是在议论如何对待人才的。这两段文字表达了怎样的人才 观?(1分)6、甲乙两文都有人说“无马”,你是怎么

7、看的?(4分)7.对对联: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下联:1、等同,一样。吃。因。及,等到。2.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然而不是精好而洁净(的食料)就宁愿饿死也不吃。(3)我 所谓的空,不是没有马,是没有好马。3.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致远之材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奋 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4. 甲文:愚妄;乙文:爱惜。5. 要善待人才,为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必要条件。6、此题具有开放性,言之成理即可得分。甲文看法略;乙文提供参考意见:例如:同意,没 有好马即谓无马,“得人才者得天下”,领导者要招揽人才,防止人才流失。/不同意,没有 好马还有普通马,“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才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其他人的能力7、下联:有志可成万里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